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采用人体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文献综述法等,结合男子健美运动员比赛评分规则,对2006年、2007年全国健美锦标赛的男子60公斤级前6名男子健美运动员(18名)进行了长度高度、围度、皮脂厚度的测量,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了同年的冠军与优秀运动员身体比例指标的比较;同年的优秀运动员与次优秀运动员的身体比例指标比较,不同年间的优秀运动员身体比例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男子健美运动员的胸围与腰围的黄金分割值接近1.618,其他部位体围还未能达到黄金分割,尤其是大腿和上臂欠缺较多。  相似文献   

2.
完美的人体体形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对于健美男子的体形来说 ,在骨骼匀称度先天获得性的基础上 ,后天形成的体围比例就显得极为重要。然而 ,对目前我国男子所参照的健美理想体围标准和国际健美专家乔·威德推荐的男子健美运动员理想体围标准用“黄金分割法”检验发现 ,其体围标准并不是最佳围度。本文通过对 1999年中国健美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 15名运动员的体围进行测量和统计 ,并与国内外体围标准比较及运用“黄金分割法”验证 ,获得了“健美男子理想体围标准”。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人体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文献综述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结合男子健美运动员比赛评分规则,对2006年、2007年与2008年全国健美锦标赛的男子60公斤级前15名男子健美运动员进行皮脂厚度的测量,并对其皮脂厚度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同年的冠军与优秀运动员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同年的优秀运动员与次优秀运动员的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不同年间的优秀运动员皮脂厚度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名次越高,各部位的皮脂应越薄;不同名次运动员各不同部位皮脂都有着不同的差异,腹部要比背部薄,腹部要比臂部厚;2007与2008年运动员的背部与腹部皮脂厚度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较为客观和量化的认识,提升该项目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水平,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集训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形态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一般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中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具有手臂粗而长,四肢肌肉充实度较高及颈部、腰部围度大、髋宽大的身体形态特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P<0.05),但是肌肉质量不足。另外,通过对各指标的因子分析和得分统计,国家队运动员的臂展、臀围、手长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下肢长(B)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田里 《体育科学》2001,21(1):62-65
拥有健美男子的体型是男性所梦寐以求的。研究通过对1999年全国健美锦标赛参赛男运动员的体围测量、统计,经与国内外相关男子体围指数比较,并运用黄金分割法检验,获得了健美男子的身高与不同部位的理想体围比例指数:身高(100);颈围(21.94);肩围(71);胸围(61.8);腰围(43.88);臀围(55);上臂围(21.01);前臂围(17);大腿围(33.99);小腿围(21.01)。  相似文献   

6.
冯栋梁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52-54,64
通过对中国134名男子羽毛球运动员26项原始身体形态指标的统计筛选,运用因子分析法、单因素分析法、多重比较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运动员选材主要体现在围度,长度和宽度3项指标;其身体形态为,体重适中,身体匀称,手臂略长。早期的选材应主要依据长度指标,而围度和宽度指标的发展是影响其是否能向更高水平进步的重要因素,运动员后期的训练应着重进行耐力和身体力量等方面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握拍手臂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赛前12周的膳食和运动营养食品的干预对中国优秀健美运动员身体成分和身体机能状态的影响。对2名中国优秀男子健美运动员,备战第十五届亚运会健美60公斤级比赛实施赛前12用营养干预。通过膳食调查计算出各个阶段热量和三大营养素的摄入,同时进行体成分、血常规、血生化等身体机能指标的测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33名优秀男女蹼泳运动员42项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研究制定出我国青少儿蹼泳运动员身体形态主要指标选材预测表和男子体密度推导回归方程,建议蹼泳选材时,注重选拔身体围度大、流线型好,头型为高中头型或高狭头型的运动员从事蹼泳运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名男子举重运动员人体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与统计处理,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手长、肩宽、上臂紧张围、训前臂围、大腿围(体重+胸围)/身高×100等11项指标的均值大,与举重总成绩相关密切(P<0.005),优秀运动员上述指标较一般运动员大,这是今后在选材中值得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瑾  杨则宜 《体育科研》2006,27(6):69-74
在健美比赛中,肌肉的围度和清晰度是评判运动员水平的关键标准。健美运动在非赛季增肌期的目的为增加肌肉围度和重量,而在赛前减脂期的目的则为最大程度的减少体脂肪、保持瘦体重。从非赛季增肌期的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摄入量和比例、训练前后的营养补充以及赛前减脂期能量摄入、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比例和赛前一周的营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对健美运动员和健美爱好者的营养补充提供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西方男性健美发展历程为线索,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考察媒介与男性身体观念变迁之关系。通过论述摄影术、杂志、电影、互联网等媒介形式对健美展演带来的影响,发现视觉媒介在促进西方现代健美观念推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19世纪末开始,以摄影术的发展为依托,肌肉型的身体审美观开始流行,健美产业的规模和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视觉媒介也助推力量型与肌肉型健美观念的分化、自然健美观念与奇观健美观念的分化、虚拟型健美观念与专业健美观念的分化。总体来看,在视觉媒体的主导下,西方男性身体观念越来越多地被商业化力量所规训,对媒介技术的依赖使身体本身走向被忽视和缺席状态。以此为镜鉴,我国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媒介与身体发展之关系,推广身心和谐的身体塑造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关于健美女子体围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年中国健美锦标赛女子各级别前15名运动员的体围测量和统计,与国内常用女子体围标准比较,并运用黄金分割法验证,探讨了健美女子理想体围标准.  相似文献   

13.
健美课对男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期一年的健美课教学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为在高校开设健美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发现健美课对男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了解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对比分析出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及实效性,为高校引入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实验结果发现健美运动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练习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健身性、娱乐性强,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在总结长期健美操教学实践经验和健美操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5种辨证关系,旨在探索健美操教学的规律,更好地指导健美操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从武术健身的角度研究了武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健身方法应符合自我身心需要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创编了态能拳。教学实验研究表明,态能拳使血清IgG明显升高。该拳法特点是无固定套路,易学易练。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athletics in urban Ethiopia during Haile Selassie's reign. In an attempt to modernise the count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missionary movements such as the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were used to create healthy citizen bodies. By focusing on weightlifting, bodybuilding and wrestling, the article shows different trajectories of institutionalisation due to specific ideas about modernity and global sports. As a way of showcasing self-improvement, and by lucrative bodybuilding performances, urban leisure arguably paved the way in Ethiopia for the muscular male body as an ‘acceptable' aesthetic form.  相似文献   

18.
健美专项课考核评价量化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47-148,150
通过对符合学生自身个性素质的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的研究,分析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实施的依据,评价的目的和主体。认为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可有效避免用同一定量负荷考核标准评价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建议用负荷与体重的比值作为健美专项课专项考核评价量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