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理想人格,而荀子则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继先秦之后,内圣外王思想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现代。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理想人格"构想,是人类发展史教育史上一大进步,它明确了教育目的,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指明方向.儒家理想人格模式属"圣人君子人格型态","内圣外王"是其固有特质,礼仪教化与道德战履是其实现之两途,"学"乃是儒家通往理想人格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黄丽  雷天怡 《丹东师专学报》2010,(4):119-121,130
关羽的登神入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关羽是"忠义"英雄的集中代表,是孔子所提倡的忠、勇、义的化身和道德楷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春秋》大义所表现出的"尊王攘夷"的历史观和礼乐伦理教化思想以及"内圣外王"道德修养,表现在文学上则是正统思想和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关羽形象的登神入圣演变不仅是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是古代"士"的人格理想和人格追求的结果,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与融合的结果,更是儒学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塑造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其中有关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情操等方面的见解仍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内圣外王"一词,囊括中国学术之全体。就传统的内圣外王思想而言,其运思理路乃是一种"本末一贯"、"圣王一体"的理论架构。冯友兰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富创见性、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从中西哲学及其文化交融、汇通的角度对"内圣外王"这一传统思想展开了新的时代诠释。其所阐发的"外王学"思想更一种独具创见性的理论架构。在近现代新儒家阵营中式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不同的层次,其中“智、仁、勇”的统一,由“修己”外推到“安人”的内圣外王、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其理想人格的基本体现。这一理论对完善现代人格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圣外王是儒家最高人格理想,其中蕴含进取精神,给人以道德激励;蕴含务实精神,体现坚忍意志品质;蕴含自觉精神,体现主体责任担当;蕴含“治人”思想,体现远大政治理想。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某些人格缺陷,高校可以运用内圣外王人格思想培养其“内圣”人格,用“大学之道”培养其至善的道德品质;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其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用“达己达人”的思想培养其合作意识;用“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高校还可以运用内圣外王人格思想培养大学生的“外王”人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莽之成败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王莽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标准,所以他被西汉儒生推上了政权的巅峰,也因为内圣外王思想自身的缺失,他在实践其理想时不可避免地遭到惨败。  相似文献   

9.
"内圣外王"和"兼士"分别是儒墨的理想人格,儒墨毕生的生命活动都是在践行这两种人格所涵涉的价值理念,儒墨两家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体的生命融入到社会群体生命中。由此,儒墨的理想人格本身也就具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使儒墨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实践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儒家内圣外王和墨家兼士人格的践履不仅仅是各自一种生命方向或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还是他们各自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虽然身处现代文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但张炜是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情结的作家,他崇尚的是传统理想人格.因而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既体现了儒家的"内圣外王"的显性理想人格,又隐含了道家的自由任性的隐性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1.
对本体的追问是“人”与生俱来的。从“人”对“天”、“上帝”、“诸神”的膜拜,到对“始基”、“逻各斯”、“理念”、“道”、“理”等的探求,再到对“存在(是)”的贞认,标志着“人”对本体的认识的进步。“人”对本体的认识是由对“是者”的探求而深入到对“是”的贞认的,这也是“人”自科学意识苏醒之后哲学意识的苏醒。“是”显现于“是者”,对“是”的把握是“总有一天会死”的“人”。在持守“思”与“是”同一的境域中,“人”能通过“思”实现对“是”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儒家文化思想最早进入张恨水的精神世界是在其童年少年时代。他将儒家文化思想投射到文学创作中,使其创作蕴涵着较浓郁的儒家文化精神特质。儒家文化思想所要求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治世"与"做人"两个方面。从"治世"的方面考察张恨水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大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家国观念和民族意识;从"做人"的方面考察张恨水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讲"礼"行"仁",具有儒家文化的人伦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14.
宗白华用他的"美学散步"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格理想,而他对人格理想的思考不仅与其学术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白华的一生是他所建构的人格理想的最好注解。宗白华思想中体现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空灵"与"充实"的张力以及对美的和谐的追求既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一部分,也是其美学人格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重读《活着》:探析余华创作思想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在《活着》中塑造并讴歌了一个做稳了奴隶的阿Q式的福贵形象,表达出他对“活着”的庸俗理解。论文重读《活着》及其前后的其它作品,探析余华创作从“狼图腾”到“牛图腾”的思想流变。  相似文献   

16.
比较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有无”思想,可以发现,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有无”思想具有显著的区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相通之处。其区别表现在,他们的“有无”思想在本质上形成以下三个鲜明对照,即“同一与差异”、“现成与生成”和“封闭与开放”。其相通之处则表现在,他们的“有无”思想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和共同的追求,即“具体的统一”、“过程的真理”和“自由的追求”。比较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有无”思想,有利于看清他们各自思维方式的深刻差异,及由此决定的他们对生存和自由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学生群体是极具时代特点的一代,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必要;90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应坚持“三个统一”即学思统一,知行统一,内外统一。  相似文献   

18.
纵观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存在”(英文译为Being)的历史嬗变,其实并不具有“有”(实有、存有)之义。“有”(实有、存有)只是一个日常用语,不是任何哲学观点的袁达,不具有哲学意义和功能,故不能把“存在”范畴等同于非哲学范畴的“有”。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思想的根基,先秦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有圣人、君子两个不同的层次,文章着重分析君子人格,展现了先秦儒家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