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聚居地巴冶 ,位于贵州省三穗县的南部。每年的“土王戊”日 ,这里人山人海 ,歌声如潮。青年男女聚集在这里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土王戊”玩山节。相传在远古时代 ,洪水滔天以后 ,凡间只剩下迪炎和妮炎兄妹俩。后来兄妹俩结了婚 ,养育了大众九千人。大众九千人为了生活 ,便开山造田 ,播种粮食。一年 ,栽在田里的禾苗遭受虫灾 ,结果当年的粮食欠收。寨主金干刊、妮干更二人召集各房族族长商议 ,确定在第二个“土王戊”日这天踩山灭虫 ,地点是在南面干阳香处。到了第二年“土王戊”这天 ,即清明节后的第十三天 ,人们便三三两两到干阳…  相似文献   

2.
《新闻窗》2013,(6):F0002-F0002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是贵州省黔东南黄甲谷陇地区茁族人民的传统节目——九月芦笙节,亦称芦笙会。  相似文献   

3.
郭珊 《大观周刊》2012,(28):33-33,19
黄平县谷陇镇苗族的芦笙舞大多在节日中进行,多以芦笙、芒筒、铜鼓伴奏,集体进行的多,个人表演的少。芦笙舞根据其舞蹈形态大体可分为对芦笙舞、大芦笙排舞、芦笙芒筒舞三大类。普遍流行于苗族地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的“芦笙舞”在形式上大体相同或相似,但在曲调和舞步动作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谷陇芦笙舞曲一般由引子、主部、结尾三部分组成。引子是舞曲的准备乐段包括一块一慢两部分,两部分间以自由延长的“抖音”为分界线。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巫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在湘西地区的苗族聚集地,存在着各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活动。其中用到的不同法器,则是苗族巫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苗族档案资源是少数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内容构成,其建设是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以贵州省为例,从苗族档案资源建设的法理依据、可行性分析、存在问题及策略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为苗族档案资源及其他档案资源提供建设策略和方案,以实现苗族记忆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贵州的文化就如同这些散落于大山深处的民歌一样,保留着原汁原味、古朴自然的原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集结号吹响之际,人们都注意到,贵州不是文化的荒漠,而是一座文化富矿10月25日,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从北京回到故里的杨正江,早已经投入到了《亚鲁王》第二部的采集工作中。长期的户外工作,让29岁的杨正江皮肤黝黑。自2003年起,这个苗族青年便徒步穿行于贵州麻山腹地,收集流传于深山苗寨中的歌谣。  相似文献   

7.
顾雪松 《新闻窗》2014,(6):26-27
在社会进程中,人类传播文化大致经历了口语形态、文字形态、印刷形态、电子形态以及网络形态五大变迁历程。少数民族乡村社区的传播活动没有经过读写的过程,也没有经历文字、报纸、杂志一类的纸制媒体,普通乡村常见的墙体广告也少见,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从传播形态的演进来看,少数民族社区是从口述传播模式直接转换到电子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8.
贵州清水江畔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是苗族人民为求雨而产生的体育活动,是当地体育发展的一个民族项目。然而,当前贵州清水江畔苗族独木龙舟竞渡节庆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鉴于该节庆体育活动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结合现代新闻传媒的优势,本文提出若干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进 《兰台世界》2012,(13):23-24
苗族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古老民族,其先民为黄帝时期的"九黎"[1]2。早在五千年前,炎黄部落联盟战胜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从此苗族先民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然而,在现今全球化背景下,黔东南苗族古风古俗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与经济、政治相区别而三者并列。先进文化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历史告诉我们,先进文化引领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传播事业和传播活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代电子传播工具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诺大一个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文化的交流近在咫尺。由此可见,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的进步和完善是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1.
年过五十的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兼职档案员熊闻峰,是一位苗族同胞。因为他在档案工作八年间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成绩突出,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六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初在全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作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拓展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优秀业绩,展现出一个默默奉献、勤恳工作的一个共产党员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明近在咫尺,但岜沙人却坚守着自己的传统。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血脉里,有着对民族文化由衷的骄傲,以及顽强到骨子里的传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文化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研究、探索民族精神和档案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坚持档案文化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积档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形成、升华的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随着民族的形成而形成,并随着民族的发…  相似文献   

14.
陈晗桢 《报刊之友》2014,(2):142-143
知识和知识人的精神实践是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塑造,文史哲各有功用,文学偏重美的感受和传播;历史可为文学提供材料背景;哲学则贡献思想与寄托,三者融为一体,互取所长。而吸收背后真实精神的则是一代代言行合一的知识人。他们的“士人精神”是知识的最佳实践,更是独立思考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阅读方向也在不断转变。各种出版物从内容到形式,交叉、交融,跨领域侵蚀地盘已司空见惯。虽然竞争未免残酷,但受益的是广大读者和观众,满足了人们对文化产品日趋增长的精神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江苏连云港《苍梧晚报》于2010年初,创办了全市第一份新闻、生活、休闲类周刊《苍梧壹周》。《苍梧壹周》出版的初衷是让读者在阅读一周的新闻类文字后,转换一下阅读惯性,以轻阅读的方式,用另一种文字  相似文献   

16.
17.
胡庆 《大观周刊》2012,(18):286-286
文化是一种生活符号,是民族精神的演绎与传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和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注入了活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塑造人、引导人,更能鼓舞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儒释道三家的完美结合,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哲学、医学以及个人修养等各个领域,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是重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的。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无不与文化的发展有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一条文化兴国之路。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开发文化产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在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扩大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塑民族精神和树立我们的民族威望。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档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被人们认识得越来越全面、完整,就必然与人类情感生活最丰富的领域———文化联系起来了。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了其在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而,探讨档案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档案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档案界面临的新课题。一、从档案文化价值确定档案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档案的文化价值是由档案的内外两方面特征的文化属性决定的。首先,从外部特征上考察,…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各民族都在演变中创造了特定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涵盖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节庆、饮食、宗教、礼仪、建筑、手工艺等文化类别,形成了大量珍贵的、蕴含本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或因无本民族文字而以口传心授、活态流变的形式存在;或以最初形成的状态一直保存下来,只是因岁月的洗刷淡去了部分痕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凝聚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特  相似文献   

20.
崔国强专题     
审美与艺术历来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渗透到人类物质文化发展之中。恩格斯曾多次指出:人是“自由的存在物”,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美就是人在创造他的生活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过程、结果上的感性表现,虽然艺术作品是一种制作而成的东西,但他表达的不仅仅是物,而是人类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崔国强先生深知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故此他读书破万卷,行程千万里,呼吸着时代的气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寄情于自然,潜心于自然,探究于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走遍山川绘自然,以常态之心,捕捉着自然的律动,从中西绘画的画理、画法中找到契合,梳理着自己的情绪,净化着自己的心灵,回归到艺术的本体,用艺术自身的方式思考问题,折射着他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在他大量以乡土题材为主的油画作品中呈现出音乐感的用笔,细腻丰富的色彩,深沉雄浑的基调,真纯质朴的内涵,在渐进中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