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幅""副""服"及"付""幅""副""服"这三个量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幅"读fú,"副"读fù,"服"作为量词读fù。但是它们的适用范围却是不同的。"幅"的本义指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借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字画等,如"一幅窗帘""几幅画"等。"副"用于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两副对联"等;用于配套的东西,如"一副麻将""一副骨架"等;用于面部,如"那副模样""那副笑脸"等。"服"只用于中药,如"三服汤药"。  相似文献   

2.
“幅”、“副”和“服”都可以作量词使用,但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幅”读作“fú”,作量词时常用于形容布帛穴bó雪、尼绒及图画等,如:“一幅金绫穴líng雪装裱穴biǎo雪的纵幅国画”、“一幅绣了字的锦旗”、“用两幅布做一幅床单”等等。“副”和“服”作量词时都念作“fù”。“副”,原指成套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碗筷”等。后来,发展成为专指成双成对的东西,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等。现在,表述面部表情也多用“副”,如“一副迷人的笑容”、“一副严肃的面孔”等等。“服”则用于中药,中药一剂或煎…  相似文献   

3.
测资报刊,常发现一些报刊文稿中将“幅”、“副”与“付”混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譬如:“一幅对联”、“一付手铐”、“一副清醒剂”等。其实,“幅”、“副”与“付”三字作为量词时,是有明确分工的:幅,读作,量们同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三幅呢绒等等。副,读作fil,量调,用于成套的东西或用于面部表情,如四副对联、三副手套、全副武装、一副笑脸、一副庄严神态等等。付,读作协,量词,一般用于中药,如一付清醒剂、三件中草药等等。由此观之,“幅”、“副”与“付”三字用法有别,不…  相似文献   

4.
“幅”与“副”这两个字区别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可以从两点来比较:一是两个词都做量词的时候,区别它们的用法;二是掌握它们在做非量词时的用法。“幅”是“巾”字旁,做量词时,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比如“一幅布”、“一幅画”等。“副”是“刂”旁,做量词时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成套、成对的东西,比如“一副对联”、“一  相似文献   

5.
幅与副     
“幅”与“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会用错的,但在作量词用时容易混淆(xiáo)。如“一幅幅的对联,全洋溢着这样的乐观、诙谐的情趣。”(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狱中联欢》)这句中的“幅”应改为“副”。那么,你知道怎样区分它们的不同呢?“幅”作量词用时都用于相对较宽的、较薄的“布匹、绸缎、呢绒、图画”等东西,如“一幅白布、一幅丝绸、一幅呢子、一幅风景画、一幅世界地图”等。“副”作量词用时,多用于成套或成双配对的东西,如“一副象棋、一副扑克牌、一副现代化军事装备、一副手套、一副乒乓球拍、一副篮球架、一副耳环”等…  相似文献   

6.
尽管“幅”和“副”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但是因为它们都可以用作量词,因而部分同学常常用错。用作量词时,怎样将它们区分开来呢? 这得从“幅”和“副”的本义说起。“幅“和“副”都是形声字,其中表意部分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我和企鹅》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fù)盖着厚厚的白雪,仅(jǐn)仅在我国南极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露[lòu]出一些地面。”我认为,这句话“中露”字的注音值得商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修订第3版)“对露”字的注释我们可以知道“,露”字表“显露;表现”义时有lù和lòu两种读音。读lù时,用于书面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成语中,如:脸上露出了笑容、揭露、暴露、吐露、披露、藏头露尾等。读lòu时“,用于下列各条:露白、露底、露风、露富、露脸、露马脚、…  相似文献   

8.
“父”字的读音无外乎两种:①fù,②fǔ。虽说只有两种读音,但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它,还真让人感到头痛。比如说“夸父”的“父”字,许多人把它读成fù。殊不知这里应该读作fǔ。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请看这样两个句子。①你的东西份量不足。②这样事你做得太过份了。上面两句中的“份”都应该改为“分”。“分”,读“fèn”时,和“份”的读音相同,所以很多同学常常将它们混用。下面谈谈区分,“分”和“份”的方法。“份”所表示的意思有三项:①表示行政区域需年月划分的单位,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②作量词用,如一份报纸、一份文件、一份礼品、一份快餐;③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如股份、分成三份、每人一份。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里,“著”的音义比较单纯。读 zhù,是“显露”、“写文章”的意思,如“显著”、“著作”等。读zhuó,现代汉语里写作“着”。但在古汉语里,“著”的音义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我们驻足在一些商店门前,可以看到“付食批发”、“农付产品”之类的招牌比比皆是;也有人在登记表的“职务”栏内大大地写着“付×长”、“付主任”等等;还有人认为“副”与“付”是通用字,可以混用。其实,这是错误的。“副”与“付”都念fù,但意义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1.正确识记成语关键语素的读音和字形。如“既往不咎”不能写作“既往不究”(“咎”读jiù,“究”读jiū)。“针砭时弊”不能写作“针贬时弊”(“砭”读biān,“贬”读biǎn)。“火中取栗”不能写作“火中取粟”(“栗”读lì,“粟”读sù)。“不孚众望”和“不负众望”这两个成语的意义大相径庭(“孚”读fú。  相似文献   

13.
量liàn%词cí家jiā族zú成chén%员yuán众zhòn%多duō,不bù仅jǐn丰fēn%富fù了le我wǒ们men的de语yǔ言yán,而ér且qiě让ràn%我wǒ们men的de文wén学xué作zuò品pǐn增zēn%添tiān了le不bù少shǎo色sè彩cǎi。如rú:一yì“头tóu”牛niú,一yì“匹pǐ”马mǎ,一yì“口kǒu”猪zhū,一yì“条tiáo”狗%ǒu,一yì“峰fēn%”骆luò驼tuo,一yì“尾wěi”鱼yú,都dōu是shì说shuō动dòn%物wù,却què不bù重chón%复fù,真zhēn是shì多duō姿zī又yòu多duō彩cǎi。说shuō到dào书shū,那nà更%èn%是shì名mín%目mù…  相似文献   

14.
说“与会者”之“与”张力常在电视和广播中听到“与会者”这个词。有些播音员,甚至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播音员,竟然将“与(yù)会者”错读成“与(yǔ)会者”。电视中还有时出现男女两位播音员在上下句中一位读yù一位读yǔ的怪异现象,令人听起来,实在是不舒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几个多音同义词的辨析安徽/冉献强(一)露,读“lù”,又读“lòu”,都是现出来的意思。但是,这个词的读音应以语境而定。在书面语言中读“lù”,如“暴露”、“揭露”、“披露”、“显露”等;而在通俗口语中则读“lòu”,如:“露了马脚”、“露了馅儿...  相似文献   

16.
卂,读作xùn,篆体字是疾飞的形象,这是它的本义。但是飞而不见鸟,即多指人,兽行动的飞快,可见它跟“迅”的含义很相近。先写横折弯钩,再写一横,后写一竖。用“卂”作声符的字仍读x(?)n,只有汛,迅,讯三个常用字。凡,读作fǎn,篆体字好像一只竖立侧视的盘子,据说古时与“盘”字同音义。近代一些文字学家认为它像帆船,是“帆”的本字,假借作“平凡”“凡是”的“凡”。先写一撇,再写横折弯钩,最后加上一点。现在主要用作“统括之词”,作“凡是”“总共”讲。用“凡”作声符的字也读作fán,只是声调不同,加“帆”读第一声,“矾”、“钒”读第二专声,“汛(泛)”读第四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的量词,看似不显眼,可在语句中却有着它特定的作用。“人”前的量词就有十来个,其表达效果也各不相同。先就“人”的个体量词而言,最普遍的就是“个”,不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还是名人俗人、好人坏人,都可以用“个”来修饰。“个”仅仅表示单个数量,不带任何色彩。而“位”、“名”、“帮“就不同了。遇到你所敬重的人,就用“位”来修饰,如“一位老师”、“两位资深编辑”、“几位优秀作家”等;“名”则大都用于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也含有尊敬意味,如:“爸爸是一名先进的共产党员”;用“帮”来限定的,必定是令人憎恶的坏人。如“一帮土匪”、“一帮吃人的野兽”等。这些量词,色彩鲜明。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2007,(10)
傍bàn%晚wǎn,青qīn%蛙wā来lái找zhǎo癞lài蛤há蟆m2。“亲qīn爱ài的de癞lài蛤há蟆m2,你nǐ瞧qiáo,我wǒ买mǎi了le两liǎn%副fù了liǎo不bu起qǐ的de太tài阳yán%镜jìn%。”青qīn%蛙wā说shuō,“你nǐ一yí副fù我wǒ一yí副fù。”“太tài棒bàn%了le,青qī  相似文献   

19.
《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之“臭”字,注家或读chòu,或读xiù,孰是孰非?本文从“臭”字音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古文异读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方言材料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其臭如兰”之“臭”字应读chòu,而不是xiù。  相似文献   

20.
正杜老师:您好!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一课中有"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其中的"一枝神笔",我认为应该是"一支神笔"。《现代汉语词典》在谈"枝"的量词用法时说:(a)用于带枝的花朵。如一枝桃花。(b)用于杆状物。如一枝木枪、两枝铅笔。"支"的量词用法是:(a)用于杆状的东西。如:一支笔/一支蜡烛。(b)用于队伍等。如:一支管弦乐队/三支小分队等。请问杜老师,"一支笔"与"一枝笔"的区别何在?安徽省泗县大路口乡中心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