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松地带     
父与子 儿子输棋后,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要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得意地说:“当然啦!”儿子又问:“那胡荣华15岁就得了全国个人赛冠军,他爸爸怎么得不到呢?”“这个……”爸爸愕然。  相似文献   

2.
“复出就是为了拿奥运会金牌!”26岁的“吊环王”董震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天津籍体操名将董震于1 999年获得世锦赛吊环冠军;2001年九运会上,他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自己运动生涯中的第十个全国冠军后告别赛场。退役后,董震原打算找所大学静下心来读读书,充实一下自己。但父亲的一场重病改变了他所有的计划。董震的父亲患的是肺癌,早在九运会之前就已确诊,怕影响儿子比赛,老人主动要求队里封锁了消息。这一噩耗对董震犹如晴天霹雳,他蒙  相似文献   

3.
心灵小品     
曹阳  贾慧 《健身科学》2014,(5):18-19
生日礼物 这是一家高档洗浴中心,父亲从来没有进去过,他不知道在这里洗个澡要40元,搓个澡要20元.要是再搓个盐,就要再加35元。儿子把新买的澡巾套在手上,站到父亲面前,俨然一个熟练的搓澡工。他对父亲说:“爸.今天我来为您服务,搓澡不收费,搓盐我掏钱,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直接和我说。”父亲笑了。儿子一边用毛巾替父亲擦干脸上的水,一边开始给父亲慢慢搓澡。“爸,这力度行不?疼的话,我就轻点。”父亲连连点头称合适。  相似文献   

4.
“若能避开泰森的威胁,已经算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要赢,相信并非容易,但我会竭尽所能拖延到赛事结束。” “我有信心可以瓦解他的左钩拳。” 1995年全美国“傻冒杯”公开赛亚军马修斯在他短短的梦想的某一天向新闻媒介推广他的“傻冒”理论。这一天“傻冒杯”冠军麦克尼雷刚刚在与泰森89秒的比赛中昏厥,马修斯就显得有点迫不急待。这时候的泰森正在自己的别墅里和一位阿拉伯阿訇通长途。 想打败泰森的何止马修斯一个,马修斯父亲老马为了儿子打赢这场比赛可谓花尽心思,还面授儿子一套心法,防止泰森的威势让儿子怯场。 1995年12月16日,费城。马修斯盯紧了泰森的左拳,这只让无数人脊背冒凉的拳头其实并非想象般可怕,马修斯分出57.96%的注意力和体力便可以把那家伙防得严严实实。  相似文献   

5.
1984年,也就是安德烈来到网校的第一年,14岁的他获得了全国16岁以下男子室内锦标赛的单打与双打冠军。每一次他打完一场比赛,都要将比赛结果向他的父亲汇报。但是不管怎样,他都似乎无法达到他父亲对他的期望。比如,他如果挂电话给拉斯维加斯,告诉父亲:“爸爸,今天我的获胜比分是6∶2,6∶2。”他父亲麦克就会说:“那为什么不是6∶0,6∶0?”麦克从来没有向安德烈祝贺过,反而经常泼冷水。  相似文献   

6.
张继科     
中国足球输给也门,张继科改打乒乓球 现在回想起来,张传铭觉得儿子走上乒乓球这条路颇有些“曲折”。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是济南军区乒乓球队的主力,却是个铁杆足球迷,他希望有一天儿子能替自己圆了绿茵梦。父亲喜欢巴西足球名将济科,正好儿子是“继”宇辈儿,于是有了“张继科”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7.
从不缺少个性球员的网坛自然也从未缺少过引人注目的老爸。 就有这样一位老爸,被他的儿子毫不客气地称为“网球疯子”,尽管老图尔索诺夫看上去蛮有风度的。图尔索诺夫3岁那年从父亲手中接过第一支球拍开始,“灾难”就降临了。面对父亲近乎残酷的严厉,图尔索诺夫终于在他12岁时忍无可忍只身逃到了美国,而他那时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直到现在,19岁的俄罗斯少年对他的  相似文献   

8.
父亲是棵树     
《围棋天地》2002,(5):29-29
“一开始我教永训下棋的目的就是想使家庭生活过得更有趣味一些。”当谈到朴永训是如何走上围棋之路的时候,父亲朴光浩总是这么说。、朴光浩是业余5段,对围棋的热爱非常执著。教棋伊始,他并没有期望儿子将来有多大作为,也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却不曾想把围棋深深地扎根在朴永训的脑海,开出了花,结出了果,培养出了韩国围棋的冠军头衔保持者。  相似文献   

9.
奥卡弗剪下篮网的那一瞬间,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将翻天覆地,父亲梦想已经实现了,他的父亲皮乌斯自小在战火纷飞的尼日利亚长大,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后来皮尔马斯说:“我感到最自豪的是,我的儿子花了三年时间就能从大学里毕业。”至于篮球,他说:“我知道他会打得很好,但是没想到这么好。”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眼里,孔令辉能成为众人心目中的“乒乓王子”,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他有位从事乒乓球教练工作的父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在他父亲孔祥智眼中,儿子并没有超乎寻常的天赋,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尤其是早期教育上,他花费了太多的心血,不单是严父,而且更是一位严师。普通学员孔令辉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跟乒乓球打交道了。孔祥智每天从幼儿园接了儿子后,总是到乒乓球队的训练馆里去玩上一阵儿。那时孔令辉只是在台子下面钻来钻去,自己跟自己玩捉迷藏,偌大的乒乓馆真像是一个“迷宫”。孔令辉四岁多时转到省政府第一幼儿园,…  相似文献   

11.
一个婴儿在法国的一位农场主家里呱呱坠地。“多大的手哇!”父亲叫了起来,“也许将来他会象他祖父那样。”“你曾同我讲过你的父亲是—位巨人,”夫人笑着说,“身高2米多,体重250公斤!”“我确实是巨人的儿子,”父亲回答说,“那么,我也可能成为巨人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Sunny 《当代体育》2004,(489):66-67
奥卡弗剪下篮网的那一瞬间,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从此将翻来覆去,父亲梦想已经实现了,他怕父亲皮乌斯自小在战火纷飞的尼日利亚长大,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后来皮尔马斯说:“我感到最自豪的是,我的儿子花了三年时间就能从大学里毕业。”至于篮球,他说:“我知道他会打得很好,但是没想到这么好。”  相似文献   

13.
玩兴不改 焦健称打球为“玩”球,唯其是“玩”,他才兴致不改也不减。 要说这爱好,还是父亲无意中“培养”的。曾是国手的父亲焦留文当初在场上练球时,发现好动的小焦健也喜欢拍两下。他觉得,孩子玩玩球,总比调皮捣蛋强,于是把传球、运球的基本动作手把手地教给儿子。谁想到儿子越玩瘾越大,打得也越来越好,不仅入了体校,而且还进了北京队,玩上了专业。这回父亲可是由喜变忧了,因为他的希望很明确:让儿子上个好大学。  相似文献   

14.
公交车上,年轻的爸爸抱着活泼可爱的儿子,父亲将棒球帽反扣在孩子头上,引来乘客的一句话:“小孩子长得蛮像休伊特的。”更多的应和声随之而起:“是的,是的,就是澳洲那个打网球的。”那时,休伊特还没有拿到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大街上有两首十分流行的歌曲,一首是阎维文唱的《母亲》,另一首是崔京浩唱的《父亲》。其实它们都不是那种令所谓“追星族”对其“发烧”的歌。它们流行,是因为它们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父亲》中有两句歌词写得特别好: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儿那拉车的牛。做儿子的登天梯,做儿子的拉车牛,这就是父亲,父亲也因此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最敬重的人,成为偶像,成为英雄。 当1993年10月6日“飞人”乔丹宣布退役的时候,在乔丹的心中,他是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怀念,虽然他自己并不想这样说。谁都知道,当乔丹已经成为一名巨星  相似文献   

16.
——芬兰标枪天才加维宁 芬兰人对标枪项目情有独终并颇有建树,有一个芬兰人以出类拔萃的成绩,创建了芬兰在这个项目上的传统优势。他就是标枪天才马丁·加维宁。 加维宁1909年出生在芬兰的塔姆佩列,父亲是芬兰历史上第一批伟大的运动员之一,曾在1906年雅典举行的“附加”奥运会中获得铁饼冠军。父亲不仅以自己的成绩引以骄傲,还鼓励他的孩子们从事田径运动。大儿子依尔约是不错的标枪选手;二儿了卡勒是个出色的铅球运动员;第三个儿子阿基两次获得奥运会十项全能银牌;而加维宁这个家中最小的孩子,是在一种独特而又浓厚的体  相似文献   

17.
小肇的足球缘 小肇喜欢上足球缘于他的父亲老肇。小肇的父亲老肇是个十分执着的球迷,他对足球的那份爱与执着完完全全的感染了当时正在上幼儿班的儿子小肇,小肇那时不懂足球是怎么回事,只觉得踢来踢去的挺好玩,但就是这么踢来踢去的玩让小肇在全区举办的幼儿运动会上一举夺得了第一名,他高兴地用小手拍着手中的皮球对父亲说:“这是我得来的。”从那以后他便对那个小皮球情有独钟,不但整天与小皮球为伍,踢呀踢的不知累,而且还时不时地问起父亲有关足球的问题,还有就是每次父亲带他去足球场边看比赛时他问父亲的话:“我长大了可以像那些大哥哥一样在绿茵场上奔跑吗?”老肇点点头,但他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儿子的梦想成真,但有一点老肇知道儿子已经喜欢上了足球。  相似文献   

18.
冯潇霆到达法国南特试训的第一天,就给家里来了个电话,告诉家里他到了,而且说那里的一切都特别好,就是报个平安,让家里放心,然后就不多讲了……冯潇霆的父亲冯军向记者讲述自己儿子里,显得格外自豪。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的机会不是谁都能有的!”因此在叮嘱儿子时说:“一定要珍惜实德俱乐部给的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围棋天地》2006,(9):22-22
儿子路还长,拿这个世界冠军就要像拿一个国内冠军一样保持平常心。 ——在古力勇夺世界冠军后,父亲古巨山告诫儿子要戒骄戒躁。  相似文献   

20.
澳洲"鱼雷     
伊恩·索普在水中就像一枚鱼雷,以惊人的速度向对手以及世界纪录发起冲击。伊恩·索普这位澳大利亚泳坛的传奇人物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15岁时在吉隆坡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上一人独得4枚金牌的骄人成绩,还有他那一双16号的大脚。现年16岁的他也总是想尽办法掩饰自己是“脚比年龄还大的男孩”。这位世界最年轻的男子游泳冠军极不情愿地说:“是的,我的鞋很夹脚,但我还是坚持穿16号的鞋,我可不想让脚再长大了。”肯·索普说他这位明星儿子“现在对他自己的脚有些敏感”。冠军的母亲玛格丽特还说:“他从小就长得大,并且一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