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析:这首诗虽然十分短小,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朗诵这些诗句,人们很容易沉浸在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中,并且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诗歌的题目为“落下”,看来作者是希望表现出秋天里的动态美,捕捉到秋天朦胧奇妙的意象。首句“落下,都落下”,从诗人对“落下”的反复吟咏中,我们肯定会猜想:都落下了些什么呢?于是,我们马上会联想到“无边落木萧萧下”,  相似文献   

2.
星新一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一千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享誉世界.他洞悉人性,以精简的结构、新奇的创意、流畅的对话简洁有力地描绘人生百态,处处充满幽默、悬疑和刺激:他的笔触也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反映出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3.
李贺字长吉(790—816),中唐杰出的青年诗人,昌谷(今河南宜阳)人。唐皇宗室远亲,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少有奇才,为“文章巨公”韩愈、皇甫湜赏识。自称“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可见吟诗之力;“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李贺为作诗呕尽一生心血。在他200余首诗中,以乐府、歌行见长。其诗色彩缤纷,峭拔瑰丽,构思新奇独特,善用神话传说,意境清新幽美,其诗风继承屈原、李白的浪漫主义传统,并  相似文献   

4.
<正>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兴盛起来。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他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其著名诗人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  相似文献   

5.
×××同学问:《桂林山水歌》这首诗读来觉得很优美,但要我说出它美在哪里,却不知从何处说起。你能跟我们说说吗?要欣赏这首诗,首先还是应该弄清楚全诗写了些什么。我们不妨从理清全诗的结构入手。这首诗共26节,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4节),是对桂林山水和城市特点的概括,展现了一幅风姿绰约的桂林山水图。第二部分(5-10节),联系个人的感受以抒发对山水的挚情。  相似文献   

6.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作为教育者,对处在人生初期的孩子.我们是以他们人生预言的裁决者身份出场.还是以人生成长导引者的角色出场呢?小小说《寓言课上的预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儿启示。《乌鸦和狐狸》是一则阐述善良与邪恶较量的寓言。董玉素和吴宝河的人生前后变化.很好地演绎了这则深刻的人生寓言。  相似文献   

7.
8.
《登幽州台歌》一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极富感染力,从而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中学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也选了此诗,并要求学生背诵,编者以为,背诵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更好地欣赏诗本身。  相似文献   

9.
《黑烟之歌》(The Song of the Smoke)是美国著名黑人学者威廉.爱得华.伯格哈特.杜波依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所作的诗歌。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对诗歌形式、内容及其"黑烟"意象的赏析,揭示出诗歌要表达的黑人自豪感及其对惨痛历史的铭记,对苦难现实的抗争和对"白人至上"观念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何有于我哉?尧即位时,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民间兴起一种击壤的游戏。壤是一种前宽后尖、形似鞋状的木制游戏玩具。玩时先将一壤置于地,游戏者持另一壤于三四十步外投击,击中为赢。《击壤歌》就是人们在劳作之余一边击壤一边唱的歌,原始社会的人们用以表达对当时生活的满足。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原始社会人们劳动的艰辛:太阳刚出来时便开始劳作,太阳落山以后才能休息。早出晚归,起早贪黑,这种生活的确是很辛苦的。诗的三、四两句写人们独立的生活:自己开凿水井解决饮水的问题,自己耕种农田解决口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白《天马歌》赏析杨永平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①嘶青云,振绿发②兰筋权奇走灭没。③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鸡鸣刷燕脯秣越④,神行电迈蹑慌惚⑤。天马呼,飞龙起⑥,目明长庚臆双⑦。见如流星首渴乌⑧,口喷红光汗沟朱⑨。曾陪时龙蹑天衢,羁金络月...  相似文献   

12.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存活于世的人类何曾会晤过其前辈 ,又何能遇见其后人。时间一去不复回 ,历史已定格尘封 ,再也不会重现。历史固然是裹着粘满尘土的衣服 ,附着迷幻的装饰 ,但却由于已然性和时间的单向性而获得了永恒 ,从而又未尝不是真实确定的———而真实确定这种性质与人们是否得窥其秘是没有必然联系的。现在却永远不曾也不会停留半步。严格地说现在是不存在的 ,因为从极限的角度看 ,一秒钟也可以分为无限多的时段 ,这些片段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可以作为一些点 ,每一点都处在被下一点取代而成为过去的…  相似文献   

13.
存活于世的人类何曾会晤过其前辈.又何能遇见其后人。时间一去不复回,历史已定格尘封,再也不会重现。历史固然是裹着粘满尘土的衣服,附着迷幻的装饰,但却由于已然性和时间的单向性而获得了永恒,从而又未尝不是真实确定的——而真实确定这种性质与人们是否得窥其秘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歌汝州温泉》是著名诗人贺敬之的新作,刊于2001年6月14日《人民日报》,分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序言介绍了汝州温泉的地点、水质、疗效、历史、新貌和名声。正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旱非旧时尽王侯”,总括汝州温泉之“优”。“地心人心贮暖流”语意丰富,既说明温泉源于“地心”的暖流,又赞扬其温暖的泉水不仅作用于人的肌肤,可以去污洁身,而且深入人心,使人常感受到它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人教版第十册4课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近、理解文字,感受语言魅力的舞台".文本是一个全息元,只有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合作释疑,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阅读,才能有更深的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把重点引向对青海湖梦幻般的神奇美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激发情感,让学生在纯真的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细腻、动人而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作者写作《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正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荷塘是清华园内一个平平常常的池塘。作者紧紧地抓住“荷塘”和“月色”这两个方面景物的描写,使文章绚丽多姿,引人入胜。《荷塘月色》很象一幅国画的题目,这篇散文正如一幅极其优美、秀丽的图画,画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意。读这样的散文,委实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7.
毛琳 《良师》2004,(10)
刘湛秋的散文诗《雨天的歌》,生动地描绘了春雨撒满田野的喜人景象,形象地抒写了春雨普降时人们的欢乐心情。文章首先描写了春雨滋润大地的动人情景:雨落在水库,像玉盘的珍珠“晶莹”通亮;“落在树梢上”,像慈祥的母亲给女儿“梳动着柔软的长发”;“落在大地上”,“土地好像绽出了一个个笑的酒窝”。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出春雨亮丽、轻柔、快活的特点。接着,作者细致地描述了春雨“流”下来的情景:雨从“玻璃窗上”,从“新打的抽水井边上”,从“车轮上”流下来,“仿佛给匆匆赶来的春天洗尘”。这里作者运用贴切的拟人手法,揭示春雨是及时…  相似文献   

18.
我泱泱中华,历来称誉"诗之国度"。在灿若星河的诗人群体当中,有一人是最华彩、最夺目的亘古恒星。他那响自天外的绝唱,片尘不染的襟怀,飘逸绝伦的风度,济世安国的壮志,千年以降,仍然深深震撼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李白,说不完道不尽的千古"诗仙"。  相似文献   

19.
《长歌行》情景交融、感悟人生,堪为乐府诗之代表。全诗通过描写季节交替和生物荣衰,感叹光阴一去不回,激发人们自励图强不蹉跎岁月,娓娓道来,余韵无穷。  相似文献   

20.
不少诗人都是孤独的。但孤独的陈子昂内心却是充实的,超然物外,敢问苍天。古代文人对孤独常有感慨。屈原的《远游》中就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忠而见谤,傺穷困的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