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可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目的。浚县正月古庙会存在着宣传不到位,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塑造浚县正月古庙会旅游品牌,实施有效组织和管理工作,整合更新庙会文化资源与产品,完善庙会旅游产业体系,健全安全保障机制等方式使浚县正月古庙会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浚县正月古庙会是集神秘性、集体性、娱乐性、继承性为基本特征的典型庙会,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已经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在整个庙会中有着大量的舞蹈表演,其中,舞龙、舞狮、高跷、秧歌、背阁、大头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是其主要表演内容。本文利用浚县的民俗文化优势,对庙会舞蹈进行了调查研究,将浚县正月古庙会中的舞蹈形式挖掘出来,最后通过论文的呈现,将其记录并保护下去。  相似文献   

3.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类活动的形式对北京城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文化带上的古道展现出来。古道贯穿于西山、永定河与北京城之间,分为古商道、古香道与古军道三种类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妙峰山庙会、京西太平鼓等项目,在古道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为北京城服务。其整体性体现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人为核心,为北京人与北京城服务,并共同存在、发展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相似文献   

4.
人类发明、创造的文化,是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而非物质文化则是发明、创造物质文化的心理、意识、民俗及技艺。因此,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基础和载体,物质文化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物质基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在共同的文化时空内才能保持其原真的文化内涵。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采取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科学性的保护措施。在现代社会文化急速变迁的状态下,应着重采取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政府、学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育文化遗产是指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称。教育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教育文物;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教育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教育表现形式。教育文化遗产是中国教育文明在传承中积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记忆的实证,是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调查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其中“物质”的形态。具象、直观的“物质”形态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和非物质两者之间同构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置身于中原文化的沃土之中,孕育和生发了璀璨夺目的艺术奇葩。淮阳的"泥泥狗"、灵宝的布缝、桐柏的皮影、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方城的石猴、浚县的"泥咕咕"、濮阳的虎头鞋以及安阳、洛阳、濮阳、灵宝的剪纸等都成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形象和文化载体。而这些视觉形象和文化载体在中原民俗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为我们研究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新兴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保护、开发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湖州新市蚕花庙会的现状为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面临的危机,提出对其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们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对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来说,文化遗产作为现存的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几个“非遗”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问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12.
在古徽州域内,依托绝佳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的不仅有大量物态文化遗产(像徽州古村落建筑、徽州文化遗存等等),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州民俗风情、徽州方言、徽州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徽州文书文献、徽州绘画、书法等等。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徽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的整体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李白故里的人民为李白而骄傲和自豪,千余年来对李白十分崇敬,为了表达对李白的崇敬之情,修祠堂、塑金身、行祭典、办庙会、讲故事、演戏曲……积淀成了深厚的李白非物质文化。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江油人民的宝贵财富,千年难得。"5.12"大地震中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地震后,河南援建李白故居,文物修缮全面完工。随着工业设施、道路桥梁、民房民居灾后重建如火如荼地展开、竣工,笔者希望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灾后重建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将江油精神家园也建设起来。  相似文献   

14.
宗教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人文资源,是青岛城市发展特色之一。具有延续城市文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缺少合理的管理制度条例,缺乏足够的重视,宗教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都是制约青岛市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因素。要加强青岛市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就要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采用传统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宗教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的方式。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在宗教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安徽池州市杏花村古遗址复建为例,分析探讨了杏花村古遗址历史与现状,杏花村古遗址保护以及围绕该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历程与路径。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最佳路径是进行产业化开发。在此过程中,可以拓展无形元素有形化创意,将传承历史文化的思路从有形元素延伸到无形元素,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弥补与转化,使非物质遗产元素创造价值的理念在产业化中得以发扬;但应针对文化产品“公地”特性和兼备一体两面的价值,注重政企互动,完善制度以产业提升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活态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顺利实施的关键。"活态保护"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动态的文化场,在这个场中进行着疏通传承渠道、存留文化空间和延续文化时间的工作,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活态保护"具有的再创造性的确认、核心价值的确立和当代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个关键点。"活态保护"必须贯穿回归生活文化,表达个性特征,突出多样性,展示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社区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社区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渗透。文章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教育中的意义,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传承理念、难以全面融入社区教育、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应对措施,以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体系中,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农村社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漕运文化可以说是淮安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主导文化体系。探寻漕运文化的历史遗迹,考察这些物质文化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研究淮安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承袭的活态流变的无形文化遗产,但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濒危,亟须加强保护。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剧团、文博等单位相比,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就是将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因此,高校应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园文化活动等教学方式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