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帅 《小学生导读》2015,(Z1):66-67
古往今来,阅读本是读书人天经地义的事儿。然而,今日的中小学生,每逢语文考试,最头疼、最害怕的恰恰是阅读。那么,我是怎样学会阅读和喜欢阅读的呢?这还得从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说起。小学六年级时,妈妈将我送进“阜阳一中校园阅读、写作”辅导班,并且上了一堂新颖奇特的阅读课——“阅读一片枯叶”。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这些基本问题及方法,到了高中,教师竟然还要对学生反复申说强调。对“为什么要阅读”,学生有可能告诉你“要考”;对“阅读什么”,他能凭经验告诉你“一般是散文”;至于“怎样阅读”,他很可能翻出一本“高考攻略”之类的书递给你……不会阅读的病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李曼泓 《文教资料》2012,(17):51-52
“超本阅读”是高中理解性阅读教学策略之一。从阅读的内容和范围看,“超本阅读”以课本为基点,超越现有的教材和纸质书本;从阅读的深度来看,“超本阅读”超越游离于文字表面的意思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阅读的时空上看,“超越阅读”,超越课堂,时间上因课制宜,应需而为,弹性运作。可见,超本阅读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超越,是一种有深度、有宽度、有延展性的、多维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将有效实现理解。合理运用“超本阅读”这一教学策略,是实现“理解”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一、《珍珠》这篇说明文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二、《珍珠》这课书是怎样围绕说明重点选择材料的? 三、“天然珍珠的形成”,“人工养殖珍珠”、“珍珠的用途”三部分内容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四、每一部分说明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除了以上四个问题外,还要注意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按以上四个问题进行阅读,就能从整体到局部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内容。【阅读入门指津】一、《珍珠》这篇说明文的重点,在于告诉人们怎样人工养殖珍珠。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园着重对绘本阅读进行研究,力求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和教师、同伴等进行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这就需要对绘本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实施。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绘本教学设计和实施呢?现结合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小猪的爱情”,来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敏感”是语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母语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一面,那就是学生在生活的滋养下可以自然习得,但这种“习得”还是粗浅的、零散的,不足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学在因势利导肯定“生活习得”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生语言敏感的训练与培养,要抓好语言敏感“学得”这一环节。怎样抓好语言敏感的“学得”这一训练环节呢?一、典型剖析,针对引导“典型”剖析即选取高考典型题例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语言敏感的考查类型有所了解。[例]1993年全国卷28题B项:“…  相似文献   

7.
金沙  孙彩霞 《福建教育》2022,(25):45-47
<正>一、活动背景大班幼儿喜欢在阅读区涂涂画画,制作属于自己的“图书”,并愿意把自己创编的故事和同伴进行分享,可是在故事内容的完整性、趣味性和丰富性方面还比较欠缺。为了支持幼儿创作他们的“绘本”故事,教师在阅读区投放了绘本《我们怎样讲故事》。这本书是瑞典的佩妮拉创作的,它总结了一些适合儿童学习的“绘本”故事创作技巧。比如:如何创造一个或多个主人公;故事主题可以是多样的;一个故事里天气可以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8.
阅读“驱动”微论●四川成都列五中学陈龙泉在阅读活动中,实际有两条“阅读视线”,即“眼睛视线”和“心灵视线”。怎样“驱动”这两条视线,驱进整个阅读活动呢?目标驱动阅读是一种心理需要,目标是这种需要的结果。明确、具体、可行、可测的目标,对阅读效果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而小说重要的是要写好人物。本单元教学突破口应选择在“怎样写人”上,准确说就是:“塑造人物性格,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按说,学生进入初中后,已接触过一些小说。但由于编者的侧重点要么是让学生从再现生活画面的写人记事中去了解生活,要么是对记叙要素的掌握;要么是为了把握记叙的详略繁简。所以要使学生真正了解小说的特点,在一般记叙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怎样写人”,继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学会怎样把握小说情节,怎样结合背景把握深刻思想意义,培养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这一单元的教学有其承前启后的重要性。这是选择“怎样写人”为突破口的理由一。  相似文献   

10.
“读一本好书,交一个好友”。那么,怎样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素质呢?为此,笔者特别采访了《小学教育科研论坛》特约研究员、新密市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老师高飞。  相似文献   

11.
姜菇 《云南教育》2000,(11):34-35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注意段与段的联系”。《读写例话》中明确指出,在讲读这篇课文时,一是从“内容上”,一是从“形式上”引导学生认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为落实这一阅读重点,课后“思考·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训练:1.按照参观的顺序填空。(通过填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形式上”的联系。)2.刘家峡水电站是怎样利用奔腾的黄河水来发电的?(通过讨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内容上”的联系。)3.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各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相似文献   

12.
重视阅读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河北沧州市沧县南屯小学韩邦智阅读教学的改革,必须依纲靠本。《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阅读部分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这句话所强调的“...  相似文献   

13.
有了这本书可是把一个好老师请到了家,又像一本作文词典,有什么问题你尽量问,“怎样写半命题作文”、“怎样审题”、“怎样积累与丰富词汇”、“怎样写  相似文献   

14.
当书面阅读遭遇网络 一场辩论赛引出的现实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系列报道之三本刊最新发布的《2006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调查报告》揭示了冲击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的诸多社会因素,其中,作为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一的网络阅读,近年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使得书面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在学生眼中,书面阅读和网络阅读,究竟是一对充满矛盾的竞争者,还是可以相互促进、良性互补的“哥儿俩”呢? 研究中小学生书面阅读,学生的看法至关重要。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当代学生,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阅读”的变迁与网络息息相关, 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阅读方式是怎样的?作为本次中小学生书面阅读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本刊与上海市向明中学共同发起了一场“关注上海市中小学生书面阅读”高中辩论邀请赛。围绕“书面阅读与网络阅读,谁将成为主流”这一辩题, 向明中学、格致中学、上外附中和上南中学的学生激烈交锋。辩论赛显现出的对于“网络阅读”与“书面阅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正是当代学生价值观、思维模式的不同展现。无疑,这也是研究中小学生书面阅读现状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5.
【总体阅读思考】这篇新闻的全标题还有两句话:“实事求是的结晶”。“知识界的集体奉献”。这两句实际上就是我们阅读思考的两个基本点,因为本文的内容重点也就是这两条。从这两个基点出发,还要拓宽阅读的思路,即: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两个基本点的,因此,下面几个问题要搞清楚。一、作者是怎样叙述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态度的?在述中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一篇阅读课文的教学中,究竟什么是主要的知识?教师怎样去半“扶”半“放”,尺度怎样掌握?教师如何利用它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处理好以上问题,我认为首先应弄清两点:一、什么是阅读能力。二、阅读课文在一组课文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负担的任务,这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学者莫提勒·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一个阅读者的责任,就是要提出并必须尝试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说了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四个问题是一般性问题,适用所有的阅读。这四个问题指向“整本书”的文本内容、作者观点、读者观点、现实意义。只有明白了以上四个问题,我们才算是读懂了“这本书”。那么,实际的教学中怎样解决这四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9.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任务是:传播语文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教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就成为语文教师和学生至关重要的问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但在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怎样提高阅读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重效率,重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尤其阅读要掌握技巧。以下是我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艺批评家乔纳森一卡勒的论述中,德里达是一位哲学家,“一位哲学本的读”,并对这些本进行解释。他不仅批判性地阅读了卢梭、索绪尔、弗洛伊德、柏拉图、黑格尔、胡塞尔等人的本,还对自己同时代的几位结构主义思想家列维一斯特劳斯、罗兰一巴特、福柯、拉康的本进行过评论。“他特别关注本是怎样对与之相关的哲学构成了内在的批评和消解”,提出了一种双重阅读模式,认为“构成本的各个部分并不能组成一个综合体系,而只能不断的相互换位”。从这种意义上说,德里达的解构思想是体现在他对本的阅读策略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