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系统论原理从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德育实施体系;并且提出了实施应遵循的原则和重点内容,建设以现实生活为原点,融传统德育和创新德育为一体,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为一体,职业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系统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德育思想是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体,兼容佛道墨法诸家道德思想而形成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称.我国新时期传统德育思想的研究历经了启动期、展开与变革期、现代化时期和反思与深化研究期四个时期;主要研究传统德育思想、内容与特点,传统德育原则与方法;研究成果多、研究内容广、重质性研究是其优点,忽视德育理论整体建构是其不足.正确对待传统德育思想的两面性,在扬弃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熵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不能再被转化为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量单位.每个有机系统,它只要在活动都要消耗能量,就面临着熵的值不断变大,系统活力减小的问题,假如不补充能量,该系统就会死亡.企业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本文从物理学的角度,以企业这个有机系统能量的变化以及其相应熵值变化,全面论述了企业管理者在企业运营中如何适度降低企业的熵值,以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协商对话式德育的时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协商对话"俨然成为现今德育改革领域中的热门话题.成为热门话题的"协商对话"有其特定的时代意蕴:它是德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批判传统德育的一个新概念,构建现代德育的一个新视角,影响德育未来走向的一个新愿景.  相似文献   

5.
传统德育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现代德育从实践结果上来说是失败的,而相比之下,传统德育至少在效果上是成功的.我们通过对传统德育的分析,撇开对其进行批判的传统的政治视角,从传统德育对我们有何启发的纬度来重估传统,以尝试据此提出现代德育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织冲突的坐标系中,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抛弃旧的德育观念,建立新的德育模式,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德育系统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系统,建立新的德育机制,使德育工作顺利完成转型期的过度,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许悦 《中国德育》2009,(1):93-94
德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德育”的提出无疑恰逢其时。所谓“和谐德育”,按作者的理解,简而言之,是指以,和谐为目的的德育。传统德育体系中有一个普遍性的潜在观点,即德育的目标和意义在于其自身。在此观念驱动下,德育以提升个人品质修养为目标,将个人修养的提高置于主要地位,而社会关系的改善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中华民族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一直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又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当代高校德育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传统孝道在新时期的德育内涵,充分认识传统孝道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将“孝”引入大学生德育,切实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洁 《上海教育》2010,(17):79-80
校本德育是以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为前提,以德育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学校德育特色的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学校和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优良的教育传统为背景条件,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为构建主体,通过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管理、德育研究等工作的校本化来体现德育是学校的自主行为。其中,校本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特色通过课程予以确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把对国民进行道德教育视为民主革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德育思想有关德育的政治功效、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手段等理论都被孙中山所借鉴.这种借鉴始终是围绕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以民主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由于传统德育思想的封建本质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事业是不相容的,所以这种借鉴只是一种表显层次上的认同,而在深隐的层次则含有许多对旧观念的否定.而且,由于服务于政治的功利性很强,导致孙中山对传统德育思想的借鉴和对自身国民道德思想的建设是不系统和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1.
在推行以德育为根本的今天,学校已经肩负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我们在重视继承传统科学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德育,这不单单是学校里老师给讲出的大道理,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德育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自杀、伤人事件的频繁发生,昭示我们反思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要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德育理念,把生命教育作为其重要内容。生命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德育内容、方式和机制等多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一个生命化的“大德育系统”。  相似文献   

13.
德育实践中的"无人"现象,使得传统高校德育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主体间性视阈中的高校德育实现了向人的回归,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以理解学生为起点,以尊重学生为重点,以引导学生为依归,进而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人本化德育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文关怀为主旋律、以提升人的德性为落脚点的德育,提出了人本化德育模式应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以人本化的德育理论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评价系统和操作系统几要素构成。进而分析了其模式的教育目标生活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主体多元化的特征。高校人本化德育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德育。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不时能见到传统德育复兴的有关新闻,表明在新时期下传统德育的回归。尽管传统德育有其历史条件下的弊端和局限,但众多的如以善为本的人伦思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等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传统德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回归,可通过编写、编选传统德育教材内容、出版专刊、开展以传统德育为内容的班会与文体活动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着对“人”的曲解和德育过程中以传统的“三要素”作为德育实践的误区,从而影响着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作者认为,有必要准确地把握“以人为本”和践行其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德育环境资源为客体的德育过程“两要素”观点,以此形成完整的主客体关系的德育过程,才能真正意义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的密切联系,持“生活即德育”的大德育观。对于中国传统德育,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给以创造性发掘与现代化转化。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继承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相似文献   

18.
李珂 《时代教育》2010,(8):147-148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日渐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传统单一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世代的要求,网络德育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网络德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意在为广大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教师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郑赛红  孙峰 《文教资料》2009,(4):209-210
在当前的信息和网络时代,博客由于其即时性、共享性、互动性的特点成为一种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博客进行教育也成为高校德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博客德育改变了传统的德育观念,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德育教师的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学学科持续10余年的高温高热,使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景观.本文用传播学中的"熵"概念来扫描其教育生态系统发展态势,呈现其系统"熵"情并提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