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山自北宋至民国元年称宁远,教育文化一直比较落后,直接影响了文学、学术的发展.光绪元年陕甘分闱,举人名额大幅增加,极大激发了学子参加科举的热情,读书风气日炽,促进了文学文化尤其是诗歌创作的繁荣,产生了闻名省内的诗人陈青选、李克明等,以及现代文学作家李江辉等.他们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往往以甘肃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描写山川胜景,抒写个人情怀,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丰富的社会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璞现存相对完整奏疏文共五篇。其奏疏文展现了郭璞的政治思想。首先,作为占卜大家,天人感应思想是郭璞处理现实问题时的手段和方法。其次,河东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家学渊源促使郭璞以儒家思想为灵魂。郭璞又吸收法家思想,倡导法治精神。郭璞还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时代特点,制定特定的政策,这也是吸收黄老思想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郭松年曾于至元十六年到至元二十五年、至元三十年六月以后两次到云南,游历了云南、白崖、赵州、龙尾关、大理等地,留下《大理行记》等传世作品,成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和元代初期大理地区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对游历地的山川地貌及古迹的记录,对研究元初大理地区的行政区划、山川名号和地理分布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思想,反映了大理时期云南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4.
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的完成时间及先后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虽有前贤论及,但尚无令人满意的成说,还有推考的必要。我认为,考虑下列三个因素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郭注所引的晋代材料。这类材料大多注明了年代。二是诸书相同条目注文的异同。这类材料往往反映出注释的先后。三是郭璞对江东方言的认识过程及郭璞主要活动的时间段。 一 要以郭璞主要活动时间段作依据之一,就有必要先介绍郭璞的生平。 郭璞(公元276—324年),字景纯。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是西晋末东晋初“博学有高才”的训诂学家、文学家。房玄龄《晋书》有传。 郭璞生活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晋代社会最动荡的时代。二十八岁前主要生活在河东。建武元年(公元304)初,郭璞预感到战乱将起,邀亲友数十家几经周折来到洛阳。郭璞在洛阳住了五年时间。永嘉四年(310年)十一月,司马越率晋军主力十万余人退守许昌,郭璞随军南行,于次年春到达庐江。七、八月间南渡长江到宣城,安居于暨阳(今江苏江阴县)。宣城太守殷佑召郭璞为参军。其后入王导幕府。太兴元年(318年)三月,元帝即位,郭璞作《南郊赋》,深受元帝赏识,擢为著作郎。太兴四年初,上《省刑疏》、《日有黑气疏》,迁升尚书郎。其年底,郭母病逝,郭璞辞  相似文献   

5.
河东文化研究中心与本刊编辑部于1月10日下午,联合召开中青年作者座谈会,就学报编辑、组稿工作和开展河东文化研究问题进行座谈。 座谈会上,学报主编柴继光就学报编辑方针,一年来的组、发稿情况,向与会作者作了通报;河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北耀副教授介绍了河东文化中心成立以来开展研究工作的情况、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计划开展的研究课题,他希望有更多的中青年作  相似文献   

6.
章凯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9):125-128
毕节试验区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尤其是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分析毕节试验区的绘画创作资源,一方面可以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绘画作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弘扬试验区精神。  相似文献   

7.
郭璞(276—324)字纯阳,河东闻喜人。他学识渊博,好古文奇字,喜爱经学,又精通阴阳、历算、天文、卜筮之术。传说他前后卜筮六十余事,事事应验,还说他能撒豆成人,预知未来。这当然是带了几分神话色彩的,要是看看他的生平事迹,就会觉得他绝非术士之流,而是一位风流学士,历史俊杰。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以非凡的笔力构筑了美轮美奂的湘西世界。山川景物、民情风俗、地理物产、历史变迁、社会现状、文化遗存无不神秘奇谲。但其中也隐伏着无限的痛苦和浓浓的悲愁,表达着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关怀,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这种文本特征的成因主要源自其独特的人生历程、对生命的隐忧及国民性的思考。由此奠定了其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9.
古人作品命名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地名命名《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山西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葬书》作者的考证,认为《葬书》是后人伪托郭璞所作。《葬书》大约成书于唐宋年间,其书的理论思想和郭璞的“生气论”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这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托古以传道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