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任教师入职适应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决定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方向与质量的关键期。基于教师专业学习的视角,对北京市3150名中小学新任教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新任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方式与组织支持等议题。研究发现,新任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以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尤为关注如何落实新课改和“双减”政策以促进学生发展。新任教师参与的学习类型及对其成长影响最大的学习方式主要为“听课与评课”“师徒结对”及“教研组研讨”;新任教师对聚焦日常实践的学习方式更为重视和期待。在学校制度情境中,学习共同体与组织支持对新任教师成长具有促进作用;新任教师学习的阻碍来自于工作忙碌、时间不足等制约。基于此,应加强新任教师专业学习的培训课程设计;探索优化新任教师专业学习方式;强化学校组织制度支持,加强教师校本研修,完善教师专业学习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
陈凯 《现代教学》2007,(12):28-28
不一样的“上课——起立”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这已成为正式开始上课前通用的“仪式”了,其中体现了学生尊敬教帅、教师关爱学生的文化内涵。相信许多教师也意识到,“上课——起立”仪式对于振奋精神、收拢注意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我的“上课——起立”则经常有些细微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毛荣富 《上海教育》2007,(12A):58-58
1974年的初冬,西北小城已经很冷,而“四人邦”制造的“马振扶事件”,更使教师的心头蒙上了阴影。 那天,我得了重感冒,还照常去上课。不料嗓子疼且干涩,每讲几句,我就不得不转身干咳几下。就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一连提问了几个学生,竟没有一个能作出满意的回答,我有点失望,又有点委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课改进行这么多年了,我觉得教师并非真的不会“上课”,而是不会“想课”,也就是对上什么课、给谁上课、怎样上课以及谁在上课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从而造成实际上课的迷惑。因此,教师想要上好课,就要学会“想课”。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的新任教师培训中,笔者对参加培训的新教师进行了职业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从被调对象中任意抽取问卷100份。经统计,当前新任教师职业道德存在以下的问题。①不知道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有39%的新任教师。②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境界中,有8%的新教师处在厌教境界,33%的新教师处于功利境界。③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有75%的新教师有过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非人道表现。④在处理学生思想和学习问题上,有31%的新教师怨天尤人或放任自流;⑤在对待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态度上,仅以“知道就行”和“无所谓”的占38%;以上的问题说明,目前新任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着21世纪头二十年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下笔者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逐一透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热热闹闹的现象,尤其是公开课,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散乱”的现象,学生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说了些什么.说得对不对、是不是有深度,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地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还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提问艺术。  相似文献   

7.
柯鹏 《农村教育》2007,(7):93-93
上课仪式是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课仪式具有三大功能,一是明确师生间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在互致问好的仪式中.教师和学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反映了师生不同的身份地位,体现了“师道尊严”。如果上课仪式不够严整.学生不够认真.教师会感到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不尊重.是对课堂规范和教师权威的一种挑衅。  相似文献   

8.
严卫林 《宁夏教育》2005,(7):116-116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对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心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平时,我们不难发现,教室里时不时地会站着几个“标杆”,这些学生大多是在教师故意设问、突然提问或有意刁难的情况下被命令站起来的。他们中大多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开小差、看课外书的学生或者是成绩较差的后进学生。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听了石林板桥小学一位教师上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课“分类”。这位教师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提问:“如果把现场的听课教师分类,你想怎样分?”学生窃窃私语。不大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回答:“我想把这些老师按男女分类,分成两类。一类是男老师,一类是女老师。”接着又有学生回答:“我想把这些老师按戴眼镜和没戴眼镜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我受邀至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担任五年级英语教师。该班为“强化班”,即一些英语成绩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后进生甚至顽皮的学生组成。刚接班时,辅导员陈老师给了我一张名单,上面密密麻麻的列举了5、6个学生的名字。她告诉我这几个学生“各有千秋”。常常欺负新老师。尤其是一个叫“沈俊文”的学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甚至还会和老师打架。而一个叫“鲁耀伟”的孩子长得高高大大,常常上课起哄,扰乱课堂。历任许多老教师也对他“束手无策”。陈老师让我一定要“厉害”点。先给这些孩子一个“下马威”。上课前的晚上,我左思右想,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把这些孩子“震住”呢?面对这样校外教育中常见的“强化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能上网了!能上网了!”第一个冲进教室的学生兴高采烈地喊道。“真的吗?我可以下载……”“太棒了,我要上‘大连的天空’!”不大工夫,这些孩子们到齐了,都在兴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坐在教师机前回忆着备课思路,等待上课铃声响起,好让他们安静下来。“老师,您的邮箱是什么?”这个问题正涉及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我说等一会儿告诉他。上课的铃声响了,下面学生们的兴奋状态还没消失,我想以静制动,好开始我的讲课,所以故意严肃地巡视着每个学生,声音小了,但大部分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忙着什么,根本不像以往的课后,当我打开邮箱时,发现了几封刚…  相似文献   

12.
苗壮 《山东教育》2003,(13):20-20
开班会让学生自揭伤疤,迟到了可以不喊报告推门而入,课堂上学生有权拒绝回答问题,老师在办公室和学生谈话必须先给学生找个椅子……这些看上去有违“传统”的做法,都是北京市东城区一个叫做“尊重教育”实验课题组的老师们的“创造”。依照笔者的观点,“尊重教育”其实是一种能创造奇迹的较“前卫”的教育。说起“尊重教育”,笔者不由就想起了“让学生举起右手”的河北省安国市的那位教师的故事。一次,那位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无意中发现一个平日里学习很差的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举起了手,但是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一个字也回答不出来。…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初步调查及课堂观察、诊断,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学不少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死气沉沉,有的教师抱着学生基础这么差、家长不配合、学生难管理、“学生爱睡就睡”这种消极不负责任的课堂意识;有的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调控驾驭能力差;有的教师“职业倦怠”倾向严重。一心想着下海却又放不下“铁饭碗”等等。可想而知.此类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会是怎样的一类学生?  相似文献   

14.
新任教师处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开端。面对国外中文学习者低龄化态势,探讨新任国际中文教师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教学适应难题,有助于完善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提高师资培养质量、精准服务国外中文教学需求。主要采用访谈法,对中央民族大学与美国6所高校联合培养的30位中小学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新任国际中文教师在美国中小学面临着课堂管理、差异化教学、选择教学方法、选择课程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与家长交往六大教学挑战,产生根源是学科教学知识(PCK)的缺乏。研究提出建立以“三位一体”“一个学习”为理念的中外联合培养机制,即“中外课程一体、实践反思一体、职前职后一体”和“终身学习”。将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人才培养内核,推动新任教师专业知识转型升级,提升国外中文教学品质,加快中文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新教师,教龄刚满一年,虽然接受了四年的师范教育,对于怎样在实践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仍然有些茫然。韩愈在《师说》中曾经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只做这些就够了吗?这样就是优秀教师的标准吗?这些疑问困扰了我很久,但是开学之初,繁重琐屑的备课、上课和班级管理工作纷至沓来,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我只是忙着接纳,忙着学习,那些疑问被压在了心底,没有时间去常常想起。有一天,一个学生拿来一篇作文让我修改,我没有多问,看了看,提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王国彬 《江西教育》2007,(10):46-46
笔者曾经听说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位教师通宵达旦地玩麻将,第二天行色匆匆地赶到教室上课,看到黑板未擦,该教师竟然脱口而出:“这次谁坐庄?”学生听后哄堂大笑。我听后不禁愕然。无独有偶,《人民日报》曾载文反映某校教师玩扑克、搓麻将进行赌博,连上课都忘记了。还有报纸也曾披露,  相似文献   

17.
与同事交流,经常会说起彼此的困惑:“为什么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提问学生,而看不到学生提问呢?”是啊,学生刚入学时对外界的事物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他们的问题就少了甚至没有了呢?  相似文献   

18.
开学初,我发现刚接手的一个班里有两位同名同姓而成绩却相距较远的女生——沈莉。我曾想,今后课堂提问“沈莉”时,是否会有麻烦呢?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却也相安无事。每当我叫“沈莉”的时候,站起来的却只有一个学优生沈莉,根本不存在什么干扰。课堂教学中这一“平静”的细节,时刻困扰着我:难道我们这些担负着教书育人的教师,就这样让另一个“沈莉”永远沉默了吗?难  相似文献   

19.
对新任教师的精心培养,既是对他们本人能较快成长的负责,也是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负责。对于一个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刚踏上讲台的新任教师来说,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教授中学生往往是“绰绰有余”。但能否把这些知识讲授清楚,传授到位,让学生容易接受,乐意接受,甚至愉快接受,是每一位新任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听一节数学课,整节课气氛沉闷,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学得艰辛。课后,执教教师的自我反思倒是让大家颇受启发。他说,我本来不是想这样上的,主要是因为一个问题没有问好,结果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为了把学生的思维“拉回来”,我就不断地做调整性提问,所以提问的个数多了,教学的层次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