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文学史家既要尊重文学现象本身,又要从特定的文学史观来把握文学现象。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可以从刘勰的文学史观上得到启示。描述文学现象要做到真实客观,而探求文学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不仅要理据充分,而且要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韦勒克的文学观主要是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理论与文学研究方法融为一体。他认为文学具有其独立性和独特性,文学研究处于第一位的应该是对文学本身的研究,不应该把文学的研究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混同起来,或者用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代替对文学的研究。韦勒克重视对作品本身的研究、重视"类型史"、"规范体系"对文学史的意义,这对文学史的研究无疑是很有创新意义的。韦勒克文学史观的缺陷在于未能把"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文心雕龙》相关篇章的解读,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刘勰的文学发展观,即文学的发展是外部社会环境与内部质文代变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赋予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以崭新面貌.它强调文学是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科学,系统的演变只有靠系统的内在原因才能够说明,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陌生化"理论.文学需进行内在性研究,即以语言本身切入研究文学的性质及规律.它忽视甚而反对文学的外在性研究,因而该理论的缺陷显豁无遗.  相似文献   

5.
吴应箕既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对诗文的源流本未有着很强的自信。在立足晚明现实的基础上,在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入地思考之后,他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发展观与继承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诗学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表达了自己完整的文学教育思想,对文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和文学的教育教化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又极为重视文学自身讲究美和以美感人、以美化人的特点。刘勰把文学的德育教化作用和美学美育作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当时逐步走向独立发展的文学指出了一条基本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文学史观散论郭英德元明时期的文学史观,集中在对文学历史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规律的探讨,和关于文学发展中古今关系的论辩两个方面。其中最有新意的,应该说是探讨文学历史演进内在规律的文学源流论和文学史内因论。一、文学源流论元明人的文学源流论,一方面继承...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史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学史家当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述中国学史?这是中国学史学科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学史家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与他们的学史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本即考察建国前半个世纪优秀中国学史家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描述它们的演进历程,通过对这两个根本问题的评论分析,以期“察往知来”,引发21世纪学史家们对参与新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心雕龙》深入探讨文艺的起源、因革、盛衰和历史阶段性、文风的演变等问题时,都涉及到了民风世俗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注意到了文艺与民俗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勰东晋文学与玄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晋一代十分短祚,东晋文学在诸多文学史书中都少有提及或仅寥寥数页而已,而东晋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不可跨越的阶段,颇有研究探讨之必要。此文重在论述梁代文学批评家刘勰对东晋文学与玄学的看法,主要从《文心雕龙》各篇对东晋作家作品的相关评论,对东晋文坛玄风大盛状况的评价以及为何全书一字不提陶诗三方面进行了逐一阐述,以此管窥刘勰复杂的文论思想以及东晋文学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1.
刘勰《文心雕龙》这本文学理论专书,从对实际作品的批评,文学历史的梳理,到文学理论的建构上,都不只是在泛论文学的问题,而是将其对文学的问题视域,聚焦在"文体"的批评,以解決六朝文体解散之患,进而建立理想文体典范。我们预设刘勰这部书,是一本带有"文学史"性质的"论述型建构"专书,因此刘勰是站在"总体性"与"变动性"的"辩证"文学史观。这样的文学史观:一方面回应当代颓靡文风,另一方面建立其"文体通变"史观的通则。准此,本文将从"文体通变观"的诠释视角,探讨刘勰所规创出来且具有"辩证性"的文体通变史观的通则性:一是,"还宗经诰"的理想性;二是,"类体因革"的通贯性;三是,"质文崇替"的更代性,提供给有心重构或书写者,另一种文学历史的诠释思考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的终极本原、文学作品的本原和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三个方面对刘勰的文学本原理论进行了阐述。刘勰文学本原理论的突出特征是把文的起源与宇宙的起源联系在一起,认为文本原于道,圣人借文显现道。作为道之文的“经”是文存在的语言家园。  相似文献   

13.
刘勰声律论主张文章的声韵应该有和音乐一样的乐律,但这种声律是自然的声律,这和沈约追求的人为声律是不同的;文章的声律可以在字音平仄及双声叠韵字的运用上去追求,在"作韵"(同声相应)和"选和"(异音相从)上去追求;追求声韵也要和情韵统一在一起,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4.
刘勰声律论主张文章的声韵应该有和音乐一样的乐律,但这种声律是自然的声律,这和沈约追求的人为声律是不同的;文章的声律可以在字音平仄及双声叠韵字的运用上去追求,在“作韵”(同声相应)和“选和”(异音相从)上去追求;追求声韵也要和情韵统一在一起,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文论专著。它不仅总结了齐梁以前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而且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总结出来的文学理论,对各种体裁的文章以及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批评。这部“体大思精”的著作,被誉为“文苑之学、寡二少双”。但有人批评他对“风土文学”有所忽视,据笔者粗略统计,全书引用《诗经》的达95处之多,引用民间歌谣、谚语近30处。因此,关于刘勰对风土文学的态度,应做具体分析,这对全面理解刘勰的文学观,深入研究刘勰的世界观都是有所裨益的。 诚然,在《文心雕龙》里,刘勰没有设专题对它加以讨论,但在阐述文体特点,揭示文学规律,进行文学批评时,不少地方是把风土文学,尤其把《诗经》做为论据的。我们如果能振叶寻根,观 索源。把这些散见各章片断,联结在一起,很容易看出他对风土文学的观点:风土文学不仅是文学的源头,而且泽被后世,使后世有成就的作家沾溉无穷;它不仅抒发了人民的感情,而且还以它强烈的感染力,陶冶人的性情;通过它不仅可“观得失,知厚薄”,而且它的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当然,由于时代、阶级局限,也反映出刘勰对风土文学认识上的不足与评价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的书写有较长的历史,但对之系统关注的时间却不长。文学史的书写离不开文学史观的指导,有意识地运用某种史观指导文学史编写是其发展成熟的表现。我国古代文学史观的特殊性导致了长期内文学史成为历史书写的附属品,其循环论的特征也不利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先师李清教授独到的文学史观嘤鸣云南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李清教授已逝世五载有余。敝人有幸常聆亲教,先生对文学史分期的独到观点,颇足以启迪心智。兹提供其要点,以供同行研讨。李先生素不满于按历史王朝对中国文学史进行分用,也不首肯干以王朝为经、文体为...  相似文献   

18.
19.
发展论是源自西方一般历史学的一个根本性文学史观念。建基于此,有两种文学史范式:历史主义的文学史和形式主义的文学史。前者将文学史叙写为一个由低级而高级、由简单而复杂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后者将文学史演绎为一个关于文学的艺术形式不断创新的历史逻辑。两者皆放逐了文学的审美本体及其个性与丰富性,使文学史变成了一种苍白的文学知识谱系。要重写中国文学史,就必须首先走出发展论的文学史观,在回返中国历史文化原点中找到新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0.
刘勰主张文学发生的自然论,评述历代文学时表现出的通变观,评价标准主张情感与辞采的并重,均与沈约接近.在评价乐府时,刘勰与沈约均立足于传统儒家立场,表现出鲜明的主雅嫉俗的观念.此外,两人对声律也有很多共同的认识.沈约文学观念对刘勰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