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3):I0001-I0004,F0003
王惠祥,1949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65年参加华北地区美术作品联展,创作年画《红旗民兵连》;1985-1986年,在《河北日报》上发表国画《乡情》《山泉》;1988年,连环画《夫子事件》在华北五省联展中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袁先行我早就认识,但他的作品我却读得不多。1994年在《小说月报》第8期上读过他的一个短篇《营救》,留下了初步的印象。1997年又在《小说月报》第8期上读到他的一个短篇《影子》,引起我对他的注意。最近又在《长江文艺》1998年第2期上读到他的新作《还魂》,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乐清市白象中学金鳌文学社创建于1995年。文学社刊物《五河》曾获得"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称号。自2004年6月以来,社员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上千篇,并获奖上百次,先后在《中国校园文学》、《美文》等数十家报刊上刊发专辑。2010年,师生作品集《爱若琉璃》  相似文献   

4.
“求同存异”这个词,新旧《辞源》、新旧《辞海》均未收,《现代汉语词典》收了而无书证,《汉语大词典》收了.有书证。第一条书证是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中美苏关系问题时说的,第二条是1965年3月23日《人民日报》上的话。 第一次使用“求同存异”这个词的,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这次讲话,《陈毅传》上有这样一段记载——  相似文献   

5.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成就突出的是鲁迅———一个勇猛顽强的民主主义文化战士。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宗法礼教制度,痛斥了一切所谓“仁义道德”旧礼教旧教条“吃人”的血腥本质。它是一篇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书,号召人们奋起打倒“吃人”的旧礼教。之后,1919年4、5月间,鲁迅又连续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和《药》两篇小说。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对深受封…  相似文献   

6.
1880年京师同文馆副教习汪风藻将英国经济学家法思德的《政治经济学提要》翻译为《富国策》出版。1896年,陈炽与朋友合作将其重新翻译后发表在《时务报》上。与原著相比,《富国策》比《重译富国策》更详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之意,《重译富国策》在行文上比《富国策》更简洁流畅易懂,但内容删略较多。  相似文献   

7.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11,(10):44-45
1918年4月,鲁迅先生应老同学钱玄同之约,创作了《狂人日记》,发表在当年五月的《新青年》上。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至1922年10月,他又先后创作了《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和《社戏》等小说,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在《外婆的澎湖湾》度过的,记忆中有《蜗牛与黄鹂鸟》。总是《赤脚走在田埂上》,或者在那《乡间的小路》上《迎着风迎着雨》《散步在清晨里》。《水车》吱呀吱呀地转,一年又一年。那个《单纯的孩子》走进了那种着《兰花草》的校园,开始念起了《之乎者也》,听说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翁》。第一堂课是《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伙伴》们在放学后一起《踏着夕阳归去》。《那天》我《七点钟》才起床,于是《迟到》了。老师问我《八又二分之一》化为小数是多少,我没有答出来。《纯真年代》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慢慢学会了《在黑暗…  相似文献   

9.
艾青是一位有才华的老诗人,他在我国新诗界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诗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从一九三二年五月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第一首诗《会合》起,从事诗歌创作四十八年,尽管有近二十年没有发表作品,但他在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的诗歌作品,有不少诗具有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到目前为上,艾青共有十三个诗集:《大堰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阳》、《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旷野》、《黎明  相似文献   

10.
坦荡巴金     
作家简介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7年赴法国留学,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创作了"抗战三部曲"《火》。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  相似文献   

11.
《创造》是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1928年4月发表在《东方杂志》上,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野蔷薇》里。提起茅盾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是《子夜》,短篇小说便是《春蚕》和《林家铺子》。至于《创造》,在现代文学史上既不占有篇幅,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新文学史料》1990年第1期上发表的《胡山源生平与创作年表》,(以下简称《年表》)文中涉及个别史料的时间、发表作品的刊物与实际史料有所出入,这里提出来,供参:考。一、正误 1.《年表》记载:“1922年,胡山源曾以‘丝环’的署名,翻译过一篇题为《Everlove》(常恋),发表在《小说月报》上。”此种说法不确切。其一,建国前曾出过三种《小说月报》。第一种是1907年1月创刊,上海竞立小说月报社出版的《小说月报》;第二种是1940年10月创刊,上海联华广告公司出版的《小说月报》。以上二种《小说月报》,从时间上推断《常恋》一文不可能在此刊物上发  相似文献   

13.
眉睫,真名梅杰,1984年出生,湖北黄梅人。是近几年在废名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学术新人。2004年以来,短短几年,眉睫在《新文学史料》、《书屋》、《博览群书》、《鲁迅研究月刊》、《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评论》、《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上百篇文章。其中,废名研究是他用力最勤、成果最集中的方面。《关于废名》一书([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出版),系从公开发表的文章中挑选出来汇编成集。他即将出版的《民国文学史料探微》(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8月版)也收录了《关于废名》中的主要文章。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是著名的《新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他在进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反封建斗争的同时,很重视文学上的革新。一九一七年二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推倒旧文学建立新文学的主张,第一个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子。如果再看一下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的支持,更可见他对提倡新文学的功绩。鲁迅与《新青年》发生联系,是在该杂志从上海迁到北京之后,约在一九一七年春。鲁迅应邀给《新青年》写文章。一九一八年五月,《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  相似文献   

15.
(一)《伤逝》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一篇。《彷徨》收集了鲁迅从一九二四年一月至一九二五年间写的十一篇小说:《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这些小说曾先后发表在《语丝》、《莽原》、《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总报副刊》上,于一九二六年八月汇编成集出版,属《乌合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2,(20):129
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获得本科学历;200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美术研究),获得研究生学历。现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民族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讲《工艺美术史》《少数民族工艺》《陶艺制作》。作品《侗族风情茶具》在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铜奖;《二十四孝瓶》在2012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以来,《史记》《汉书》比较研究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从研究总貌上看,此30年大致又可分为20世纪后20年的研究和新世纪以来的研究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研究既有相似之处,又可看出其演化之迹。在如此可喜的研究形势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专著尤其是《史记》《汉书》文学性比较研究专著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李国君同志系东丰县农村实验中学校长 ,1992年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优秀中学校长”。李国君同志自1981年起就开始注重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撰写论文多篇 ,分别发表在《教学与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农村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等刊物上。先后被《吉林教育》、《中国燎原信息报》、《辽源教育》等报刊杂志社聘为通讯员 ,1998年担任《职业指导》编委 ,还在《实用小学语文辞典》、《教育科普知识》等编著上承担了编委和副主编工作。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 ,李国君…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散文诗二十三首,写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六月,先后在《语丝》上连载。许地山的散文诗集《空山灵雨》有散文诗四十四首,它于一九二二年四月在《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四期上开始连载。这两本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低潮  相似文献   

20.
田充 《生活教育》2010,(9):44-46
1934年5月4日,汪懋祖在南京《时代公论》第110号发表《禁习文言与强令读经》,6月1日,又在该刊第114号上发表《中小学文言运动》。同日,许梦因在《中央日报》发表《文言复兴之自然性与必然性》,稍后又在《时代公论》第117号上发表《告白话派青年》,试图掀起一股复兴文言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