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古诗上体现了"降低要求"和"扩大容量"的特点。这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考虑。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讲""读""解""悟""整""拓"的六大策略,安排试读→解读→悟读→赏读→诵读的教学流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好古诗,必须做好读、想、悟三方面的工作。一、读——古诗教学的基础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的主要方法,在朗读中才能充分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体味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尹相华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古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并加以消化、运用。一、领略古诗的音乐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如李白的诗,诗句流畅,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时可采用自读、范读、赏读、诵读等方法。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读诗时一出口就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诗人语言的精妙,体会古诗的意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我主张倡导学习古诗的三部曲——读、悟、品。  相似文献   

5.
庄雪丽 《福建教育》2007,(12):27-27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学古诗的最好途径是让古诗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古诗活跃在学生的诵读里,诵读保护了古诗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提倡诵读。让古诗在诵读中生动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而是对诗的深刻尊重和理解。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古诗,大多文质兼美,如清泉般流淌在人们的心田,富有欣赏价值。多读古诗,感受诗歌中的美,是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语言、升华对生活的认识及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使古诗教学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7.
古诗的语言是诗人反复推敲的结晶。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古诗,经范读或听录音,扫除阅读障碍;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所讲的故事,揣摩词和句的意思。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讨论、品味,领悟诗意,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性和准确性。如教学古诗《江畔独  相似文献   

8.
拓宽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教学古诗,有两条途径:一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古诗,采用“读通、读懂、读精、读会、会读”的“五读法”,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二是学生课外自读古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9.
陈春燕 《学子》2013,(11):95-95
众所周知,古诗诵读的三大任务是识字(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花些时间把字读准,这是读好古诗的关键)、朗读(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背诵(强调积累语言)。学好古诗有三重境界:明诗意、悟诗情、人诗境。而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是:学生在理解诗意时,浮于表面,与其说是理解诗意,不如说是在背诵诗意。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尤其如此。"七分诗三分读",这个"读"就是指朗读,可见在古诗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品味古诗的语言,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为古诗中的情感感染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很好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功能。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朗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优秀古诗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于一身的语言模块,是语文教学的极好资源。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感知、领悟诗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通过诵读、默读、品读这“三读法”让学生感知诗韵、领会诗境、感悟诗情,做到七分诗意“三分”读。一、转轴拨弦三两声——诵读“感”诗韵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尤其如此."七分诗三分读",这个"读"就是指朗读,可见在古诗学习中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小学生理解古诗的重要渠道,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品味古诗的语言,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为古诗中的情感感染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很好发挥诗歌抒情、审美的艺术功能.所以,应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探索和实践朗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能力是语文学科中最基本的能力,读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有数量不少的古诗。由于语言的演变,同一词在古诗与现代汉语中其意义有大的差别,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怎样从读中理解诗的意思,领会诗的意境,是小学语文读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古诗教学的”五读法”。 一、读通。“读通”就是把诗读出来,不读错字,不该破句。“读通”看似容易,但要读通古诗,对小学生来说,并非一件容易…  相似文献   

14.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古诗词,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的体现。小学中段开展古诗教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诗意,多读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探究语言意蕴,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古诗因它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音律的整饬等特点,决定了"读"是学好古诗的基础。可惜当下古诗教学中的"读"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平常的古诗教学课中,老师们担心学生对古诗字词理解不到位,担心对古诗情感感受不到位,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反复、繁琐、零散地组织学生去理字义,说句意,讲诗意,挤掉了学生"读"诗的时间;而在一些展示课、竞赛课中,老师们为了体现课改精神,组织反复读,换角色读……可谓"热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诗也应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古诗教学针对的教学对象主要还是来华读本科的留学生,他们的语言基础相对比较好,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掌握合理的方法使留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  相似文献   

17.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具有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想象丰富、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的特点。在古诗教学中,我切实抓好“读”这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通过多读、熟读陶冶了审美情趣,培养理解、想象、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大多意境深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才能更好地陶冶性情,培养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而感情体验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也是渗透美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古诗多以概括反映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为题材,其主要特征是感情丰富,节奏鲜明,声音铿锵,形象完整。教学时要让学生反复读。朗读时要努力做到:语调正确,要根据诗中的感情色彩读出抑扬顿挫和高低升降的语调变化;要有感…  相似文献   

19.
李昱 《考试周刊》2009,(23):27-28
古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要使古诗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必须注意为学生构造开放的学习空间,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注意课堂教学的语言风格,注意培养学生“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形象,句式特殊,因而阅读难度大。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古诗教学的“读通、读懂、读深、读熟”四步读法。这四步读法重在训练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简介如下: 一、读通读通有两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学生可通过查阅字典,利用拼音来自学完成。2.读出节奏。古诗的节奏有一定的规律,教者在教学中把规律揭示给学生,使其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形成能力,便可顺利完成这一要求。读出节奏的规律大致有三个方面。(1) 停顿。古诗读法中的停顿不像一般文句中的停顿那样干净利落,它一般都带有拖腔。停顿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