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以一副长联起篇,详细列举分析了楹联作品中的“互对”与“自对”手法,重点阐释了“自对”手法在古今楹联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楹联 ,写尽了大千世界的无穷奥秘 ;楹联 ,解析了茫茫宇宙的深刻哲理 ;楹联 ,增添了多彩人生的真情雅兴。我在这里想略表一下妙趣天成的节气联。有一副28字的节气联几乎是传世之作 ,联曰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错无差。春分、秋分两个重要节气及所在月份嵌入联中 ,又道破了闰年的玄机 ,可谓恰到好处。又如有一副24字的楹联 ,嵌入了六大节气 ,语气顺畅 ,如行云流水 ,毫无造作之感。联曰 :天气大寒 ,霜降檐前如小雪 ;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大寒”、“霜降”、“小雪”、“端午”、“清明”、“重阳…  相似文献   

3.
技工学校通用语文教材中,有韩信祠堂前的一副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寥寥十字,概括了韩信一生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楹联,挂在或者贴在柱子上的对联,也泛指对联。其历史悠久,如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所述:“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所谓“十字”,就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联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5.
“君恩似海;臣节如山。”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大厅的门框  相似文献   

6.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表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  相似文献   

7.
趣赏书斋联     
古今文人雅士都对自己的书斋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常以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来吟咏自己的书斋,谓之“书斋联”。那一副副构思奇巧、风格迥异的书斋联,今人读之品之,颇感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8.
趣联趣谈     
在华夏浩如烟海的趣联中,同偏旁部首联是妙趣横生的一种。此种趣联在许多“联话”中都有收录,最负盛名的,当首推广东虎门的一副楹联: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相似文献   

9.
“课子小书斋聊可借观鱼鸟,连家新竹圃何须多构湖山。”这是一副尚未发表的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楹联。板桥此作分刻于两块木板上。上联标有“乾隆癸酉仲春”的书写时间,盖有“无数青山拜草庐”闲章一枚。  相似文献   

10.
傅望华 《初中生》2004,(7M):70-71
“君恩似海;臣节如日。”这是明末重臣洪承畴的一副自撰联。此人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为表此意,他将这副楹联高悬于大厅的门框上。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兵败被俘,叛国降敌,完全丧失了节操。有人鄙视这个变节的叛  相似文献   

11.
姓氏联理     
1.我们来看这样一副对联: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对好弹琴。这不是普通的对联,而是一副姓氏联。姓氏联是楹联百花苑中一个品类。上副对联就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祝贺表兄牛稔文娶儿媳的贺联,正是一副姓氏联。纪晓岚还特别注明,此联用了君家典故。原来这一联暗嵌牛家喜婚之意,用了犀牛望月和对牛弹琴的典故,堪称妙联。  相似文献   

12.
闲读清代清官撰写的几副倡廉的楹联,颇有感触。《湘楚楹联》刊载,史称“起居于寒素”的清官陶澍,37岁升任江苏道监察御史时,在官署厅堂自撰很有哲理的楹联——要半文不值半文,莫道人无知者;办一事须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要别人半文,自己便不值半文,“陶青天”为官的这一价值观,实属难能可贵。他敢公开承诺,能洁身自爱,廉于政事勤于任,正是由于有“廉为本”的心怀,当他初任京官时,便书联自警:绕案风清,尘埃扫除吏牍;举头日近,光明洞照吾心。  相似文献   

13.
钟丽红 《教育文汇》2004,(10):51-52
邓小平故居共有长联3副,系四川省楹联学会理事刘利老先生所作,曾轰动海内外,到过“邓家老院子”的中外宾客都竞相抄录。  相似文献   

14.
楹联欣赏     
明代文人李梦阳督学于江西,发现有一个举子与自己同名同姓,他就当众出上联考一考这位同名举子。上联是: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那位举子略加思索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这副对联以四个人名相对,工整协调已属难得,更令人称奇的是古人姓名的言外之意也用得非常妥贴:相如即相同,无忌就是“没有忌讳”。两人都巧用人名奏出弦外之音,巧妙含蓄而态度明确,让人叹服。楹联欣赏@高山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有个牌坊村,村中有一座普通的四合院,这里便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故居。故居门口,悬有两副楹联,耀眼夺目。瞻仰者至此,无不伫足翘首,吟诵再三。这两副楹联其中之一者为著名作家马识途所撰。其联云:  相似文献   

16.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是副大有讲究的对联。此联原来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楹联,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洪承畴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节”之人,后来,他叛国降敌,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相似文献   

1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末东林党领袖之一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撰写的一副楹联,至今高挂在无锡东林书院依庸堂屏门两侧。东林书院,我国著名的古代书  相似文献   

18.
趣味语文     
1.下面是悬挂于某名胜古迹处的一副祖联: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土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这副楹联咏赞的是谁?联中提到了他写的一部名著,叫什么名字?联语里有一个通假字,清指出并说明。再请你用一句话(不超过30字)概括俄语内容。2.清代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筑了座书斋,请大学者纪晓岚题匾。纪晓岚深知和父子胸无点墨,又见书斋廊外满篱疏竹,新苞丛生,遂触动灵感,为题“竹苞堂”三字。和砷大喜,称其“雅致清高,妙不可言”,遂令镌刻,嵌于门首。后乾隆驾幸,指着匾额笑道:“爱卿上当矣。…  相似文献   

19.
Jokes and Humor     
一位先生走进一家商店要买副手套。 “您是要布的还是皮的?”售货员问。 “没什么区别。”这位顾客回答。  相似文献   

20.
对联小知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联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