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感是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里以及音乐鉴赏能力,钢琴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乐感,在掌握乐感的基础上练习演奏技巧,才是学习钢琴演奏的目的。高校钢琴教学,一方面是培养音乐人才,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都要重视对乐感的培养。目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只重视技巧掌握,忽视了乐感培养。本文将对乐感培养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于佳弘 《时代教育》2014,(7):125+127
钢琴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于钢琴演奏技巧较为熟练而对钢琴音乐的美妙并没有多少感受力的不良现状,这主要是因为钢琴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乐感培养并不是很重视,从而造成了钢琴教学对象的乐感体验程度较低,无法演奏出较好的钢琴音乐,也无法给听众带来极大的音乐感染力。因此,本文认为,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路径,以期切实提高学生群体的钢琴演奏乐感,进而提升钢琴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乐感是钢琴演奏家理解作品并诠释作品的能力.文章通过对乐感与音乐艺术作品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乐感在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演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论述了钢琴演绎与乐感培养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乐感培养的具体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音乐感觉”简称乐感,是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及与之产生的共鸣.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训练学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乐感”.以提高演奏的准确与完美.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感的基本特征,提出钢琴教学中乐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重视学生乐感培养,提高钢琴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考试周刊》2015,(52):171-172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重视钢琴演奏技巧而忽略钢琴音乐感染力的问题。弹奏具有感染力的钢琴作品,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乐感,这也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必要性及培养乐感的方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聆听能力、分析作品等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乐感。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习、从事和爱好音乐的人来说 ,乐感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心理能力。本文以音乐要素中的音高、节奏、和声、力度、速度、音色为例 ,介绍了乐感与音乐要素之间较全面的关系 ,指出在音乐活动中 ,乐感除包括音乐的敏感性和感受能力 ,还包括理解音乐与表达音乐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 ,并不一定是先天的 ,通过训练和培养是可以提高的。文中除介绍了国内外一些优秀的钢琴教材和乐曲外 ,还提出了培养乐感有益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演奏者可以通过钢琴弹奏出美妙的音乐,钢琴曲演奏效果的好坏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息息相关。在中职钢琴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否学好,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掌握是否深入,接受音乐知识的速度是否迅速,与学生本身的乐感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乐感,一直是钢琴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浅谈中职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与提升策略,给众多的钢琴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乐感即对音乐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乐感的体现除了内心感觉、手指感觉和对音乐的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指这种感觉和能力的流露和表现。没有乐感就表达不出乐思和情感,也就失去了音乐的意义。乐感虽说如此重要,但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由于不重视乐感的学习和积累所带来的令人担忧的后果。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的问题已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候,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商榷。一、培养乐感要从基本功训练抓起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人都要遵…  相似文献   

9.
浅谈钢琴演奏中乐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深受人们的喜爱,钢琴学习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掀起的钢琴学习热潮中,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演奏者机械式的弹奏,缺乏情感的投入;一味地追求演奏等级,不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等。这些现象违背了学习音乐的根本初衷,丧失了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情感参与。而情感体现在钢琴演奏中就是乐感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钢琴演奏中乐感培养的途径、方法的研究,借鉴声乐演唱的方法,以“歌唱性”训练为主要手段,对钢琴演奏欲望、听觉培养、内心歌唱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体现出钢琴演奏中乐感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钢琴教育属于音乐艺术教育范畴,它的审美功能是第一位的,它的起点和终点是启发人们对音乐的真正的兴建。文章从钢琴的演奏技巧、乐感的培养谈到音乐表现能力的获得,阐明钢琴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钢琴水平普遍低,且参差不齐.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高职音乐专业钢琴课应该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基础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伴奏与即兴伴奏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乐感的培养和音乐修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钢琴作为音乐演奏的中所有乐器的最高点,受万人爱戴。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存在着许许多多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钢琴演奏中是怎么培养乐感的一些系统方法,并主要对演奏欲望、音乐听觉训练以及心灵歌唱等训练手段进行了深入解析,仔细的阐述了钢琴演奏中对于乐感培养的必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儿童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自身潜力,提高音乐素质以及注重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和科学的练琴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巨大的学习动力。节奏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练琴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练琴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科学的钢琴教学方法,针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在钢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钢琴是艺术类的课程,需要学生了解以及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音乐的感觉,有充足的激情投身到钢琴学习当中,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感觉与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学生乐感与音乐表现力的高效培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音乐教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钢琴演奏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必要的前提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进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钢琴教学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音乐作品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方面。音乐作品处理能力既不是单纯的乐感,更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它是一个融文化素养、乐感和技术于一体的一个个人素质体系。文章以钢琴教学为例,试图从分析和理解钢琴作品、正确的读谱、旋律的演奏三个方面入手,探讨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作品处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何月珍 《甘肃教育》2011,(15):46-46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钢琴演奏中的"乐感"是指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及与之产生共鸣。演奏者只有具备良好的"乐感",才能使演奏变得更加准确、完美。为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在训练学生演奏技巧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乐感"。  相似文献   

18.
从小加强对学生的乐感训练和培养,这对学习钢琴和其它相关门类的艺术都是大有裨益的。在儿童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听、唱、想等角度入手,细致深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为更好地表达音乐、理解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职音乐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音乐人才,就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加入“四手联弹”训练是优化钢琴教学的好方法。“四手联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旋律乐感,增加学生对伴奏织体的感受力。  相似文献   

20.
冯虹 《天津教育》2023,(29):128-130
<正>高中音乐教师在知识与技能讲授过程中融入乐感和鉴赏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提升其乐感,还能使其充分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感知旋律美、意境美、情感美等多种音乐美感的水平,进而形成较强的审美鉴赏素养。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乐感与审美培养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声乐视唱、体态律动、器乐伴奏、旋律赏析、故事感悟、情境感知等活动,提高学生乐感与鉴赏能力的具体策略。一、音乐教学培养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