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系统、深入研究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总结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与相关经验,无疑对我国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构建培养高质量、多层次技能人才的有效模式,一直是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在社会经济变化的新形势下,德国政府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改革职业教育创新体系,为推进民众职前和职后的教育与培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双元制”教育,采取了多措并举的发展策略。学习与吸取其中的积极因素,将其融入我国的职业教育,为发展我国技能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大发展时期,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与新加坡高职教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统筹和改革依然还不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专业课程设置还未达到知识创新的要求,在许多方面没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办学模式中,探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办学之路,缩小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差距,为我国培养更多且与国际接轨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王斌 《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87-189
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又不尽相同。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继续发挥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借鉴国外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我国高职教发展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各国的国力竞争逐渐地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力求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在各国基础教育中,课程的改革始终处于教育改革的核心地位。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互相之间形成的所谓“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是以个体创造力和创意输出及转化为特质的,这就决定了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柱,要想建立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流的创意人才,具有多学科研究实力的高校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以通过国内外高等院校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比较,找到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创意人才培养的差距,取长补短,从而为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我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一些壁垒和屏障,主要表现在:技能人才培养与教育管理体制不顺;培养模式不符合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考核晋升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对培养现代复合型技能人才缺乏必要的认识等。如何破除这些壁垒和屏障,笔者认为必须重点抓住以下五个方面。一、抓主动,从战略的高度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一)突出政府调控力量,获得办学支持  相似文献   

8.
关于适应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三农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适应性,并借鉴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经验,提出了若干在培养适应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秀农业人才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采,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是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间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归根结底,还是教育竞争.人才的竞争。本世纪90年代。诸发达国家教育改革虽各显其能,各具特色,但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以迎接21世纪为发展目标,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培养所需人才。要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关键在于改革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加速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并采用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模式.这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美国理工大学人才素质与培养方法的模式.对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加强国际意识,提高我国理工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是迎接21世纪挑战迫在眉睫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1.
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缺口正日益加大,培养更多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实现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文章结合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人才培养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融通和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有利于培养社会各行业所急需的高端技能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研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变化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任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一专多能高端应用型人才已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形成共识,也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对多学科跨专业知识人才的大量需求,致使各国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人才培养的共同趋势,是我们在构建复合型人才模式中必须要学习的。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借鉴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对高校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案,对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向多适应性与多样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也使得当前社会需要大量具备电子信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创新理念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满足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求,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就应注重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本文先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具体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技能人才在经济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已日益凸现,其作用毋庸置疑。国家确立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得到社会充分的认可,并正在积极地贯彻落实,不能不说这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进步,也是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同国际接轨的深层次推进。但是,我们在看到技能人才发展大好趋势的同时,也需有清醒的认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中国职协近期完成的“技能人才开发的途径和发展趋势”课题报告显示,技能人才培养的政府定位,仍是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在技能人才培养调查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官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其内河航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探索适合云南水运发展的水运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更为必要.首先,介绍了技能人才的概念、分类及模式,比较了云南不同区域的水运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进而形成了云南水运技能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并依据云南水运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提出云南水运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多元制”模式,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提供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技术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高素质的智能建筑施工及设备、设施管理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培养楼字智能化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培育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也是其内涵式发展的内在动力.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可分为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阶段、办学模式阶段和发展范式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类型的重要特征,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需要政府持续优化外部环境,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企业深度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阐述国家产业升级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结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经验,提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须加强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高新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须加大现代农业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须加大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和养老等领域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须补充有地方特色的特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应该实行细专业、重技能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