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精卫在抗战之际出走重庆是当时重大的政治事件。出走之因很复杂,不少人都作过猜测和探讨。本文尽可能引用第一手资料避免以讹传讹,考辨汪氏出走之因。在充分论证汪氏的反共倾向和对日本妥协求存的幻想才是他跨上求和投降之途的两个真实之因的同时,作者也对当时人所认定的“汪蒋双簧说”和“个人英雄主义说”作了相应的辩驳。  相似文献   

2.
《骑马出走的女人》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劳伦斯对“他者”文明—原始文化的向往和追求。它讲述了一个厌倦西方文明的白人女性骑马出走,投奔印第安人并甘愿献身于印第安神明的冒险历程。整个故事看似荒诞,然而实际上却承载了劳伦斯拯救人类文明之理想。  相似文献   

3.
“人物出走”虽然古已有之,但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戏剧家象曹禺那样自觉地运用它。从《雷雨》、《日出》、《原野》到《北京人》、《家》,无不描写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出走。曹禺通过人物出走,表现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追求。本文仅从艺术方面来看,认为曹禺剧作是把人物出走作为戏剧因素和结构因素来使用的。出走是一种大幅度的动作,这就能突出戏剧艺术的特性。出走能加剧矛盾冲突,能制造悬念,能把戏剧矛盾由低潮推向高潮,能造成剧情的“动荡感”和舞台的“运动感”,能产生出“陡转”、“跌宕”、“吃惊”等的吸引力,因而,人物出走能收到良好的戏剧艺术效果。由此可知,人物出走是曹禺戏剧艺术的一大建树,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剧坛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卢亮出走”,看人才流动葛玮龙兵担任北京琉璃河水泥厂新线分厂厂长的卢亮“跳槽”了,结果被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裁定赔偿原单位81万元人民币,他所任职的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因接受其任职而作为第三方被判赔偿1552万元。就此,“卢亮出走”成为全国人才...  相似文献   

5.
《哦,香雪》是一篇值得反复重读的小说。小说中对“火车”“鸡蛋”“文具盒”等事物的叙述,表征了年轻的香雪们对“现代化”的到来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欣喜。尤其体现在叙事方式上,小说在叙述香雪“出走”时极尽笔墨,而在香雪出走之后的“回归”叙事却极尽简化。作者用“叙事落差”的叙述技巧传达了小说独具匠心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将香雪出走的叙事性质转变为一种回返时个体的精神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与顽童     
“李老师,同娃儿出走了!”电话里,万同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一惊:今天下午放学时,万同还拿了一本新作文本给我写封面。当时,他高高兴兴地告诉我,他第一个作文本已把《烈火金刚》抄完了。怎么一回家就出走了呢?我忙问他母亲:“什么时候走的?”“大概8点钟左右。”我一看表,此刻是9点4分,放下电话,我马上赶往万同家。据他母亲说,下午,她收拾万同的桌子抽屉时,发现了一封信,是万同小学时一位叫司婷婷的女同  相似文献   

7.
从陶丽群的小说中可以发现一个常见的叙事结构,即“出走一迷茫一回归”。在“出走”和“迷茫”两个环节中反映了“出走”的这个群体在外在物质条件驱使下的无奈和焦虑,而“回归”这个环节则代表了这个群体为解决焦虑而做的努力,但这个“努力”是无用的,只有精神上的“回望”才能解决这个焦虑。  相似文献   

8.
《兔子,跑吧》中描述了兔子的三次出走经历,兔子最初的出走是为了安放他对"家"的恐惧,但最后一次出走却使这种恐惧无处可放。兔子的每一次出走都是在试图安放这种恐惧,但出走的初衷随着出走的深入变得不再可能,兔子的出走成了一种荒诞。  相似文献   

9.
感谢深圳     
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些人与周围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当环境不能再继续接纳他们,或是他们已经厌倦了环境时,他们选择了改变,选择了离开,选择了出走。出走的原因各不相同,或迫于生计,或追寻理想,又或者仅仅是为了自由地呼吸。出走的境遇与结果也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从今年第1期起,“走进生活”栏目将陆续刊登一组以“出走”为主题的文章,通过这组文章,让我们走近这些教师群体中的“另类”,去感受他们的奋斗、成功与收获,也感受他们的无奈、漂泊与辛酸。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理想之火从未在任何一个心灵的角落泯灭,但实现的途径只能靠自己把握。我们只希望,这些“出走”教师的经历能引发你对自己生命的反思。如果您也曾“出走”,或正在漂泊,来吧,我们愿意倾听您“出走的故事”。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走进生活”栏目,或发E-mail至:ywj73615@sina.com。———编者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出走原因很多,但无论什么原因,一旦发现学生出走,首要的任务是找到他。一般说来,学生出走对教师家长绝对保密,对同学往往是不保密的,对好朋友尤其不隐瞒,因为他们往往需要同学资金等方面的援助。所以要找到出走的孩子,首先要问他的好  相似文献   

11.
某名牌大学的学生谭某离校出走,至今两个多月没有与学校和家人联系。学校保留了其学籍,希望他能够尽快返校完成自己的学业,父母心急如焚。谭某为何离校出走?高中时的班主任分析说:“他  相似文献   

12.
贾颖 《小学语文》2012,(9):55-57
小时候,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过“出走”的念头:想逃离爸爸妈妈的约束,想去周游世界,想要看看大人们常说的那个复杂的神秘的世界。《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就是一部讲述“出走”的电影。影片中出走的主角是五个幼儿园的孩子:康娜、俊君、美琴、优衣、拓实。这是一场有“目的地”的出走,孩子们是要去医院探望身患绝症、躺在病床上的小伙伴——洋武。他们一起从幼儿同出走,一路上遇到了各种意外,甚至相继失散,他们之间有帮助、有争吵、有冒险,更有闯关后的欢喜。影片的最后,当作为观众的我们与孩子一起完成了这场“出走”,我们会发现,自己收获的是关于成长的回忆与感动。  相似文献   

13.
王琴 《中国德育》2004,(12):38-40
开学不到两个月,初三学生王浩(化名)突然出走,他出走的原因很简单:寒假作业没完成,班主任把他的座位调到讲台边上,那是一个只有椅子没有课桌的座位,是老师专门用来惩罚违反班规的学生的。由于王洁一直没能补上寒假作业,他就一直坐在那个“特殊”的位置上,班主任还叫班上其他同学都不跟他讲话。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王洁也未能参加,班主任在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说:“如果不把寒假作业补好,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5.
许建国 《陕西教育》2005,(10):21-22
“孩子爱上网,最近压根不上学了,今天晚上又没回家。孩子再发出走后.我和孩子他爸又是一夜没合眼.失眠了!”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该文认为,托尔斯泰的出走是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不能解决的结果,家庭矛盾只不过是直接现象的原因,他的出走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他的信念,他的信仰。托尔斯泰的出走与逝世,对他本人来讲,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对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王烨 《河南电大》2009,(4):55-56
在著名文学家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传》中,“出走”是其中的重要命题。马南通过出走,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和信仰,最终获得拯救,在叙事策略上,小说通过圆形叙事结构以及与“出走”相关的两种意象:织机和宗教迷狂,来寻找这一主题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最高领导层的内讧,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致。石达开的出走,主要责任在于洪秀全。他不救天京一是因为兵力不足;二是面对现实,他有自己挽救“天国”的更为深谋远虑的战略设想。“分裂主义者”的罪名是不能由石达开来承担的。  相似文献   

19.
全家出走     
我伏在桌上,看着窗外飘零的大雪。面前的大树上有一个鸟巢,它现在已经满是雪花了。那些春天里活蹦乱跳的鸟儿们已不知去向,留下它们冰冷的家。去年的冬天,爸爸出走了,永远不再回家。妈妈和哥哥也相继走了,留下我一个恋家的人面对着孤独。那些出走了的,是爸爸的生命,以及妈妈和哥哥的心。爸爸是一个警察,但我始终认为他太软弱,原因是他面对再邪恶的人也不忍心结束他的生命。一次,我向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没说什么,只是用食指在杯子里沾了点儿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单词。“‘e-v-i-l’,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问我。“当然,是邪恶的意思。”我答…  相似文献   

20.
《毁树容易种树难》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读后不胜感概。种树是难啊,要择树种,要辛勤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对毁树者来说,却是一种极易的事,或者随意折断嫩枝,使其不能正常生长;或者在树干上予以致命的一刀,即使不死,也得经几场春雨,才能恢复元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材,何尝不象树木一样呢?然而,培养人材比起种树所花费的气力和精力就要多得多了。对于人材来说,虽有十人“种”,但也有一人“毁”的。冷作专家陈廷骧的出走不正说明毁树者大有人在吗?陈廷骧是我国著名的冷作专家,他蒙受了不白之冤。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强烈要求组织给他平反,可是,他所在单位的领导却迟迟不予落实政策,几经反复,他终于愤然出走美国。是我们国家的人才多了吗?是他不愿意为祖国服务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