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2.
“文质”论作为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层面,在古代文论的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质”论源于孔子,贯穿古代文论两千余年,它主要有三层基本内涵:重质、尚文和文质并重。古代“文质”论又与古代人学思想分不开,并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但对其认识、观点、操作等还有一定的分歧.根据学校体育的多功能性和影响健康的多因素观,分析"健康第一"的本义,在强调体育促进健康的同时,不忽视体育的多功能性,也要注意有诸多因素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一贯推崇的思想。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教育学生,要“观其所以,观其所出,察其所安”;南宋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这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层教学的实施由来已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结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5.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卫 《体育学刊》2003,10(4):1-3
采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理念的讨论和理解,认为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体育实践有其局限性。主要观点:体育是人产物,应“以人为本”。“人体育观”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和人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意识。在进一步认识体育和对现代体育“异化”的批判中,都需要有一种人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人体育观的渐入。  相似文献   

6.
试论"现代体育健身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和健身的意识也越来越高.为了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从事健身锻炼,人们除应有强烈的"健身意识"外,还必须树立全新的"现代体育健身观".本研究对其中的现代健康观、科学健身现、终身体育现、现代长寿观、现代体育参与观、现代体育消费观和现代体育养生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辩证唯物主义观指导下,对"一元训练理论"及其与"二元训练理论"之争问题,以及"竞技能力"提出认识与建议."竞技能力"及其与"体能"、"技术"的关系,构不成概念与哲学层面的"元"、"元因素"、"元理论"、"一元论"、"二元论";作为具体学科层面的"竞技能力"及其与"体能"、"技术"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体能"与"技术"不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不是同一本质的不同侧面,而是平行的关系;"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还包括战术、心理等因素.竞技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由部分因素构成;部分因素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特殊性.其构成因素在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不同情况下,既有主次之分,也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对于养生非常重视,提倡修身养心。我们认为,孔子关于养生学的这些论述,除去作为纯生理意义上的养生论断可以增进健康、使人长寿以外,它作为孔子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其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孔子学说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维护周礼,注重实用,追求秩序化的社会等等,在其养生论中亦有所反映。孔子从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诸多论述,可以说,孔子对在衣食住行和起居等方面的养生要求已经形成一整套与其复礼思想相适应的养生观。  相似文献   

9.
孔子一生致力于社会之"道"的恢复和建立,为此,他兴办私学,将培养"志于道"的"君子"作为自己的终生目标。孔子兴办教育是为了弘"道",但弘道必须先弘人,要将培养君子作为美好社会构建的根基,而君子的培养又绝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自我完满,而是为了弘道,是为了美好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校体育呼唤"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教育与体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演进和发展,随着传统"生物体育观"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淡出,学校体思想进入了"人文体育观"的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理念体现对人的关怀,倡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新一轮学校体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吴荣清 《收藏》2013,(3):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  相似文献   

15.
"撑船"     
一、游戏目的 1.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能力. 2.锻炼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3.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力量.  相似文献   

16.
"传电"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机智和灵敏素质.  相似文献   

17.
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射礼的文化分析,考察了中国人对狩猎之射的文化.一方面,透视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另一方面,分析了射之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以及射之活动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作者阐明,社会分工既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是职业形成的缘由。"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  相似文献   

19.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