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暗示是教学中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对激发学习兴趣、克服情感障碍、挖掘学生潜能具有特殊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积极暗示,实施间接暗示,引导学生自我暗示,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智障学生出现的种种学习问题,有时并不单纯是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问题,往往还与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关。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通常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因此,笔者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心理暗示”教学策略的尝试,即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吴翠红 《考试周刊》2014,(48):65-65
心理暗示在智障生数学教学中具有营造氛围,增强心理体验,以及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手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智障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从五个方面着手发挥心理暗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以和蔼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和谐;以温和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宽松;以激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以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以鼓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的奥地利教授舒尔茨,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词语具有能够使肌肉放松的作用,这就是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心理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5.
爱学生就是希望见到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教师巧用积极心理暗示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以便创建卓越课堂。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的影响,还会让学生进行转化,让学生自己养成积极心理暗示的习惯,让"我"来帮助我,总是充满阳光,快乐地进行学习生活,能够为促进学生成才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教学情境其实是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心理机能,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提高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无数的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个体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积极投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作为课堂的设计者,我们应该创没良好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变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良好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获得心理与资源上的支持,其潜能及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8.
心理暗示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责任心和爱心出发,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改善师生间的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心理暗示这一术语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暗示来影响、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消除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成绩。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虽已形成  相似文献   

10.
杨永保 《现代教育》2003,(17):99-99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答学生的问题是教师的家常便饭。高明的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困惑所在,寥寥数语,或点拨、或暗示、或反问,为学生指点迷津,助学生化困境为坦途;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满足,使他们满意而归。如何才能把握应答学生问题的技巧呢?  相似文献   

11.
韩静 《现代语文》2011,(9):72-72
在生活中,心理暗示无处不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获得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促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暗示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能协调或改善心理功能,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行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向学生发出施教信息,使其内在潜能受到一定的刺激,可以避免直接命令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往往能收到“教育无痕”之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数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同时也需要智慧,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爱屋及乌"心理让其热爱学习。其次教学还要基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利用学生心理对教学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以期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每到新学期很多教师都会强调自己班“双差生”多,学生不好管理。无论这说法是否真实,我想对这些教师说:你需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否则,或许原来的好班也会变成棘手的乱班。积极的心理暗示,至少会让你从以下几方面获益。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无声语言,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暗示原理,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正如洛扎诺夫所说的:“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其目的就在于给学生施加各种影响,创造各种条件,以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个人的潜力,使之达到充分地自我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围绕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常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而作出一些非自觉行为,情绪波动较大,学习效果不稳定等。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激励者,如果能科学地运用心理暗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疏导其不良情绪,挖掘其学习潜能,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史颖珠 《成才之路》2011,(29):60-61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暗示法是学生与周围环境接触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它需要给学生学习的环境创设一定的暗示,这样教学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美术院校学生专业水平下降已成为困扰美术专业教学的主要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考生入学前基本功差,缺少专业训练。另一原因就是教师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潜能。积极的肯定和心理暗示有助于发挥这部分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其综合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9.
心理暗示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蕴 《新课程研究》2009,(11):131-132,135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无心”的心理暗示,能在学生心灵不设防时,将教育教学的要求悄悄潜入学生心灵。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委婉曲折的心理暗示,于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疏导和启迪,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浅谈几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言语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发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从教师积极的语言暗示对良好课堂环境的构建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方法两个方面谈论如何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