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岳 《现代语文》2009,(12):94-95
王小波的《明星与癫狂》,对“癫狂”这一中心概念进行了解读。海外追星族:自我宣泄的癫狂;国内追星族:迷失自我的“癫狂”;国内明星:忘乎所以的癫狂。原因:不解明星制。明星制的实质:一种商业制度;对待影星的态度有双重性,既冷静地欣赏其表演,又追星起哄,以实现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2.
“移情”是客观现象作用于人的大脑而引起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能动反映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在审美欣赏与创作中的联想和想象而产生。联想的形式有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等;想象有创造性想象与再造性想象。移情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形成艺术构思的必要条件;从艺术传达(表现)来看,以移情心理为基础的一些表现手法与技巧对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心理结构的特征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次要的附带的东西涂沫在艺术作品的表面上,而是深深地渗秀在构成艺术作品的每一个句了,每一根线条和每一个音符中。它使艺术创伤者对现实的态度变成不仅仅是思维的结果,而且是具有热度、力度,并且极富感染力。它使艺术形象像一团火,可以引燃接近读者的心。文中强调主体对客体的情感态度,人心之感于物所产生的情感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感是艺术创作中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灵感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和潜意识等特点,灵感思维的实现需要特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贺征 《教育教学论坛》2011,(35):237-239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借助于各种表现手法以求得理想的艺术效果,这些手法不仅在表现形式上丰富了艺术家的创作,而且也在无形中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心理距离的生成埋下了伏笔,影响着欣赏的效果。因此对创作中心理距离的设置这一问题作一定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将"不即不离"的理想距离置于艺术家、作品、欣赏者的互动关系中考量,从而全面、整体地把握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6.
解衣盘礴为有关中国画创作的重要论述,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中无拘无束的抒发。本文试图从精神内涵及外在表现来讨论解表盘礴的深层含义,并对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影响作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感兴"是艺术形象创新中的组成部分,也对于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正是有了"感兴"才使得我们的审美意识得以发生,艺术得以创新。大千世界,社会的风云变幻以及人们对于宇宙万物的种种思考都是形成"感兴"的重要因素。而在通过丰富的语言,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精神内蕴等多种表现方式之后,使得艺术创作能保持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常常只注意到常态心理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忽略了变态心理亦以其非理性的强烈的情感和独创性对创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事实上,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常态心理和变态心理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9.
毛燕靓 《文教资料》2014,(36):100-102
"疯癫"意象作为一个标志性元素普遍存在于中西方文学中,而"疯女人"形象的塑造又加入了性别元素,使这类人物形象愈加类型化,日渐形成一个包孕丰富的形象系列。本文以《金锁记》与《藻海无边》的同异比较为主干,结合其他同类文学作品,试图梳理、剖析社会对"疯女人"的鉴定标准及造成女性癫狂的内外因素,以概括中西方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系列的内在共性,以及文本中"癫狂"所起的隐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因其人格与文格的善变而为世人所诟病,但他在文学、历史、考古、书法、甲骨文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使其成为20世纪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历史存在,要真正走进这位文化巨人,理解他多变的人格与文格,自然绕不过其独特的个性气质——癫狂与理智。癫狂使郭沫若小节不保,但理智又让他大节不亏,宏观审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史各个风口浪尖的真实表现,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郭沫若的一生:“白玉有瑕,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11.
构图是艺术作品形式中的重要因素,好的构图和构思是各项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框架,通过了解构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会,掌握并应用于艺术创作,使艺术作品的内客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创作出更多、更具新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世俗化”艺术迅速发展,在主流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下“世俗化”艺术创造带有迎合城市趣味的庸俗性、娱乐性、休闲性等化特征,并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大众超级市场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搀杂着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特点。本从当下“世俗化”艺术创造状况和其审美特征等方面作了初次探索。  相似文献   

13.
依晓雷 《双语学习》2007,(7M):196-197
速写中的那种鲜活性和灵活性是照片无法取代的,速写的过程,是画者和所描绘物体交流的过程,也是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的对话的过程,速写可以把你一闪即逝的直觉和灵感迅速的以形象化和具体化的方式保留下来,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说,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郑奇峰 《文教资料》2009,(13):41-42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主体在感应外物,汲取丰厚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加工、创造出来的,艺术虚构在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艺术美的产生、形成和接受的全过程中,艺术虚构始终处于中心环节的重要地位,所以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因素体现在三个方面:客体的呈现程度;主体对自然的认识和表达过程;主客体的认识和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6.
装饰艺术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装饰艺术创作必然受大众意志的制约。大众的审美心理需求规定着装饰艺术创作的方向,刺激、推动着装饰艺术创作的发展。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民俗心理,为装饰艺术创作找到适合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速写中的那种鲜活性和灵活性是照片无法取代的,速写的过程,是画者和所描绘物体交流的过程,也是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的对话的过程,速写可以把你一闪即逝的直觉和灵感迅速的以形象化和具体化的方式保留下来,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说,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艺术中的"自我"、"大我"、"超我"和"无我"是艺术创作中的不同境界,在审美体验中对审美意象生成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艺术的"大我"、"无我"、"超我"与"自我"源于老庄美学,杂糅了儒、佛的综合影响,其中富有中国韵味的佛家宗派禅宗对其影响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教学背景、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对其分析和相应设计思路如下: 前一个模块的主题是“异性交往”,这是校园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同时青春期性教育也是高中阶段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相继进行了“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异性交往尺度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癫狂是众多文学化的疾病中十分特殊的一种.人们常常把超出世俗理性之外的行为目为癫狂--这正是以癫狂为主题的小说的基本出发点.小说中的癲狂常常在叙事语境中获得某种特殊的修辞含义,与其医学含义构成相互关联又相互疏离的复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