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家从人的自然性角度来规范体育的审美价值。“身与物化”、“技与道化”构成道家体育的审美价值取向,它为我国体育的生活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运动激烈的竞争性导致人的异化现象的发生.依据马克思“劳动异化”的理论,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竞技体育运动中人的异化现象.即人的物化、人的自身异化、人的类本质异化和人与人关系异化.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其中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他的物化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严重的错误。笔者试图对他的理论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学校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手,分析了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的本质.结合当前高校体育由于价值取向偏差、“物化”的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内容等原因导致人文关怀缺位的实际情况,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出了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四大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当前体育枪手的现象,揭示违背体育道德和体育规则的“体育枪手”现象,分析“体育枪手”现象的表现、现状,阐述对“体育枪手”现象的认识,提出道德和法制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例举了当今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被……”的现象,即上课伊始“被开心”、情景中“被设计”、评价上“被物化”、互动间“被应答”、活动时“被参与”,并对这些现象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流教育思潮和学校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体育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必然结果,是和谐教育的表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回顾,探讨了素质教育下学校体育思想变化的背景,从体育运动的物化、学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实质、和谐教育、重视学校体育校园文化等方面,解析了学校体育思想变化的必然性,并对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思想进行了重新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在散文《送行》中,马克斯·比尔博姆以诙谐、优雅的文笔描绘了日常生活中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睿智地呈现了社会生活中的荒唐怪诞。爱面子的虚荣心催生了“情感”与金钱的交易,也物化了真实关好的人际关系。对“物化”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中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从而规避物化时代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物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卡奇从对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现象的分析出发,深刻揭示了普遍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进而提出无产阶级要通过“整体性革命”来克服物化的理论。分析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具体内容,探寻物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并揭示其哲学本质,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协调好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关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对现代概念及现代性问题的阐述、马克斯·韦伯对现代性诊断的合理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构成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其现代性批判的思想渊源。卢卡奇“物化”思想的现代性批判意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对物化现象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双重维度的批判;二是这一批判是在现代形而上学范围内即知识论路向上展开的,其最终结果只能陷入革命的“乌托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的物化现象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物化是指学校缺乏人文关怀和思想交流,学生变成了单纯体育技术操作的对象,失去了学生的特征。回归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变物化体育为人化体育是当今学校体育改革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的共性问题是:“体育改革工作呈现出重实际、轻理论的态势”,偏重于技能、教法和体质等“物化”层面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加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学校体育呈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重体轻育倾向。深入研究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特点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中运动技能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才能把物化的运动技术上升为人格化的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应结合“直线式教学”和“曲线式教学”两种模式的长处,才能做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对其长远发展提供帮助;运动技能学习在体育教学、学校体育以及终身体育三者之间内在关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豆 《孩子天地》2017,(5):175-176
本文针对我国近些年来中小学体育学习情况评价的发展历程和当前新课改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我国当前中小学体育评价发展的“钟摆现象”,对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发展的“钟摆现象”及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全民健身出现的"中间冷"、"两头热"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胜 《教育与职业》2004,(15):86-87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九年来,作者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发现中国大众体育出现了“中间冷”,“两头热”喜忧参半的现象。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体育行政部门把“办体育”向“管体育”方向转变,走出健康误区,努力增加各年龄段“体育人口”,加强健康教育,在《体育法》的呵护下,使全民健身活动在各个年龄段同步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儒、道、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体育美学审美价值的反思,道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判断和佛家体育美学思想的审美感知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儒家体育美学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个体生命的追求,道德价值的塑造和体育伦理的教化;在道家思想文化体系中,强调“身与物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把阴阳、刚柔、虚实、动静等相对立的哲学概念范畴作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韩金铁 《成才之路》2011,(21):95-I0024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为教学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阻碍了体育新课程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不会学”“学得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三个学”即“爱学”“会学”“学活”的教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两校学生进行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三个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物化现象及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不管是贵为皇后,还是贱如妓女都带有一种物化性质,都被深深打上“物”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妇女已从政治上、经济上、受教育等方面在法律上取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权利,逐渐走向完整意义上的“人”,但社会上对女性的歧视和人们潜意识中对女性的轻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女性的“物化”现象仍屡见不鲜。我们只有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找到女性“物化”延续的内在本质,才能找到妇女走向平等、自由、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如何运用“条件反射”、“超量恢复”、“间歇训练”、“极点”等生理现象的规律,同时论证了正确认识这些规律对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技术水平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