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有一节实验课:“测平均速度”,实验方法是: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路程,计算出平均速度。此实验难点在于运动时间不易测准,尽管教材中已要求:“在正式测量以前,应该先练习几次,熟练以后会测得更准。”许多同学把握起来仍有难度。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戴的电子手表或电子怀表都有停表功能(怀表较多,体育上惯称跑表),就大胆创新,设计出用干簧管和电子停表组成的自动计时系统,供同学们在实践小组活动中用于测平均速度实验,效果不错,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
测平均速度是初中物理课中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如果按照课本所述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实验要求的目的和要求,但要顺利而准确的一次成功地测出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时间却很难,往往要重复多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1小车运动...  相似文献   

3.
1 对课本上的实验设计分析 如图1,初中物理"测平均速度"实验步骤设计是这样的: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测出小车撞击斜面底端的金属片时所用的时间t1,再将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小车撞击中点处的金属片所用的时间t2,从而算出小车通过全程、上半程、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1=S1/t1,v2=S2/t2,v3=S3/t3=S1-S2/t1-t2.  相似文献   

4.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产生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数学表达式(或定义式)为(v|-)=s/t;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还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亦等于该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数学表达式为(v|-)v0 vt/2.同学们在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题时,往往忽略平均速度在解题中的作用.其实,如果巧妙地把平均速度应用到解题中去,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你的解题步骤简单明了,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5.
1.实验目的:2.教材中的实验,其原理是:用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小车的3.如图所示,在测得小车通过斜面全程11的平均速度后,若要再测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2的平均速度,应该把.移到SI的中点.4.若图中刻度尺的刻度单位为厘米,秒表的秒针走一圈为3O秒,根据囹中所示的测量数据填写下表.5.本实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些容易取得成功(填‘大’域“小”).6.由实验结果可知,。112。。(填“=”或“一”).某一物体在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般,物体在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表示…  相似文献   

6.
刘庆水 《物理教师》2008,29(3):24-24
在测平均速度时关键在于准确地计时和准确地测量路程.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利用秒表、米尺测量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在这个实验中,要求测量准确的时间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人的计时快慢造成了偶然误差.下面我介绍一种利用电子表准确地测量时间,从而方便地、比较准确快速地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均速度的定义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2=(v_0+v_t)/2.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并且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简化解题步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装置的特点:取材简单,记时准确,组装容易,实验直观.  相似文献   

9.
初二物理测平均速度装置如图 1所示。把小车从 A处放开时,用手按下停表,当小车到达 B处时,又用手按停停表。由于小车从 A到 B的路程短,小车运动时间少,用手操作停表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为了最大限度减小误差,可用自动装置计时来代替用手操作停表,同时将木框改成可伸缩的支架,将固定的金属片改成可移动的挡板,这样通过调节支架改变斜面坡度,或调节可移动的挡板位置改变路程,可测出不同情况下的平均速度,便于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感性认识。 1改进的装置   如图 2所示, A由直径 2. 5mm的铁丝弯成,下套一细弹簧,左钩用于挂…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  长55cm、宽10cm能折叠连接的木板两块、实验小车一个、2号电池两节、25V小灯珠3只、导线若干、薄铜片6块、支架一个。2 改进方法21 在木板正面开两条3mm宽,15mm深的浅槽,两槽之间的距离略小于小车左右轮之间的距离。图122 在木板侧面用刻度尺标上刻度。23 小车的前轮用金属轮,后轮用塑料轮。24 将电池、小灯珠组成图1所示电路。25 把电源、导线安装在木板的背面。26 把小灯珠安装在木板正面对应的0、50、100cm处。27 图1中电键用两铜片和小车的金属轮组成。两铜片之间留很小的间隙放入浅槽内,且与槽底相平,当…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装置的特点 :取材简单 ,记时准确 ,组装容易 ,实验直观。1 器材的选用电子表一只 ;继电器 (JTXDC :U =1 2VR =1 5Ω) ;双刀双掷电键 ;玩具小车 ;红旗kwx微型触点。2 电子自控装置电路         图 13 电子自控原理当继电器接通电源后 ,小车背后铁片被电磁铁吸引 ,小车处于斜面静止状态 ,当双刀双掷电键k处于k2 位置时 ,电磁铁电源断开 ,小车失去电磁铁吸引力开始下滑 ,同时k2 电键接通 ,并触发电子秒表开始记时 ,当小车滑到测定位置碰击电键k0 ,再次触发电子秒表 ,记时停止。4 原器件的组装4 1 应在电子…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 长55cm、宽10cm能折叠连接的木板两块、实验小车一个、2号电池两节、2.5V小灯珠3只、导线若干、薄铜片6块、支架一个.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社版)第二章第三节“实验:测平均速度”,我们在备课中,按课本的装置和要求实验,发现有四个问题。(1)调整斜面,虽能看到小车在斜面上向下做加速运动,但小车通过斜面所需的时间过短,给学生测时间带来困难。(2)降低斜面坡度,延长了小车运动的时司,但测出的v_2和测算出的v_3相近,小车近似匀速,对理解平均速度没有帮助。(3)在实验中小车由于木纹的影响有时不能沿直线运动,有时还会出现小车在木扳上停车现象。(4)这样  相似文献   

14.
用如图1所示的斜面测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所通过的路程s1和所用时间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所通过的路程s2和所用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求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所用的时间t3和平均速度v3.几个问题1.实验时,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目的是什么?2.实验中,S2=S3,测得的t2等于t3吗?算…  相似文献   

15.
初二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安排的学生实验,器材选用如图王所示的2108斜面小车。这套仪器在高中实验中经常使用,若初中测平均速度也来使用它,无疑会使这套仪器的使用率增大,但同时损耗率也会相应增加,而且初中学生年龄小,考虑问题欠全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顾首不顾尾的问题,如用秒表计时与控制小车的运动停止不同步;小车摆放不好,运动中途偏离斜面;小车落地摔坏等,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为此我们设计了另外一套专用仪器,解决了上述不足。我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实验操作突出使用秒表计时,测出这种物…  相似文献   

16.
周蓉娟 《物理教师》2009,30(11):48-49
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1章“运动的描述”中,用平均速度引入了速度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运动快慢的直观感受,很多都来自于平均速度,生活中的速度概念也常指平均速度.  相似文献   

17.
讲授高一《物理》第三章第七节“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时,可以证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如图所示,若以初速度v。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2t_1秒后速度变为v_t,这物体运动t_1秒时的即时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未确知有理数在求物体的平均速度中的一个应用例子,分析了用未确知有理数的方法计算平均速度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未确知有理数在求物体的平均速度中的一个应用例子,分析了用未确知有理数的方法计算平均速度更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一册(九年义务教育版)学生实验(二)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