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一书的首篇,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在法兰西退役军人沙梅的故乡,一个老渔妇家的十字架上插着一朵做工粗糙、色泽晦暗的金蔷薇。无论生活怎样困苦,老渔妇也舍不得卖掉这个宝贝———这是老渔妇还是年轻姑娘的时候,在沙丁鱼罐头工厂做工的恋人送给她的。用沙梅母亲的话说:“这样的金蔷薇在世界上并不多,就是谁碰一碰这朵金蔷薇都有福。”沙梅在退役回巴黎的船上,给团长八岁的女儿苏姗娜讲了一朵金蔷薇的故事。苏姗娜天真地问沙梅:“有没有人会送我一朵金蔷薇?”多少年过去了,贫困潦倒的清洁工沙…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K·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的故事很耐人寻味,老清洁工用一生的心血收集金粉,为自己心爱的人锻造金蔷薇,因为这样的‘金蔷薇’在世界上不多;可是谁家要有它,就一定有福。不止是这家人,就是谁碰一碰这  相似文献   

3.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珍贵的尘土》中,借金蔷薇的故事点明了作品《金蔷薇》的主旨,作家的创作活动就是将尘土变成金蔷薇的过程,而文学作品也如同象征幸福的金蔷薇一样灿烂。同时,这篇文章也富含巨大的情感力量,奠定了《金蔷薇》的感情基调。本文着重分析《珍贵的尘土》打动人心的原因——爱的主题和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金蔷薇与金玫瑰都是落叶灌木,枝茎上密生小剌,都能开很美的花朵。不过这里我要讲的是一部书。它先后被翻译到中国时,却有着两个均被读乐意接受的中书名:《金蔷薇》与《金玫瑰》。这一现象的出现,恐怕在外国名的翻译与出版史上也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题记:前苏联K·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的故事很耐人寻味,故事中老清洁工用一生的心血收集金粉,为自己心爱的人锻造金蔷薇,因为"这样的‘金蔷薇’在世界上不多","可是谁家拥有它,就一定有福。不止是这家人,就是谁碰一碰这朵蔷薇都  相似文献   

6.
金蔷薇与金玫瑰都是落叶灌木,枝茎上密生小刺,都能开很美的花朵。不过这里我要讲的是一部书。它先后被翻译到中国时,却有着两个均被读者乐意接受的中文书名:《金蔷薇》与《金玫瑰》。这一现象的出现,恐怕在外国名著的翻译与出版史上也并不多见。我最早阅读到的《金蔷薇》,是上海丈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内部发行”版本。我更没有想到,《金蔷薇》作为一部谈创作感想、创作经验和创作活动的书,竟被我当作一本“小说”来反复阅读。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竟有了想尝试写作的强烈念头。很显然,《金蔷薇》向我打开了一扇窗口。透过它,我开始明白,真…  相似文献   

7.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金玫瑰》)初译本刊行于五十年代后期,这本书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作家。《金蔷薇》虽然是谈关于艺术创作的经验,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刘小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蔷薇)》中写道:“《金玫瑰》不是创作经验谈,而是生活的启迪,是充满了怕和爱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8.
有铭楚器订补九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献记载和已有研究成果.对王子婴次炉、王子申盏、铸客器等九篇有铭楚铜器的国别、时代、铭释读等问题作了较全面考察.对旧说或为辩驳,或为补证并提出一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9.
王书月 《师道》2002,(8):44
有一位巴黎清洁工,因为一位小姑娘向往一朵金蔷薇,他就从首饰作坊的尘土里筛选金粉末.最终他用收集的金粉末真的请人打成一朵精致的金蔷薇.  相似文献   

10.
文言词句知识的灌输赖以文言课文的教学,而在文言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又总希望所讲的词句知识能够相对地集中,最好每教一篇课文就能解决一两个知识专题。于实践中察知:“扎根串联”一法尚为可取。“扎根”,即为立足一篇,攻其一点。《屈原列传》一文中有诸多被动句,或为“‘见’+动词”式,或为“‘为’+动词”式,或为“‘被’+动词”式,或为“动词+‘于’”式,或为“‘为……所’+动词’式,或则什么表被动的词语都不用。一篇课文之中,被动句式如此之多,是集中进行文言句法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学中,我们抓住  相似文献   

11.
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金玫瑰》)初译本刊行于五十年代后期,这本书曾经感动了整整一代中国作家。《金蔷薇》虽然是谈关于艺术创作的经验,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绝不仅仅是创作上的启发,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哲学。刘小枫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重温〈金  相似文献   

12.
梦并不虚幻     
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真实的故事—— 在巴黎,有一个名叫夏米的老清洁工,他曾经替朋友抚育过一个小姑娘。为了给小姑娘解闷,他常常讲故事给她听,其中讲了一个金蔷薇的故事。他告诉她,金蔷薇能使人幸福。后来,这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姑娘离开了他,并且长大了。有一天,他们偶然相遇。苏珊娜生活得并不幸福。她含泪说:  相似文献   

13.
梦想的价值     
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真实的故事——在巴黎,有一个名叫夏米的老清洁工,他曾经替朋友抚育过一个小姑娘。为了给小姑娘解闷,他常常讲故事给她听,其中讲了一个金蔷薇的故事。他告诉她,金蔷薇能使人幸福。后来,这个名叫苏珊娜的小姑娘离开了他,并且长大了。有一天,他们偶然相遇。苏珊娜生活得并不幸福。她含泪说:“要是有人送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从此以后,夏米就把每天在首饰坊里清扫到的灰尘搜集起来,从中筛选金粉,决心把它们打成一朵金蔷薇。金蔷薇打好了,可是,这时他听说,苏珊娜已经远走美国,不知去向。不久后,人们发现,夏米悄悄地死去了,…  相似文献   

14.
学会看课文插图安徽/鲍亚民初一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大抵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介绍作者,一种是揭示文意,还有是作为训练的。插图出现的形式,或为工笔,或为漫画;或为彩页,或为素描;或为单幅,或为组画。课本插图,多种多样。有些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人物插图,我们可联...  相似文献   

15.
语义衔接是建立在语义信息前后照应基础上的话语组织方式,是语言衔接系统中最具普适性和实用性的衔接类型.语义衔接大多借助衔接纽带和衔接桥梁,这类衔接属于显性衔接.衔接纽带有的对应于概念意义有的对应于逻辑关系意义.对应于概念意义的,皆以语词为载体;对应于逻辑关系意义的,有的以语词为载体,有的以数序符号、法定标点以及非法定标点为载体.衔接桥梁主要表现逻辑关系意义,但也有不少兼表人际关系意义,它通常以语词为载体,偶尔以标点为载体.有的语义衔接不是通过衔接纽带和衔接桥梁,这类衔接属于隐性衔接.建立在隐性衔接基础上的语篇,其前言后语或为背景与事件关系、或为概述与分述关系、或为因果或条件关系、或为特定自然场景关系、或为特定社会情境关系、或为思维断片关系、或为委婉岔开关系、或为非合作对话关系、或为一般含意关系、或为特殊含意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经常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抒情。在《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有12篇用的是第一人称。这些小说中的“我”或为衬托主人公而设,或为便于直接抒情议论而设,或充当串连故事的中介见证人,也可作为文章中的主角出现。他们从不同角度起到了深化主题思想,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这种写法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行文自然、亲切。下面我们就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作为实例,来具体分析一下它们各自的艺术特色。(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采用自叙形式,把一件小事的经过和“我…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在作文时,常常或为找不到材料而苦恼,或为不知如何选择材料而惘然,或为不知分析运用材料而焦躁。本专题精选了五篇高三一线教师的文章,就如何选择材料、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一一作了阐述,希望有益于高三各位学子的作文备考。  相似文献   

18.
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宝麟所著《抱瓮集》,最近由台湾惠风堂公司出版,并荣膺台湾书法教育学会1991年度优秀论文大奖。该集所收16篇碑帖考据论文,或为辨伪,或为商榷,或为索隐,或为系年,多能从文献角度出发探寻线索,比较语言特征,检索人物事件,归纳书写习惯,排比旧闻逸说,参用现代统计法,搜讨例证不厌其烦,故其结论颇多发明,足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9.
闻君 《教师博览》2005,(6):39-39
我要送给你的不是一朵花,而是一本书,一本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写的名叫《金蔷薇》的书。十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文章,是著名诗人蔡其娇写给女诗人舒婷的。他告诉舒婷,读一读《金蔷薇》这本书,它告诉你什么叫文学,什么叫生活。于是我也买了一本,读了。这是一本用散文笔法写的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书。书不厚,只有约17万字。全书由20个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但又浑然一个整体。当时我才不到20岁,对文学只是爱好而已。我把这本书连续读了两遍,就着魔似的喜欢上了那个叫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苏联人,喜欢上了这本《金蔷薇》。我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语…  相似文献   

20.
《古诗十九首》中由对时间表现构建了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是个性觉醒之后面对死亡的前景而产生的,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具体表现在《古诗十九首》中纷繁的意象之中。相对其他作品来说,《明月何皎皎》一篇的时间意味是由徘徊的抒情模式传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