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百泉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时成为河南省最高学府。从宋至清,著名儒学大师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姚枢、许衡、赵复、窦默、孙奇峰等,都先后在此讲学。除此之外,他们还著书立说,留下了大量的藏书和雕印书版。这些雕印书版和藏书,从内容上讲,经、史、子、集四大类,种类齐全;从装订形式上讲,线装、经折装等,形式多样。因此,这些藏书与雕印书版,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我书院发展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限制,私家讲学的书院受到冷遇,这种状况持续了百年之久,直到嘉靖时期才出现了繁荣,本文就明代书院的刻书情况做一简单考略,以探求明代书院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历来有关元代书院刻书研究,皆对杭州西湖书院刻书予以较高评价。本文重梳文献,考辨史实,细究西湖书院刻书详情,认为元代书院刻书是官刻书籍的补充,西湖书院刻书系江浙行省刻书的组成部分,该书院实际承担刊刻的书籍数量并不多,今存世者仅元人苏天爵所编《国朝文类》一种,其余以往认为系西湖书院所刻者,多为江浙行省及下辖诸路儒学所刻,仅置版于书院而已。西湖书院在中国书籍发展史上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继承了南宋太学书版,元亡后这批书版又为明国子监所承继,使得宋代高度发达的版刻成就有了更多的直接传承渠道。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吴门袁氏家族刻书与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刻书与藏书事业大发展的明清时期,吴门袁氏作为刻书与藏书世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页。考证以袁褧为主的袁氏成员所刻主要书籍之版本面貌,以及首刻《唐伯虎集》之时间与原因,可以一斑而窥全豹,其原因在于袁袠与唐寅相似的受冤系狱的经历以及留事实于后人的目的。在汇集了袁廷梼重要校文的基础上,对家族刻书、藏书特点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5.
《鲍廷博藏书与刻书研究》一书详细介绍了安徽歙县鲍廷博藏书、刻书历程,从中可见鲍廷博对我国古籍之孤本、善本的搜集、整理,其精于校勘、辑佚、考证的成果有利于我国古籍的保存与推广,为时人和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而难得的文献遗产,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清末商人鲍廷爵喜藏古书,他集藏书、刊书、刻书、售书于一身,收集书籍涵盖经史子集,并建有藏书楼抱芳阁,藏有各种精本、善本,著有《抱芳阁书目》。鲍氏景慕鲍廷博,集毕生精力,刻《后知不足斋丛书》,版式循"知不足斋"旧例,凡佛道、巫妄、志怪、因果报应,以及荒诞不经的著作一概不收,选书精当,收录经说、小学、金石、目录之书。虽然鲍氏并无不世之功,但其抱芳阁发展始末仍可称为近代出版书籍转型和文化风气转型的一个典型个案,亦可反映清朝末年书业发展之概况。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我国私家藏书发展的最高峰,关于这点,傅璇琮、谢灼华《中国藏书通史》从两方面总结说:"一从文献积累规律来看,文献积累时间越长,沉积越厚,保存越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积累到清代当然是最多的,作为封建社会图书保存的主要形式,私家藏书最发达,藏书家最多;  相似文献   

8.
书院藏书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院藏书为我国古代藏书事业史上三大系统之一,地位重要,从唐末五代以迄清季,上下贯串,朝代踵接,历有千余年,地连南北,空间跨度亦大,内容包括其兴废变迁之由,始末经过,独具特色,辉煌成就,以及意义影响等,所涉面广。文章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实事求是精神,在占有较翔实文献资料和深入钻研基础上,努力做到史论结合,以揭示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古代河南书院藏书管理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院与书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书是中国古代书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河南书院也不例外.自唐代以来,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河南书院藏书事业无论从来源、内容,还是借阅、保管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完善了藏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为保存中原文化遗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处中原,书院教育一向发达,其藏书事业更是辉煌灿烂。无论是藏书来源、内容还是管理制度,都处于同时期书院发展的较高水平,且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藏书与管理制度,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教育特点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管理方面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书院的教师非常重视学术研究,书院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很关注社会实际。这些经验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高校书院制建设及原因追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管理是关系到高校能否稳定运行的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创新势在必行。古代书院对我国的教育发展和学生培养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我国部分高校推行书院制这一现象出发,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与意义,以期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书院的教学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发展于元代,于明清时期达到普及,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它的教学特色,如学规、讲会制度、自学制度,对当代大学的发展都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兴化书堂、书院发展的轨迹,揭示了书堂、书院与兴化文化的关系,指出书堂是唐、宋时期兴化文化生长的摇篮,而书院则是推动明、清时兴化文化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南阳书院教育源远流长,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给当代高等教育留下了值得珍视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6.
当前书院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有书院名称始见时间、具有教学功能书院的起始时间、书院与科举的关系、书院发展的阶段和若干里程碑、书院办学性质、书院办学程度、书院内部的组织管理问题、书院“制度”、书院现代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古代书院。  相似文献   

17.
从书院的历史、藏书、借阅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代书院和现代高校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书院是高校图书馆的雏形。  相似文献   

18.
清代甘肃书院时间分布特点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书院高度官学化的大背景下,甘肃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从省会到各府州县,甚至有些乡村,都有了书院教育。甘肃书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准备、兴盛、回落、中兴和废止几个阶段。甘肃书院的发展一方面折射着清廷文教政策和国内时局的变化,同时也受甘肃本土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书院的发展和全国书院发展不相一致,因此可以说,甘肃是清代书院发展中一个非代表性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三明辖境在明朝有16所书院,在清朝有29所书院,较之两宋的6所书院数量上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书院总数已从宋代的超过全省的百分之十降至不足全省的百分之十,书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有所下降。这反映了三明辖境在明清两朝是福建省文化较为落后的区域,也是福建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今天,我们仍要结合书院的传统特点挖掘书院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到了清末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因素,书院由衰败转而变革,通过不同的变革方式,发展出近代高等教育的因素,在教学、课程、机构、体制诸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