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知识。主要讲述了"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以及"物质组成的表示"四大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细说酸碱盐     
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很重要的化合物,这部分的知识有如下特点:概念多、物质多、反应多、题型多、需记忆的多等,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学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对一类物质的学习,既要从组成和结构上认识这类物质的特点,又要认识这类物质的共性和每种物质的特性,怎样让学生系统掌握该部分知识,能灵活运用知识,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做法,请同行们指教并再完善.  相似文献   

3.
细说酸碱盐     
正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很重要的化合物,这部分的知识有如下特点:概念多、物质多、反应多、题型多、需记忆的多等,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学生往往学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对一类物质的学习,既要从组成和结构上认识这类物质的特点,又要认识这类物质的共性和每种物质的特性,怎样让学生系统掌握该部分知识,能灵活运用知识,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做法,请同行们指教并再完善.  相似文献   

4.
吴旭红 《教书育人》2013,(3):102-103
在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中,生命科学以其巨大的活力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物技术领域正成为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随着相关学科的渗入,生物化学领域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和进展。以往在教学中着重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面对生物化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一轮教学无法为学生准备好一切。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生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还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79):152-153
高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结构、反应和变化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从不同层次进行化学物质多样性的认识,从原子、分子的视角进行物质性质、组成、结构的认识,理解高中化学反应变化过程的本质原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本文主要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出发,体现物质结构的知识功能,提升化学教学的育人效果,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将"物质分类"作为知识要求而非学科观念,未将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功能联系起来的不良倾向。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基于"物质分类"教学形成"分类观"的实践路径。认为"分类观"的建立对于其他化学学科核心观念的建立以及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教学设计是教学环节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有效、顺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值得研究。文章通过一则案例对初中化学"物质可分性"的教学从四个层面展开分析,得出"物质可分性"教学是以物质及其变化为核心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应前后联系,点滴渗透,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曹强 《教学与管理》2002,(12):72-72
化学概念是中专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覆盖面广,涉及物质组成、物质性质、物质结构、化学量、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知识领域。学好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但不少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存在着理解难、记忆难、准确运用难的“三难”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从突破“三难”的角度寻找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学好化学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9.
张梅 《成才之路》2011,(12):90-I0019
我在化学教学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充分利用情感教育,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枯燥无味的化学实验和公式变为引发学生追求的兴趣点。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研究知识,发现新问题,开启思维的马达,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  相似文献   

10.
陈小园 《考试周刊》2014,(48):146-146
化学必然是针对实验室中的各类物质进行的。在初中化学框架内,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和基团,这些基本单元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就是化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化学言之有物的根本支撑。作者对组成物质的几种基本单元及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阐述,希望帮助广大初中学生掌握物质组成这部分的内容和知识,进而学好初中化学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1.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涉及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类别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分散系与胶体等内容。结合典型例题对"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进行解析、考点归类及规律总结,可有效提升学生对该内容的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生物化学是一门农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生物化学不仅是生命的化学,也是介于生物学和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生物化学建立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上,使用现代技术来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物质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物质结构的变化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针对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作者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清 《考试周刊》2013,(1):149-149
<正>通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化学,也初步了解了身边最常见的一些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制取途径。随着这些具体的化学知识积累,学生对身边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么多物质是怎么构成的呢?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之间有些性质千差万别,有些物质性质却很相似呢?初三的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上已经把元素的概念和要素、单元构成的概念混同。而学生对分子、原子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从元素看,元素确实是宏观上物质组成的要素,基本构成,但是元素究竟是什么,却是我们要在化学中让学生体会的。从分子、原子的教学处理上,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掌握物质组成和结构等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的改进能使实验易操作、更直观、更安全,达到探究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加深理解。同时作为理论指导,也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这部分知识既是化学2(必修)的内容,同时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本文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章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化学的教学是让学生识记、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还是以核心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以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面对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化学的学习是期待化学知识量的累积还是以化学观念为本的能力提升?答案不言而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化学教学,不仅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生言语能力的探索是当今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说是思想的口头输出和表达。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训练跟思维训练是有机结合的。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展现出来,首先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种和谐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生命科学。该门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其内容抽象、繁琐、枯燥。如何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根据生物化学教学经验,认为必须重视生物化学绪论的教学。通过绪论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生物化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  相似文献   

19.
刘伟 《中学教学参考》2014,(25):104-104
<正>俗话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知识达人,更重要在于要让学生"德才兼备",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借助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那么,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呢?笔者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为了具体说明德育教育如何与知识教学相结合,笔者将以  相似文献   

20.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