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量工程”建设在当前高等学校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搞这个建设就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特色不仅仅是一所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风貌和教育风格,更是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沉淀、提炼的过程。作为地处西部的普通高师院校的中文专业建设,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独具办学特色的“多纬度资源整合的文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创新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20世纪末期 ,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创新 ,在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从容应对 2 1世纪的挑战 ,理性思考过去 ,及时展望未来 ,显得异常重要。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定位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高等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办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按不同的“铁饭碗” ,“人人专业对口 ,个个走向分明” ,按需求进行批量型人才培养 ;同专业的批量培养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 ,基本无个性可谈。改革开放特别是 2 0…  相似文献   

3.
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探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任务。高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策略,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努力构建起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制度人性化、培养评价全程化。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人才质量标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是以专业教育模式为特点,按…  相似文献   

4.
物流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学研”一体化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与趋势。通过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形成了“围绕一条主线,建立一个体制,搭建一个平台,构筑一个体系”的“产学研”办学思路;建立了适合“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载体;实现了物流专业“市场性”、“职业性”、“实践性”和“技术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地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观、质量观和办学风格。本文针对工科院校开设的理科专业,从教学培养模式现状、教学培养模式特色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办学模式正在逐步趋向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历经了由“实践-理论”的飞跃。事实上,诚如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所说的那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我国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近些年来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大力寻求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1.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脱离实际。“学历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比较普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着明显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印记.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系统掌握.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重视不够。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产学合作关系.企业缺乏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是高等学校在“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针指引下,利用和整合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等办学资源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开展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研究,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科学体系;积极推行这一办学模式,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剖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结合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应用型办学定位和教育理念,提出了“四结合”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素质、实践和技能相结合.“四结合”模式的提出对其他高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办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主旋律。对民办高职院校多元办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有一定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办学主体单一、产教融合不足、专业(群)设置不优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构建“多主体参与+多链对接”的新多元办学模式,二是立足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打造“四业融通”的人才培养闭环,三是将学校“散装专业群”升级为“有灵魂”的质量型“专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是高等学校在“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针指引下,利用和整合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等办学资源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开展高等学校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办学模式研究,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科学体系;积极推行这一办学模式,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对当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反思。从办学的理念、制度和技术等三个层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只有更新办学理念,变“学历型”教育为“能力型”教育;变革办学制度,变“普教化”模式为“成教化”模式;丰富办学技术,变“一元化”体系为“多元化”体系,才能重新构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成人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科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高等学校建设的基石。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性和代表性专业,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改革思路。提出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打破单一封闭的专业定位,探讨和建构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结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加强本科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密切相连。因此,高等学校应确立内涵型办学模式,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切实加强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 ,必须具备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构成的教育体系 ,但这种体系远未完成。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院校 ,大多是近几年升格的专科学校 ,在应用型本科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 ,尚处于学习和试验阶段。我们在承担国家“十五”立项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机械类子课题的研究中 ,通过探索与实践 ,初步形成了理念新、有特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6.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确保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探索适应现代商业服务业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建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循岗导教”式、《制冷与空调》专业“双证课程”式以及《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梯级模块”式等一系列适应各专业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群,为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后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德国"双元制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世人瞩目,其"双元制大学"办学双元制、定位具有明确的法律保护、专业设置符合职业发展需要、教学安排满足实际需要及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护等特点值得借鉴。我国应构建分类清晰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普通高校的分类转型、合理设置应用型高校专业、激活多元主体的办学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专业设置历来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模式和质量,关系到大学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关于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与特点1.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各个不同的专业来组织实施。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行了积极的社会主义高校的专业设置工作。在学习借鉴苏联高校专业设置的…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校社合作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涵和特征,实施成效显著,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大学城”模式、“服务产业”模式、“借鸡生蛋”模式、“国科大”模式和“逆流西扩”模式。高校异地研究生教育是地方城市与高等学校之间生存或发展需求进行资源交换而形成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有利于优化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助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高水平大学办学品牌产生辐射效应。异地办学新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亟须进一步强化引导东部高校到西部开展研究生教育,地方政府应正确把握异地办学新政,促进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互动合作,加强异地非全过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