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已成为现代信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其原因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弱化.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与管理、努力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等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分析及教育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拓展大学生生活空间的同时,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主要网络行为特征以及网络行为背后的价值观、道德观、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状况,要从观念、全员教育体系的构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阵地建设、网络道德社区的建立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各高校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等途径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和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和现实伦理困境是造成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规范、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消除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创新网络社会管理体制,着力网络道德制度建设,强化网络道德素养培育,改善网络道德培育的社会氛围,优化网络道德培育模式、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明确网络行为的道德边界,建构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网络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道德行为环境,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养成其遵守网络道德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网络的社会后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社会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青一代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社会管理,并提升其网络道德素养,引导其积极、健康地参与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6.
曹旭 《学子》2014,(1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其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分别存在着轻度、中度、重度的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缺乏自律、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感淡薄及监管缺位则是该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解决网络道德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从网络和大学生自身出发,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净化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丽丽 《文教资料》2009,(27):211-21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网络道德产生不小的冲击.要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社会环境下,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工作,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观念出发,充分有效地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工作,正面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重点研究网络道德建设的内涵、特点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归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的措施.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观念及网络行为,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一代”.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美德的失落、畸形的网恋、在思想上成了西方消极文化的俘虏等方面.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预防工作、选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讲究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各高校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等途径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巍  张琳  王颖  王鸿军 《时代教育》2012,(7):104+106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由于网络的特殊属性和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的主观因素,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对该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网络道德失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乃至校园和社会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在给大学生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出现一些网络道德问题.而道德问题的出现与网络本身的技术特点和网络环境、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弱化、大学生自身心理、思想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必须提高学生应用网络的基本能力和道德水平,建设"绿色校园网络",从制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智力储蓄和人才保障,他们的道德状况决定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质量。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群体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监管、强化学校网络道德教育,通过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是改善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力量,其网络消费道德影响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消费成了大学生的主流消费形式,但存在着消费结构失衡、消费金额偏高、消费认识不清等道德失范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可以从转变家庭观念、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引导、提升学生德行四条途径予以教育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联网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信息、交流情感提供了便捷,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污染信息、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道德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既与主体的心理特点、网络社会本身的因素有关.也与制度的因素相连.遏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是: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上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开辟和建立大学生网站,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