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教育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理性对待“反思型”教师这一概念是确立新型教师类型的关键,本文拟以大家的这一“错觉”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反思型教师的特质并由此提出“创建型”教师这一概念,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象学的哲学视角,在关于反思与原意识之间内在关联的现象学理解中,将对反思的根本理解推进到意识的领域,有助于探寻实践中的教师反思何以可能的问题.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提出“教师反思作为意识”这一种说法.“教师反思作为意识”意味着教师在教之中总是能够对自身“教的意识”的发生有着自觉、清醒的觉察,每当教师反思有所觉察时,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教学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体认,但是广大教师空有反思意识而欠缺反思习惯和能力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了反思行为的偏差和低效。因而,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反思型教师,就必须要反思“教学反思”:弄清“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这两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反思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是被普遍认同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是“引”而不入、“助”而无获、“思”而难行,有如鸟过无痕,所以收效甚微。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反思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是被普遍认同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但在实践中却常常是“引”而不入、“助”而无获、“思”而难行,有如鸟过无痕,所以收效甚微。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6.
人不能没有反思。教师教学更离不开反思。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反恩的结果。“回首当年萧瑟处,也无阴雨也无晴。”这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对失败教训的反思。“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长征历史的回顾。“好好想想,看哪里做得不对。”这更是师生交谈时常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谢丽云 《广西教育》2007,(10A):25-25
“吾日三省吾身”。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了人无完人的道理,也认识到反思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林崇德教授也提出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笔者也想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经验 反思=成长”(Posner 1989)这一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已经深入人心,教师惟有将自己的实践“对象化”,加以审视、反思,才有可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为了促进教师反思,我园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必须每月交4篇对幼儿的观察记录,1篇教育笔记,教研活动中的听课和评课也是常规。这些途径听起来让人觉得似乎可以促使教师观察幼儿、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是这几年被不断强调和凸显的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性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古人说,“每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内省。但仅仅知道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目前教师教学反思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反思”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个术语。什么是教学反思?专家有专家的定义,一线教师也有自己的断想。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说一说我眼中的教学反思。断想之一:如何理解反思?一个术语被频繁使用之后,人们往往容易忘却对这个术语原义的追问。“教学反思”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说话人往往赋予它个性化的含义。这就容易造成他人对“教学反思”这一词语理解的歧义,善意一点讲,也可称之为理解的多元性。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反思”似乎与“反省”或“内省”意思最近,都含有自我省察之意。《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曾子的话:“吾日…  相似文献   

11.
“反思”,顾名思义就是反过来思考,“教学反思”便是教学以后回头看。现在很多学校提倡教师在教案后面写的“教学反思”,虽然只有几句话,但至少也能促进教师在教学以后回过头来看看,哪些地方比较成功,那些地方出现了问题。不过,这虽然是反思,但它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如果长期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最终只能导致教师敷衍了事,应付领导检查。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所进行的自我审视与分析。教学反思的一般环节是: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教学反思要从不同的侧面切入,做到丰富多彩。教学反思的具体途径包括:“做”中反思;“写”中反思;“读”中反思;“研”中反思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由于人们对“反思”特别是“教学反思”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就有了不同的主张。本文通过简单综述以往对“教学反思”的不同理解,并分析“教学反思”的特点、途径等,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数千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51%的人存在着心理问题,近三分之一的人属于“心理障碍”。其中“过度自责”和“推委责任”就是一种“心理障碍”。现在提倡教师反思,一些教师不是把“反思”视为自我扬弃、自我完善的实践研究方式,而是把它演绎成了“反思成悔”、“反思成恨”。教师的过度自责,既有外部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也是内部调适不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礼记&;#183;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反思可以包括前瞻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后续性反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之一。但目前管理者和教师在反思的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不当的反思不但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反而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桎梏。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都存在“自欺”或“自虐”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源于肤浅,源于急功近利,源于“为反思而反思”,源于对教学反思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下面我就教学反思实践谈谈自己的两点思考。追问之一:反思是否多多益善?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我们每节课后都要反思,并且必须在备课笔记后面写出教学反思的内容。当时我感觉写教学反思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哪儿有那…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为“经验+反思=成长”。围绕这一成长规律,许多学校都广泛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思研讨活动。目的在于积极引导教师全面关注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总结教训、重建新的经验。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发现结果不尽如人意。因多种原因导致教师的自我反思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茫”“窄”“浅”“散”“浮”等诸多不良现象,“不会反思”严重地困扰着教师们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讨论与实践中,“反思”一词是经常被提及和研究的,这一现象的意义,不仅是话语方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观念和行动的体现。人们所获得的一个基本的共性的认识是:让“反思”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性。“反思”在其基本意义上不是简单地回头看,也不是单纯找问题,更不是一味地自我批评,而是教师基于对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事件及其价值与意义的自我理解与发现,对新的教育生活的重新建构过程。“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蕴义,是非常生动和丰富的。也正是这种生动与丰富的特性,使得“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也可以…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期,充斥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人们为寻求稳定感而找到了“反思”这一保护伞,教育也不例外,并在情感上发展到几乎无条件接受的程度,这导致了很多误区,本文首先针对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在实践中存在着不足,着力对一些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教学反思”就一定是好的吗?所有的教师都要进行教学反思吗?教师教学反思的是什么?教师的教学反思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度?  相似文献   

2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至理名言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些都充分点明了反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