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美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具备很强的民族性,二是具有很强的绘画性,三是具有世界性的东方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要求日益增高,对中国画艺术的认识也普遍提高。而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形式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师徒传授的自学模式,二是画院体制。通过对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形式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基础和基本精神,从而对现代高校中国画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画的特点,加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认识。使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成为中国画的传承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中国画的体系中蕴涵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精华,也融合进了优秀的艺术心理、艺术情理和艺术精神.在中国画的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应引导学生认识美育与图画的共同诉求是其艺术精神与道德要求的统一,认识美学原则与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在求美的思想上是一致的,同时重视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研究徐悲鸿中国画艺术角度出发,论述了其中国画艺术特点及成就,并详细分析了形成中国画艺术特点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现代绘画所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传统艺术 ,比如戏剧、诗歌、书法、绘画等 ,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程式化特点 ,尤其是传统戏曲和中国画 ,程式化特征更为突出。有人说 :“否定中国画程式就是否定了中国画 ,就是抛弃了它最本质的核心结构。”[1 ] 程式正是以其独有的鲜明民族艺术特色 ,展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眼中的世界 ,体现出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 ,是艺术总体构成的必然存在。由于程式表面上的类型化、规范化以及创作上的相对制约性 ,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画发展创新的障碍。其实 ,如果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一认真分析的话 ,就会发现 ,程式的这种局限性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价值 …  相似文献   

6.
面对历史悠久的中国画,我们既要继承,更要创新和发展。中国画创新应从西方绘画艺术中吸取养份,把西方的写实技巧、色彩光影等引入中国画中,提高中国画表现力;从民间艺术中去吸取艺术养份,更加突出中国画的时代特征;借鉴姊妹艺术的表现技法,融会贯通,拓展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浅析师徒制中国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学校式教育取代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师徒制教育,对传统的师徒制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其特点,使之与现代教育形成互补,更好地探讨中国画的教育形式。中国传统美术教育虽然也出现了画院等其他美术教育形式,但仍以师徒传承为主,明清之际尤其盛行,出现了中国画门派林立、异彩纷呈的局面。这种特殊化、行业化的美术教育形式,培养出了大批艺术家,使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学校式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做出的选择,它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及其他物质条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规律。因此,在全面认识师徒制后,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力超前人是摆在当今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形式——师徒制教育模式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虽然后来也出现了画院等其他美术教育形式,但仍以师徒传承为主,这种教育形式在明清时期尤其盛行,出现了中国画门派林立异彩纷呈的局面。这种特殊行业化的美术教育形式,培养出了大批艺术家,使我国的优秀传统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学校式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育形式,它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师资及其他物质条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对传统的师徒制教育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扬长避短,使之与现代教育模式互补,更好地探讨中国画的教育模式,把握其教学规律,是当今美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绘画与文字的结合源远流长,并最终产生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画题款艺术。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解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中国画题款艺术日渐式微,虽然作为构成文人画完整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始终在画面里保有一席之地,但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求适应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教学的模式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转变到专业学院教学,从只有少数人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发展到广泛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到创作要领。随着社会艺术实践的深入,一些艺术教育家逐渐意识到学院教学的弊端,教学规模的扩大使教学的全面程度已远远不如从前。对于文人画家所应具有的"诗、书、画、印"皆擅,已经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但随着影视动漫、计算机绘画的兴起,传统的绘画艺术不断萎缩,中国画教学也存在诸多危机。师范类院校对中国画专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教学手段及思路较少考虑到中国画自身的发展规律,基本沿袭西方教学方式;学生对传统的理解越来越少,很少体悟"传统到生活"的中国画系统化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处的"互联网+"年代,是一个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高校艺术教育事业也将迎来崭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画透视研究》一书提出,要适应新时代的特征,高校中国画艺术教育就必须进行革新探索,寻找更多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模式,为中国画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更符合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在传统绘画艺术发展中,笔墨作为绘画语言形式,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创新,绘画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笔墨在中国画创作和艺术表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画的艺术独特性、艺术表现性和艺术再现性,对中国画的创新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线造型”是中中国画艺术的特质。在中国画艺术中,绘画中的线条不仅袁现外在事物的形,而且被赋予了更深沉的精神性的意味。它一方面来源于画家个性气质的反馈,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书法性的独特的审美意境。陈子庄的艺术充满了线性意味的特征,其独特的“简”笔绘画。造就了其绘画独特的精神性风貌。以书入画使其绘画充满着书法性意味。而其田因诗话式的意境使其缭画内在的“意味”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传统中国画诗画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诗与画内外部结合的方式等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诗画合一是传统中国画的优秀形式,这一极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主义在和西方后现代主义同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碰撞与挑战使中国当代美术的触角和视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延伸。面对如潮般的西方文化,我们封闭太久的本土文化一时也表现出了不知所措,失去了原有的那份平静与从容。中国传统绘画亦如其他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形式,出现了“危机之争”。在此背景下,要解决美术师范专业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遵循中国画内在发展规律,突出临摹在美术师范专业国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美术院系普遍开设艺术设计课,在教学中都存在重技术轻理论,不注重对传统绘画艺术的学习以及急功近利等问题。中国画与艺术设计具有相通性,学习中国画既是艺术设计本身的需要,也是市场、时代与艺术国际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张恒先生为代表的北美画派是一个活跃在海外跨文化环境中的中国画流派,它尝试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表现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自然风光和人文社会景观。本文从北美画派的理论主张、时空结构和人文风格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北美画派在跨国家文化语境里的中国画艺术观念创新与思想传播、中国画艺术符号创新与社会传播和中国画艺术表现创新与审美传播。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画的北美画派,虽然根植于西方文化的沃土,但是其绘画艺术作品,的确与西方绘画面貌不同,完全是中国式的,它在一种跨越中西方文化语境的氛围中,成长着,发展着,实现者中国画在域外的艺术创新与文化传播,它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文化大融合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它为中国画在世界各地创新形成更多的画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9.
邓蕾 《考试周刊》2010,(20):43-44
当代青年画家接受的传统绘画教育是被西方艺术感染之后的教育,因而水墨的样式和中国画的概念被局限在西方的理论范畴,甚至以西方的艺术理论价值标准来衡量当代中国美术的状态。于是现代中国画不再讲究意境,单纯寻找视觉冲击力。近代徐渭、虚谷、林凤眠、傅抱石等画家在突破传统的同时从观念层次上拓宽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照样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境界。如何真正继承传统拓展新的语言成为当代中国画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中国画新的笔墨语言形式也在不断出现,一幅好的中国画应具有时代的笔墨语言,一切符合形神兼备和画面艺术追求的新技法,都赋予笔墨新的内,凝结着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