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艳丽 《科教文汇》2009,(21):96-96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能在极短的时问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导语设计要力求新奇性、思索性、知识性,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导语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导语设计要力求新奇性、思索性、知识性,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创设教学情境,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以感染学生、引发兴趣;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理解历史更形象、更深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历史教学情境为契机,让历史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习饱含热情,教师讲解充满激情,让初中历史课堂成为师生幸福相遇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2012年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情境创设。好的情境创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懂得数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情境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不能用华丽的包装来做简单的形容,而是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课堂不能缺少创设有效的情境,有效的情境必须建立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上。  相似文献   

5.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不断高涨,求知的欲望就会越发强烈,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着重从三方面阐述:一、让学生喜欢你,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二、以极富创意、充满智慧的导语创设美的意境;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精心设计导语;借助电教手段;利用想象;运用美的语言;以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7.
刘清 《科教文汇》2009,(23):141-141
兴趣往往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更加关注,并投入更多的精力。正因为如此,本文从日常教学中总结了几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手段,如,教师自身的魅力;课堂教学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加强直观引导,动手操作;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等,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从学生特征和心理着手,创设富有悬念、矛盾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只有创设富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才能紧扣数学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如果把悬念设置在上课伊始,能激发学生急于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  相似文献   

9.
王丽霞 《科教文汇》2009,(8):149-149
“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巧妙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10.
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内部驱动力增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持续不断的内驱动力,内驱动力真正调动起来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情境的创设,能唤起学生的未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许如德 《科教文汇》2012,(3):108-109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眼、口、手、脑都动起来,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达到数学教学要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申荣 《知识窗》2012,(7X):53-53
<正>创设英语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一、通过插图和卡片来创设情境插图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示语言,语言又能够理性地描述插图。如在教学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能"。在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有: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语言基础学科。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推行,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愉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情境创设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高中美术鉴赏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教学"。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调控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努力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路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课堂导入就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关键,可以以影视导入、时事导入、图片导入等方面进行,掌握高中美术课堂导入的基本技巧,可以激发学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情趣。  相似文献   

16.
巧妙运用导语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导语的设计方法有: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欲擒故纵,故事导入;前后联系,轻松导入;创设悬念,启发导入;背景介绍,以情导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精心设计导语;借助电教手段;利用想象;运用美的语言;以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他们因为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的英语情境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坚持采用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熏陶,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掌握知识,老师也可以从单纯的传道授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从而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巧妙运用导语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导语的设计方法有:创设情境,自然导入;欲擒故纵,故事导入;前后联系,轻松导入;创设悬念,启发导入;背景介绍,以情导入。  相似文献   

20.
叶加江 《知识窗》2012,(9X):66-66
<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了艺术性的创造数学教学情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