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近距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可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普遍性;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意识到数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数学问题;第三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许多中学生对数学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逻辑的推理中充分感受美。文章就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习兴趣,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受不一样的数学,获得不一样的数学理解,从而最终促使其数学素养的稳步提升,应该是学生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本、课外读物和生活,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对数学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5.
写数学日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状况、效果、问题、困惑、感悟、收获和反思,使教师的“教”为主体转向了学生的“学”为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引导学生多从生活“找”数学、“想”数学和“做”数学,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以数学日记的形式随时记录下来。如学完了乘法后学生写了这样两则数学日记:①我觉得“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挺有趣的,可以让…  相似文献   

6.
许多中学生对教学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逻辑的推理中充分感受美.文章就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习兴趣,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怎样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王国?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数学趣味;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会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素养。教师可一边思考,一边实践,带领学生感受数学世界的精彩,让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据意识;最后,要引导学生通过运算促进自身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应试教育的束缚让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而忽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导致很多小学生将数学看作一门冰冷的、机械化的学科。在强调要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既要专注知识讲解,还要重视并加强数学文化建构,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初中数学章末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章末数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之初应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时应科学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巧妙借助信息技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开展章末数学活动之末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反思,促进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教会学生数学地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者就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12.
杨晓燕 《上海教育》2011,(23):63-63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主阵地。《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不仅应重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应充分关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教师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条件。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新的理念需要教师落实于课堂中,因此,教师要智慧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灵动地学习、灵动地操练、灵动地思维,才能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陆敏 《考试周刊》2009,(25):112-113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小学数学要实施有效教学,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受乐趣是小学数学教学最佳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数学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周围的世界是学生探索的源泉。因此,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化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微课能够集中突出数学教学的重点,给予学生更加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出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微课背后的信息资源,品味其内容,感知其方法,实现知识和方法的内化。一、纳百川的智慧,彰显数学教学的魅力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汲取教学智慧,实际出优质的微课,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有趣、多用和丰富性,真正喜欢数学课。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架构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从而使数学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为改革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单纯训练的局面,我们在原“动态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生活化理论,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为目的,进行了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旨在通过拓宽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范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数学的目的。应用数学。本课题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课前感受、课中尝试、作业延伸、活动引路,以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多为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寻找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模拟生活情境导入课堂、设置生活化的例题、布置生活化的课后练习。在将数学思维融入生活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数学思考应用于实践、在家庭活动中感受数学。此外,还可以通过写数学日记、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几何思维、设计数学实践课来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实践。让学生实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从数学教育价值来看,数学阅读应该是建立在思维基础之上的逻辑性阅读、符号化阅读、图表化阅读和多元化阅读。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不能忽视数学阅读,不能忽视对阅读策略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恰当进行引导和点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