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很多刚出国的新留学生喜欢选择家庭寄宿(homeslay)的方式,一来可接触纯正的英语,二来能更为真实地体验异国生活。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有时留学生和寄宿家庭成员间难免会产生摩擦。下面是笔者适应家庭寄宿生活的一些心得,希望对即将启程的留学生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4,(20):36-38
正留学生到了国外,一般住在寄宿学校或者寄宿家庭,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是了解国外文化、体验风土人情的好方法。Homestay,就是"家庭寄宿",为外国留学生在其所留学国家以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住房与生活基本设施(大多是本地家庭),旨在提高其在该留学国家的生活能力。外国留学生为了解决住宿条件,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促进了解国外文化,更好地融入外国社会,会选择短期或长期居住在当地人家庭。  相似文献   

3.
有几位外国留学生到上海学习汉语,与中国学生生活在一起。一天,一位中国学生向一位外国留学生借水果刀。这位外国留学生很高兴地拿起一把水果刀递过去,并说道:“给你一刀。”这下把中国同学吓了一跳,而那位外国同学还不知道什么原因。“给你一刀”与“给你一把刀”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这位留学生因为没有在数词与名词之间加上量词,造成了笑话。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有没有闹过类似的笑话。那么,什么是数词和量词呢?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如一、二、千等。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如个、斤、吨等。汉语的数字有“一、二、三、四…  相似文献   

4.
凯特是谁?她是我的新西兰房东,但我更愿意称她是我的“新西兰老妈”。因为她不仅尽了做房东的责任,更多的时候她在家里的身份更像我的母亲。我是以homestay方式住在凯特家的。Homestay这个词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留学生在国外寄宿家庭所居住的时期,现在演变成寄宿家庭的家长和居住方式的代名词。留学生寄宿在当地人家里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迅速适应所在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很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总是找本国人扎堆儿,除了上课,吃住行都用中文。结果在国外已经住了很久,和洋人说话还是结结巴巴的,更别说融入社会了。这样也就很容易解释,力什么中国留学主来了这么多,新西兰老百姓对中国还是知之甚少。可以说,homestay是为消除双方隔阂、增进相互了解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5.
这几天,高高的爸爸妈妈一直在烦恼,由于双方的工作都太忙,无暇照顾小高高,想把孩子送到寄宿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培养高高的独立自主精神,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节省家庭开支,省去保姆的费用。没想到,这一主张遭到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一致反对:“高高还这么小,怎么能够适应寄宿生活呢?”寄宿幼儿园,宝宝真的不能适应吗?如何打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寄宿宝宝”呢?  相似文献   

6.
有个哲人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朋友们如果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不能不说也是一种作文选材的能力,也是一种敏锐观察力的体现。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一个美丽的姓名。我叫张成新,成功的成,新旧的新。我的名字并非父母所取,而是一位善良热情的户籍民警所为。在申报户口的时候,那位民警叔叔随口问我父母哪个“成”、哪个“新”。父母摇头,因为父母都是不识字的文盲。于是,民警叔叔说,那就成功的“成”,新旧的“新”吧!“成功”在于“创新”,我喜欢我的名字,美在我的名字,真所谓一个名字一首诗,一个名字一支歌。旅游是…  相似文献   

7.
我刚接手八(1)班时,学生名字还叫不全,便请课代表按座位抄了一份名单。记得有一位同学叫“王志运”,可我总是叫他“王志远”。我觉得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志存高远”、“宁静致远”。我也喜欢“志远”这个词。  相似文献   

8.
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叫罗春蔚——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可就是这个普通的名字,给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好,说两件事给你听听。 上幼儿园时,小朋友们都读不准我的名字,常常把“罗春蔚”叫成“农村妹”,弄得大家捧腹大笑,当然,我也是乐在其中喽。  相似文献   

9.
史晗菁     
我的名字叫史晗菁。一生下来我就长得胖乎乎的,挺可爱。为了给我取一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爸爸特意请上海一位有学问的老爷爷查了很多资料。起“晗菁”这个名字是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像黎明时分带着晨珠的花朵,茁壮成长韩寒说:“我是金子,我要发光的。”少年人,就是应该自信。今天,有一块“金子”要给我们介绍她的名字———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女孩子嘛,既要漂亮又要有学问。我的小名可真不少!婆婆叫我“菁菁”,奶奶叫我“宝贝”,妈妈叫我“菁”,爸爸呢,有时叫我“小丫头”,有时还叫我“懒丫头”,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叫法。但不管哪种…  相似文献   

10.
中(1)班里来了位新小朋友,老师说:“大家要多和新朋友玩。”琪琪问新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新朋友低着头,很轻地说了,可琪琪没听清,又问:“说响点呀,你叫什么名字?”“玲玲。”新朋友说,声音像蚊子叫,川川说:“以后该叫她小蚊子了。”琪琪瞪了他一眼.  相似文献   

11.
空气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空气,你看不见我,摸不着我,但我一直伴随在你身边。我的家庭可算是历史悠久的大家庭了。氧、氮、二氧化碳三位成员是家庭的核心。干百年来,我一直在地球上默默地生活着。我的年龄虽然很大,人们发现我的时间也很长,但人们真正研究我、认清  相似文献   

12.
Averystrictofficerwastalkingtosomenewsoldierswhomhehadtotrain.Hesaid,“MynameisStone,andI'mevenharderthanstone.”Thenheaskedonesoldierwhathisnamewas.Thesoldiersaidnervously,“MynameisStonebreaker,sir.”有一位很严厉的军官在对一群交由他训练的新兵训话。他说:“我的名字叫石头,事实上,我甚至比石头更强硬。”接着他问一个士兵叫什么名字。那个士兵紧张地说:“我的名字是碎石机,长官。”你叫什么名字@小非…  相似文献   

13.
发现班里有这么一种现象,学生在你面前称呼你为某老师,一转身,就变为某某某了。同学之间,也不叫名字,取而代之的是“猴子、鸭蛋、大熊……”我曾多次禁止,但收效甚微。更有一日,我在讲台的抽屉里发现了这么一张纸:“老师,名字不是用来叫的吗?为什么老师可以叫我们的名字,我们就不能叫老师的名字呢?”虽然没有署名,但一看就知道是班里的晓笑写的。这是个活泼好动、脑子灵活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本期的阳光故事讲述了一位四年级女孩的心声,她的名字叫赵子易。子易是一位天真善良的可爱女孩,非常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也非常渴望家庭的温暖。然而妈妈却将还很稚嫩的子易寄宿到了私立学校,可怜的小姑娘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家和爸爸妈妈团聚,这让子易很是苦恼和伤心。所以,子易在鼓足勇气之后,以写信的方式向妈妈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提出了转学的请求。妈妈看完信后深有感触,满怀着对女儿的愧疚之情向全天下的父母发出了呼吁:我们所设计的生活并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这样很可能会扼杀他们本该快乐的童年,家长和孩子们之间应该多一些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5.
留学异国住为先。初踏异国,有个比较满意的“窝”是重中之重。留学生的住宿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学校公寓、寄宿家庭和自己租房。关于寄宿家庭,我们前几期杂志已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言。相对来说,学校公寓是最理想的。但国外许多大学并不提供公寓,或者只给新生提供,待新生熟悉情况成为老生后,仍需要自主租房。我们这期刊发的几篇文章,有实例,有分析,更多的是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童心如镜     
这是一节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集体生活真温暖》,书中有几幅图,我请孩子们给图中的小主人公起个名字。“我给他起个名字叫小笨。”前排一个有着一双亮眼睛的男孩子答道。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教师》2019,(5):122-123
2017年,来自156个国家及地区接近1.2万名留学生在西安学习,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的研究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文章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不同生源地区的留学生进行分类调查讨论,发现各地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各有长短:欧美留学生在语言和课堂理解方面有着较强的能力,而亚洲留学生在适应中国本地化生活方面有明显优势。文章提出建议,各高校要加强语言培训,设置语言考查门槛,为留学生提供寄宿家庭和更多文化交流节目,帮助他们融入西安生活。  相似文献   

18.
遛龟     
去年秋天,爸爸给我买了两只小乌龟,因为两只都是雌的,我就给它们起了名字,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现代寄宿学校学生心理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环境适应不良所引起的负面心理反应;2.性心理及早恋问题;3.学习困难与应考焦虑问题;4.人际交往问题。考入寄宿制中学的初一、高一年级新生由于脱离家庭,离开父母来校寄宿独立学习和生活,因而入学初的一、二个月内,一些学生由于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产生  相似文献   

20.
王慧芳 《家长》2011,(12):42-42
“我妈给我起的这个名字可真是太平常了,叫‘王慧芳’的人可真多啊。”我打开“百度”,让老公看。老公说:“那也不能怪你妈啊,你妈小学都没毕业,能给你起多好的名字呢?不给你起翠花、小娥之类的名字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