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庄子看来,所有的一切皆在于道,道是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源。老子把道比作天地万物的母亲,有时也称它为玄牝。朱子曰:玄,妙也。牝是有所爱而能生物者也。美不是道中的无,而是生成的有,即是道在迷离恍惚、混沌莫辨的时间性绽放的具象——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万物本性如一,就物其为物本身而言,大美是物以自身本性对道的显现。  相似文献   

2.
庄子的齐一观集中体现于《齐物论》一文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宇宙齐一的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彼此齐一的结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是非齐一的结论。在庄子看来,无论客观世界的实体,还是主观世界的实存,都是齐一的。这种齐一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庄子及其后学在齐一观的认识根源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研究者。以道生物、以道观物是《齐物论》的两个重要体系,而这两个体系的建立,则为庄子齐一  相似文献   

3.
庄子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发包含独特的思考和视角。庄子所谓“天”有两层意义 ,一是指“自然之天”的自然界 ,另一层则是具有形而上的价值意味的“自然而然”的境况。庄子反对将“天”与“人”割裂开来 ,认为人的一切皆得之于天地自然。“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 ,合则成体 ,散则成始” (《庄子·达生》 ,以下引《庄子》只注篇名 )。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应该采取一种恭敬的态度 ,不可恣意妄为 ,任何作为都是对大自然的破坏。庄子主张以“道”观物 ,反对以“己”观物。从人的角度来看 ,人与万物是不同的 ,比物要高贵得多 ;但从天地宇宙这个角…  相似文献   

4.
“精神”一词语出《庄子》。庄子认为:“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庄子·刻意》),而远离躁动的虚静是精神完满之本:“虚静晤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  相似文献   

5.
“自然率真”是庄子审美思想的神髓,也是苏轼文艺观的核心。通过对庄子关学思想与苏轼文艺观的比照与分析,由“原天地之关”与“随物赋形”,“法天贵真”与“天工与清新”,“万物与我为一”与“身与竹化”,“技道相通”与“技道两进”几方面深入探讨,不难发现苏轼文艺观对庄子“自然率真”审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婧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68-70,98
通过对庄子的“齐物论”含义争论的分析,指出庄子的用意在于“使万物齐”而不是“齐各家之言论”,认为《齐物论》中所指的世俗世界是“有分别”的世界,而庄子则致力于破除这种分别;在庄子的视野中,“物化”的境界是介于“有分别”的凡俗世界和“道通为一”的境界之间的。  相似文献   

7.
《齐物论》是《庄子》诸篇中最难理解的一篇,理解的关键在于何为“吾丧我”,学术界对此多有争议。庄子是反知主义者,认为“知”(知识、知觉)越多,越不是真我。从“坐忘”和“心斋”的视角看“吾丧我”,“吾丧我”是一个彻底的“反知”的过程,最终限度是无“无我”,即对宇宙无意识的洞见和冥合。“丧”即“忘”,有“坐忘”、“相忘”、“两忘”等形式。通过“吾丧我”,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之境。  相似文献   

8.
庄子美学与他的哲学关系十分密切.探讨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失对庄子哲学作一番全面分析.但是庄子哲学的内容相当庞杂,本文只能择取与其美学关系紧密者、亦即作为其美学的哲学基础的道德论部分,作一极粗略的剖析,至于庄子哲学的其它内容,姑存而不论.(一)“道”与泛神论色彩的本体论哲学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必本原(“本根”)于道,即所谓:“形非道不生”(《庄子·天地》,以下凡引《庄子》均只注篇名).那么,道又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全面考察庄子的有关论点,似乎别无它途.在通读《庄子》时,人们对下面这条材料印象至深:“指(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在这里,庄子巧妙地用“脂薪”比喻个体自然物,用“火”比喻化生万物的道,借以说明如下哲理: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秋水》)  相似文献   

9.
在庄子和海德格尔看来 ,原初的语言不是表达现成事物的词语系统 ,而是物成其物、人成其人的万物之真的原初之声的发生 ,是心物之间往返交流的原初境域。借助海德格尔对语言的分析 ,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庄子的无心之言。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齐一观集中体现于《齐物论》一文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宇宙齐—的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彼此齐一的结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是非齐一的结论.在庄子看来,无论客观世界的实体,还是主观世界的实存,都是齐一的.这种齐一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庄子及其后学在齐一观的认识根源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研究者.以道生物、以道观物是《齐物论》的两个重要体系,而这两个体系的建立,则为庄子齐一观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关于庄子"道"的理解,我们很同意刘笑敢同志的观点:它既具世界本根的意义,又具最高认识的意义(《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这两重意义,又是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探讨庄子的审美境界,庄子审美的最高境界也是他的“道”的最高境界。庄子的审美境界是以“无为”思想为核心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庄子审美境界的美在极处,美在天然以及美在自由的特点。庄子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他审美的最高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达到这个审美境界的途径就是进行审美感受,即进行“心斋”、“坐忘”、“物化”,然后获得最大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2.
螳臂当车     
庄子虽然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以今天的眼光看,可算作自然主义者。但他对螳螂,大约是有偏见的。在庄子眼里,螳螂时时举着那粗大似镰的“凶器”,太过招摇。这与他的哲学不合。勇猛不可敬,招摇不可取,在庄子眼里,螳螂或许只是“程咬金”式的人物,只知挥动长臂或板斧,乱砍乱抡,蛮勇有余,而智慧不足。  相似文献   

13.
庄子哲学的特色和精髓在于他的小宇宙哲学。他所提出的“我与万物为一”及其独创的“心斋”、“坐忘”、“朝彻”、“见独”,貌似神秘,被有些人视为“唯心”,其实是打开人类灵性与智慧的大门,是对人类学的独特贡献,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桥上看鱼,庄子说:“鱼真是快乐啊!”惠施听后质疑他:“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回答:“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施于是说:“是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快乐;而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应该知道鱼是不是快乐。”这一番辩论看似绕口令,但却名传千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讲究“超脱”,认为人的心灵能够与宇宙万物相通。所以庄子认为与鱼之间的沟通是靠直觉,不需要任何概念或语言。就好像我们心情好时,看到世间万物皆有情;相反,情绪低落时,则会觉得草木同悲。而惠施则重逻辑,…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一书 ,哲思遥深 ,文彩斐然。哲思因其意“恍惚”而遥深 ,文彩因其辞“参差”而斐然 ,而号称“天下古今第一奇书”。自来读《庄》者 ,哲学家多见其“消极” ,文学家无不感动于其“积极”。其实 ,《庄子》不但“析万物之理” ,同时亦“判天地之美” ;以冷静的头脑思索万物 ,又以热情的笔调摹写天地。若以辩证法读之 ,则不难看出此其本身所俱之二重性  相似文献   

16.
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尽管朱熹也强调形而上的“理”与形而下的“气”不可相离,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无元气之理”,但实际上,朱熹还是把理看作是宇宙的主体,认为理在气先、天地万物是沿着理──气──物的顺序演变而成的:“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①,“才有此理,便有此气;天下万物万化,何者不出于此理”②。也就是说,“理”不是万物的抽象,而是存在于万物之前的…  相似文献   

17.
《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庄子看来,所有的一切皆在于“道”,“道”是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源。老子把“道”比作天地万物的母亲,有时也称它为“玄牝”。朱子曰:“玄,妙也。牝是有所爱而能生物者也。”  相似文献   

18.
高小慧 《天中学刊》2002,17(4):29-31
刘勰的文学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但也融和了诸家观点。在“心物关系”上,刘勰运用了“擘肌分理”的方法,折衷调和了儒家“感物而动”的文艺观、佛家“心生万物”的理论和玄学强调创作主体的能动性的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物关系论。  相似文献   

19.
“道”“气”“形”共同构成《庄子》中万物生化的逻辑结构,其中“道”是生成万物的本根和本原,“道”既是万物生化的起点,也是万物复归的终点。《庄子》之“道”既是“造物者”,也是“造化者”。“气”是万物互相转化之必要条件,《庄子》提出“通天下之一气”,肯定“气”在万物生成以及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气”之聚合解释万物的生成,以“气”之消散解释万物的灭亡。“形”是万物生化最基本的呈现形式,基于构成万物之“气”的同质性,《庄子》提出万物皆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转化,肯定一物有转化为他物的可能。《庄子》揭示出万物由道而生、由气而化、由形而显即“道生—气化—形显”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20.
陈奇献先生所著《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厂搜前人注释百二十六家,详加考核,纠谬正讹,艰涩大去,甚便学人。然千虑一失,智者不免。今试择一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吕氏春秋·顺民》:“于是翦其发,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以吕氏春秋校释》479页)对这段文字中“”的诠释,陈奇献先生先引述了俞樾、马叙伦的观点:俞极谓“”本作“”,假作“枥”。《说文》:“枥,枥,指也。”《韵会》引《系传)}曰:“谓以十押十指而缚之也”;字亦通作“历”,《庄子·天地篇)}“罪人交臂历指”是也。马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