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我国气象学期刊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2004年11月出台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三大战略”与气象学期刊工作实际,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气象学期刊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指出了我国现有气象学期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气象学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学期刊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讲述了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创办简史,目前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出版概况,分析了中国气象学期刊在国内外自然科学期刊中的地位、影响以及未来中国气象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杜舜华 《百科知识》2023,(33):37-38
<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气象学家,他的《气象通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学专著,奠定了西方古代气象学的基础。虽然亚里士多德古代气象学的很多内容已过时,但其中的合理成分仍然对现代气象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不同温度的水结冰的速度、剪切作用与旋风形成关系、夜雨与夜间缺乏日照产生的冷却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1978年7月,根据中国气象学会“关于恢复建立各地区气象学会的通知”,经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了西藏气象学会。为了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1979年6月气象学会下设了科普工作组,主要承担了组织全区气象科技人员开展以报刊、广播、影视宣传、讲座、专栏等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随着西藏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永明 《科学中国人》2004,(8):F002-F002,1,2,3
长期以来.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对地球的研究都是针对某一组成部分分门别类地进行的.形成了各种专门学科和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及知识体系。20世纪后半叶,全球环境的恶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地球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1916年出生的叶笃正与中国的第一份气候纪录同年,88年后,作为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中国近代动力气象学创始人之一的叶笃正因其对地球命运的长期关注和杰出贡献,获得了国际气象学界的最高荣誉“世界气象组织奖”,“科技工作如同一出需要众多演员协调表演的戏剧,没有别人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研究”,叶笃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7.
1978年7月,根据中国气象学会"关于恢复建立各地区气象学会的通知",经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了西藏气象学会。为了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1979年6月气象学会下设了科普工作组,主要承担了组织全区气象科技人员开展以报刊、广播、影视宣传、讲座、专栏等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随着西藏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气象学会围绕区局和区科协的工作重点,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气象科普宣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索JCR(期刊引证报告)和Ulrich's(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数据库,分析研究了它们所收录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对JCR 2007年收录的51种期刊在2002~2007年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计算出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六年影响因子的线性倾向率,指出期刊影响因子变化的一些特征.并就这两个数据库收录中国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开放获取期刊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检索JCR(期刊引证报告) 和 Ulrichs (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数据库,分析研究了它们所收录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对JCR 2007年收录的51种期刊在2002~2007年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计算出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六年影响因子的线性倾向率,指出期刊影响因子变化的一些特征。并就这两个数据库收录中国大气科学(气象学)期刊、开放获取期刊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气象学会现办有期刊10种,每一种期刊都包含了国内外气象学界的顶尖的科研成果,带给世界各地读者最新的气象学前沿发展方向和科技成果,也是中国气象界科研人员所必读和引用最多的外国科技文献。其集约化办刊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段奇清 《知识窗》2011,(6):38-38
彭启明是一名气象学博士.如今在台湾中央大学担任助理教授.2000年的冬天.彭启明在朋友的怂恿下购买了韩国三星集团的股票。还不错.买后三星股票连续上涨.2001年春.他突然发现三星股票连续3天跌停.这又是为何呢?作为气象博士.彭启明很快就得到三星股票连续三天跌停的直接原因:前几天韩国出现了一次极为严重的沙尘暴.使得韩国一些学校被迫停课.  相似文献   

12.
章淹,女,1925年生,浙江上虞人,著名气象学家。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曾任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部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协常委、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兼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兼水文气象学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北京市气象学会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理事长.北京市减灾协会第一届副会长、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出1994年大气科学论文555篇,通过对论文的主题分布、著者、机构及各种基金的资助、被引文献等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动力气象学和大气物理是1994年的研究热点,应用气象和气候、古气候等边缘学科发展力度不足。国家各类基金资助偏重于应用领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6个单位构成了大气科学研究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正1950年,叶笃正和夫人冯慧辗转回到了中国,同乘一船回国的有邓稼先等一批留学生。回国后,他在老师竺可桢、赵九章等人的带领下开始了中国现代气象学事业的科研。他在大气动力学、大气环流、高原气象学、气候学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领域取得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晚年关注全球变暖,提出"有序的人类活动",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运动规律及防沙治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围20个气象站40多年(1961~2001年)风向风速资料和沙漠腹部5个短期观测站近10年资料及沙漠北部、中部、南部野外风沙观测资料,将风沙物理学与气象学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盛行风向、不同下垫面状况下起沙风速、不同风向下集沙量,从中发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运动的若干规律性,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防沙治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葛琛琦 《中国科技纵横》2014,(2):228-228,230
由于微气象学工作资料的缺乏和在大范围区域之内学科发展的限制,微气象研究方法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局地环境及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微气象学应用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着眼于青藏高原,殊峰地区,内蒙古高原等微气象学应用广泛区域的情况,评估高原微气象学,探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竺可桢小传     
正竺可桢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入的研究,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1918年,他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后返回阔别8年的祖国。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近二十年青藏高原的地面辐射和热平衡特征、大气环流及季节变化、高原天气系统、高原积雪对我国环流和天气的影响、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模拟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概括了重大理论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结论,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物理机制,特别是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深坑和高空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兴趣广泛.不但思维敏捷.而且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同时在数学领域、气象学领城都极有见地。有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泰勒斯见星空清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头看着天空,一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画有个深坑,前些日下了雨积满了水,泰勒斯只顾星星而忘了脚下,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头般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秋水里了,水虽仅淹及胸部,离路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得高呼救人。当路人救他出了水坑,泰勒斯抚摸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摇头…  相似文献   

20.
应用气象学创新实验基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是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应用气象学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实验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阐明了我校针对应用气象学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开展的实验基地硬件与软件平台的建设实践,详细介绍了应用气象学本科开设的创新实验项目内容和目的,总结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研究为应用气象及相近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