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词汇模因则是最为积极活跃的语言模因。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其中传统构词法是英语新词构成最主要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最能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构词的模因特点,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并加深对英语新词产生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方少华 《现代语文》2013,(7):122-124
模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基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网络新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基于语言模因论,着重探讨网络新词模因的形成原因、传播方式及其对网络语言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来,网络新词更是层出不穷。语言本身是流动的,是在不断发展和丰富的。网络语言的繁盛正是网络平台发展伴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针对2015年网络新词"Duang"的迅速走红这一现象,从模因论的视角来阐释网络语言的模因形成、复制和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越朦朦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和“认知隐喻”是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和语言不得不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特点、类型及其成因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比较分析之后,了解“模因论”和“认知隐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十分重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研究。后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热词"屌丝"爆红网络,极受80后、90后年轻人的追捧。"屌丝"不仅是一个新兴的网络词汇,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屌丝"一词强势模因形成的原因是其具有经济性、时尚性、合理性等特征。语言模因是网络热词得以复制和传播的潜在动力,利用语言模因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继酒吧之后,现代汉语中产生了大量的吧族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同时对人们的现代生活也有深远影响。模因论作为一种基于生物进化观点基础之上的理论,可以广泛充分地解释社会文化进化与传播现象,解释语言现象中的发展演变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从模因论角度来看,吧是在中国社会发展与人们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驱动下成为强势模因,经过模因复制与传播,从而形成吧族词。  相似文献   

7.
在手机短信中,"包袱"是创造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技巧,而它的形成与语言模因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篇三个层面的模因变异探究手机短信"包袱"的生成,研究发现语言模因论对于手机短信中"包袱"的生成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韩亚婷 《海外英语》2012,(13):222-223,249
模因论是最近几年才引入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其核心术语,将模因论用于语言分析,能为语言分析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该文将对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XX体"语言变体进行模因论解读。模因论为语言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给如今的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以启发。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作为一种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为研究语言及文化传承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试图从模因论角度揭示“xx体”这一网络语言传播现象成为强势模因的原由以及语言复制、传播和意义演变的过程,以揭示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强大,网络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从而产生了数量巨大的网络词语。X族流行语大量的产生已经不是偶然现象,是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模因论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新词的族群化衍生这一构词方式。然而对X族这一现象鲜有人用模因论来进行论述。本文通过分析模因论与语言关系,X族的构成以及X族族词在模因论视角下的阐释几个方面来探讨X族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新词新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新语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会很快传播开来。模因论是一种在达尔文自然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于解释人类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角度分类,网络新词新语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类;网络新词新语模因的传播周期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在传播过程中,有一些模因脱颖而出,广泛流传,进而成为强势模因,这便是网络新词新语中的流行语。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新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语言模因论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对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迅速蹿红网络的现象进行研究,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语言模因,并且通过互联网这一强有力的媒介复制和传播,成为最走红的网络流行语。它的传播和影响也揭示了网络流行语与文化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3.
汤仁云 《文教资料》2012,(18):53-54
网络词汇结构独特,语义丰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模因论理论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给力"(gelivable)作为强势模因的形成、复制和传播过程,并就相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模因论看"海选"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论(memel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固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主要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海选”一词是2005年各种媒体中广泛出现的流行词。本文由“海选”出现的背着入手,从模因论角度对“海选”这一新词进行分析,揭示“海选”一词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语言,尤其是研究语言的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词汇搭配变异作为语言变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律同样可以在模因论指导下得到研究。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词汇搭配变异的语义变化、修辞特点和语境认知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以模因为形式的词汇搭配变异是语言进化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崔艳艳 《天中学刊》2011,26(6):72-7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通过复制、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的传播要经过四个阶段:同化、保持、表达、传输。2009年,网络上出现了“被XX”现象。“被XX”这一语言模因的发展同样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同时,“被XX”结构因其简洁性与实用性而成为强势模因,大量被模仿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社区通用的一种语言变体。模因论是阐释语言现象的新理论。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也被寓于语言之中。以模因论为视角,通过某一谐音模因进行构造、借用外来语言模因仿造、直接使用某一方言模因进行构造、缩略模因进行构造网络词;用标点符号的“超常”书写,忽略大小写规则;以固定句式去诠释不同的内容解读网络语言的变异,为研究网络语言创新了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memetics)为研究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新理论.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流行语模因“X客”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从社会功用、心理功用、文化功用、语言类推机制及“X客”词语的语用特征和价值等方面探讨流行语模因“X客”复制和传播的原因,可以为分析流行语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新理论,它为研究语言及文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试从模因论视角分析2012年迅速蹿红的"中国式X"这一强势模因的网络传播过程及其顺势产生的模因变体,并从语言和社会层面来探讨流行语"中国式"复制和传播的生成原因,以期为语言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Memetics),作为文化进化阐释的新理论,近年来深受语言学家的关注。生活中千奇百怪的语言现象,是对时代主题、生活热点、人群心智等各方面的反映,也是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对语言的一种模仿与复制。本文选择著名语言学家莱可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为标题上的模因,提出生活中离不开"模因"的各个语言现象,旨在运用模因论来归纳并发掘时代产物下的各种流行语言,阐释模因论对语言的进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