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纯粹经济损失是引起了广泛争议的比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在我国对其研究刚刚开始。学说匮乏,立法和判例更无明确规定。本文尝试总结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和特点,并据以探讨其类型,分析其赔偿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郭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109-112
为确定"纯粹经济损失"这一动态概念体系中的考量因素,采用比较法、判例法等方法,分析了因果关系在纯粹经济损失界定过程中的意义,以及需要具体考虑的因果关系判定标准。结果表明:因果关系是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确定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这种通过因果关系来界定纯粹经济损失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公民的民事权益似采用概括保护方式,但是由于纯粹经济损失的特殊性,其涉及到最难以把握的利益衡量——行为自由与权益保护,因此,我们不能一概予以保护,纯粹经济损失赔偿也应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文将从各国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立法模式的比较以及欧洲侵权法原则的启示出发,在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下为纯粹经济损失赔偿模式寻找一条符合我国立法和实践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郭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102-105
纯粹经济损失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除对人身和财产的有形损害而造成的损失以外的其他经济上损失。该种损失能否在侵权法上获得救济涉及到多种政策因素。因此对于该种损失赔偿责任的判断应采用一种多因素考量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81-84,88
为了确定纯粹经济损失这一动态概念体系中的考量因素,以英美侵权法为背景,采用比较法、判例法等方法,分析可预见性在纯粹经济损失界定过程中的意义,以及需要具体考虑的可预见性内容。结果表明,可预见性是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确定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这种通过可预见性来界定纯粹经济损失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雪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4):117-122
直接型纯粹经济损失仅仅是受害人总体财产上的一种不利益,其发生并不以包括受害人自身在内的任何人受到有形损害为发生条件。这一类损失具有独立性、抽象性及受侵利益不具清晰轮廓和外延等特征。该类损失的赔偿实现问题关涉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责任的不确定、个人行动自由与纯粹经济利益之保护间的矛盾。直接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仍然是法律上的利益衡量问题,责任的正当化基础在于行为人对受害人负有防免损失发生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对于过失引起纯粹经济损失的赔付是理论界及实务界中面临的共同难题。通过上百年的发展,英美法、德国法在这个问题上已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的责任排除规则,但英美法和德国法又分别采取过失侵权行为类型化和纯粹经济损失“权力化”对责任排除规则进行突破。我国侵权行为法应采取一般条款及类型化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欢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37-41
纯粹经济损失的核心在于对个人自由权的“度”的把握。行为人注意水准的高低对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均会产生影响。在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时,应尽量精确注意义务的范围,量化私人损失;在私人成本等于或低于社会成本时,应对“无主”损失拟制“权利主体”,将社会成本纳入考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郭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15-118
为解决因产品质量而引发的经济损失的可赔偿性问题,采用比较法、判例法等方法,分析该种损害排除责任的一般规则和例外情形,以及背后的政策因素.结果表明:在侵权法上因产品质量而引发的经济损失并非完全不可赔偿,但对该种损害的保护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种对因产品质量而引发的经济损失限制性保护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郭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
为解决海洋油污案件中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采用了比较法、判例法等方法,分析了该种损害责任排除的一般规则和例外情形,以及背后的政策因素。结果表明,对这一领域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应通过使用弹性规则而建立一种动态的赔偿体系。在确立该类损失是否可赔偿时,应以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依托,结合多种考量因素综合判断。这种弹性规则的适用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1.
焦君红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79-80
在当代,生态环境的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原因是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甚至牺牲生态利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自身的特点不同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辨证关系,树立科学的利益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经济效益审计概念介绍,围绕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以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讲求经济效益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的内审部门只凭借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远不能适应高校要求。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审计力度,强化经济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14.
思丽妮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80-83
经济效益审计是在传统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审计新趋势,是由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在企业中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否具备完善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则是能否有效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王群仙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65-68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改制后高校校办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维护国家和高校的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苏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0(6):97-99
为保护受赠人的利益,《合同法》将赠与合同定性为诺成性合同,以此来加强对赠与人的约束。同时,法律为实现其公平、正义的价值,平衡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鉴于赠与合同的单务、无偿性,特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和穷困抗辩权,然而赠与人行使上述权利时有可能导致受赠人信赖利益的损失,该项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对此,各国法律均未作出明确规定,需结合案例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