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兼顾功力与性情两个方面:功力保证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广博性,性情则既避免了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又从情感培育的角度熏陶学生,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和人格培养的双重教育目的。本文举述了民国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成功案例,如黄侃、胡小石、顾随、程千帆、管雄等学者的文学教育,这些学者都是功力和性情兼备的大师级名师,他们教学的风姿是现代教育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亲炙者广为称颂的典范教师。这些学者的学术功力和教学性情,对于当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而言,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古代文学知识,同时也在于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素养。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史当中的非常重要且璀璨的部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则需要有相应的要求,学生也应当对我国古代文学予以重视。就古代文学教学而言,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求进一步在此教学中体现我国古代文学的价值,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并形成较高的文学素养。针对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本文就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赋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种重要文体,其作品的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容忽视。但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赋和骈文的作品教学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批判缺认同的问题。充分认识赋和骈文作品的价值,探寻到合理的作品赏析方法,才能达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需要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观念。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要求教师自身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出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揭示作品的历史意义,寻找古代文学作品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实现课内、课外的双向互动。古代文学教学要学生将"创新"观念与"求实"精神、"守正"学风结合起来,并打好与学科相关的各种基础,使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使其自觉肩负起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我们对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这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历时久远,内容广博,与现实生活又有着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难度。如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特色,成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必须先从思维观念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古代文学的特性,训练其对古代文学的感性思维能力,才能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再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进而濡染其心灵,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养。  相似文献   

10.
常峰 《吉林教育》2009,(5):78-78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再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进而濡染其心灵,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我国民族优秀的情感经验以及美学精神,对于现代艺术来说,古代文学艺术中呈现出的最高成就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当中。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因此拥有无与伦比的教学价值。但是经典作品的阅读往往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主要针对于在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与沟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弊端,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之一。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采用专题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体性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考试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情趣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美感形式的评判标准,彰显了古代文人的道德节操与性情志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称咏史怀古词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两首词的文本细读,探究苏轼、辛弃疾在豪放风格的基础上所体现的各自不同的性情志趣,从而加深对苏、辛二人的认识以及对其文学作品、文学风格的深入了解,并对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嘉莹先生的古典诗词讲授深受海内外学子及诗词爱好者的欢迎,堪称教学艺术的典范,为当下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古代文学教学应借鉴叶先生的教学经验,夯实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根基,努力实现从以文学史为经到以文学作品为本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尝试诗文诵读与诗文习作的训练,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与人格化育。  相似文献   

15.
从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养成的角度,分析了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堂中存在的文本解读教学模式化和学生训练浅层化的问题,指出其原因在于师生对文本的隔膜和疏离。从“与文本共生”和“语境共通”两个方面论述了古代评点批评的特点,指出其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潜在价值,应当作为教学资源引入古代文学教学中。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评点批评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思考。结合具体案例,着重分析了直接引用、组织学生讨论引申和引导学生批评反思等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学因与现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距离,客观上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内容的隔膜与疏离;再者又因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品味文学原典的独特意蕴等方面,均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学兴趣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代文学作品中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学到懂、由懂到爱,进而成为古代文学的自觉欣赏者、传播者。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精选篇目,教学方法上突出审美体验,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主体,教学评价上锚定实绩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传统文化修养、夯实国学基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我们对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需强化背诵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不少学生和教师都淡化背诵的重要性,导致不少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中比较肤浅宽泛,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往往缺乏感悟与理解。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强化大学生的背诵能力,这对于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辅助对古文名篇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都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深厚文化底蕴,指导学生鉴赏其精华,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意识,则能真正达到江泽民总书记要求的“弘扬民族文化精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