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德国高等教育的制度特点及其改革进行了探讨 ,认为以教授为中心的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分散行使国家权力的州政府是德国高等教育管理结构中的两个关键层次 ;除政府职能外 ,一些独立性教育机构在德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德国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高等学校的分类特色等其他一些制度特点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分层政策案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是政府自上而下干预高校分层定位的经典案例,它的终结并非"二元"或"多元"分类模式的缺失而是"双重制"政策导向的失误.它启示人们,高等教育及机构分类不只是纵向分层也包括横向分类,其关键在于分类依据及定位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日益复杂,高等教育分层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关注。马丁·特罗经过考察,归纳出各国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态度,并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分层的决定因素。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分层思想可以为我国高教提供启示:制定分类框架的目的是促进多样化、分类政策须遵循自下而上的设计和实施路径、分类框架的设计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演进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四类:综合性大学及与其同等级的高校、应用科学大学、高等艺术与音乐学院、职业学院.它们在培养目标、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师资、招生等方面均有明确的区分,具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种分工合作的合理格局.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类清晰、定位合理的现实模型,对我国实现高等学校分类与管理的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德国作为世界上较发达国家之一,研究其国际化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分析德国为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的主要政策,对管理国际化的机构、资金支持、国际合作和学生流动4个指标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新进展:跨国高等教育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政策和实践,重点探讨起步中的德国跨国教育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和处于海外办学起始阶段的德国高校合作,提升其科技与工程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稳步、快速发展与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的贡献密不可分。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另一类是社会基金会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独立运作,依托高校,又与国家保持紧密联系,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应用和管理开展深入研究,打造跨学科、国际化合作平台,并建立数据库,以信息化方式辐射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德国高等教育体制 德国有3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理工大学、综合大学、技术学院、教师培训学院、艺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一般来说,申请上大学需要有中学毕业证书,申请上公共管理学院需要有职业培训证书。  相似文献   

9.
早在古希腊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以一种原初的形态存在着,并对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古希腊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学与科研,探讨古希腊高等教育思想对于十九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多样化发展的日益深入,具有悠久历史与优良传统的德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出现危机,原本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为应对上述挑战,20世纪90年代,德国在谨慎观望、多方研讨和局部试验之后,建立起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本文首先对德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宗旨与目标、评估机构、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其富于启示价值的重要举措进行了提炼和分析,并将德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评估目标定位于自我提高,高度重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专家的选择与构成合理;以院系或学科为评估对象具有多重优势;评估结果的执行与落实措施有力.  相似文献   

11.
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特色和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学位培养计划和大学的特色,并和我国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创办一流大学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德国作为欧洲的工业强国,因其具有完善的教育制度,近年来成为了中国留学生选择的热门国家。本文就德国高等学校的入学形式、院校分类、教学形式、考试形式、毕业率及学生日常生活等各方面讨论分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默克尔执政以来,为追求科学与研究的卓越性,扩大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弘扬德意志文化,德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包括扩大学生与学术人员的双向流动、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立高校海外伙伴联系等。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国别策略有所调整;更加关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第三方机构作用凸显;更加注重教育输出和输入的双向度发展;加强难民对德国高等教育的融入。  相似文献   

14.
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德国的学位制度,讨论了德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特色,探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借鉴作用,并提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二战"结束后至今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演变作为观察点,对其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分层做一个简单的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战后至今,联邦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分水岭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此之前德国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扩大,可以说是德国高等教育向下均衡的一个阶段;而90年代中后期,德国开始进行大学评估与排名,2005年实施的"卓越计划",更是将其高等教育向上拉升。总体来说,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遵循的是从均质走向分化,从平等发展到追求卓越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中的几个现实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高等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职业型高等教育作为可与学术型高等教育相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分层主要是高等学校地位和等级的纵向排列,而分类则更多地代表了高等学校之间依据某些异同点进行的归类与区分。当前,应以政府机构为主体指导高等教育分类,同时要保证分类基础和标准的科学性,并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系统的绩效能力,不仅取决于财政资源投入的充足性,还取决于使用这些财政资源的效率。与国际水平相比较,德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略显不足。为了满足学术训练的长期需求以及加强国际竞争力,德国需要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此外,系统内部缺乏竞争力导致稀缺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德国高校平均收入的79%来源于制度性的国家助学金,使得国家监督机制经受特别的考验。因此,绩效导向监督政策的实施以及机构水平竞争力的加强是一项重大改革。德国的财政改革一向集中于基于指标的基金分配,因为这种分配模式可以导致机构之间产生最直接的竞争。这种更为激烈的竞争使得机构之间产生分化,以决出优劣。为了保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获得利益,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性非常重要。高校必须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能够根据相应的机构计划来转变观念和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18.
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宽进严出,学术自由,弹性学制,实践导向和以学生为主导。德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莹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4):94-100
在"工业4.0"背景下,工作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知识.这一变化极大地冲击了德国教育体系.由此,双元制职业教育出现了学术化的发展趋势,而高等教育日益职业化.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原则,"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成为德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引入"广义的现代职业性",旨在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融通,满足"工业4.0"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在德国上了4年大学,使我对德国的高等教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系统的了解,认为德国大学的免费教育政策以及各大学间平均整齐的素质,实在是赴德国深造的青年学子的福音。 德国各类公立的高等院校共有300多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