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6,(4):112-112
在1923年拍摄的电影《The Courtship of Myles Standish》中,为了再现当年英国清教徒大批移民美洲的艰难旅程,电影公司重新搭建了一艘实物大小的“五月花号”帆船。对于20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来说,这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道具船没有底,船体外壳也只有一边,它被一个钢架结构固定在一个球形支座的转轴上。用一台小发动机倾斜钢架,就能让这艘船像是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一样上下颠簸。  相似文献   

2.
最近,多地相继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让人们对流感的担忧又多了一些。网上有传闻称,一个医生在一次流感爆发中发现,有一家人将洋葱放在房间里而全家人幸免感染。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洋葱表面有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西雅图的湖边.寒风刺骨、雨雪交加,一艘探测船正向黑云笼罩的湖面驶去。在水下20米深处,一个装满电子设备的筒形舱被这艘船拖带着。拖舱不时向湖底发出高频声波.然后静听它们的回声。在这恶劣的天气中.船上的人们正利用拖舱里近一吨重的设备来寻找散布在湖底似碗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海市蜃楼 ,是自然界的一种奇妙现象 ,令人叹为观止。从古至今 ,有许多文人骚客为这一奇异幻象大发奇想。我们知道 ,海市蜃楼是光线在不同密度空气中发生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例如 ,在我们前方海平面以下有一艘轮船 ,一般气象条件下是看不到的。如果接近海平面的空气密度大 ,而在上层发生全反射 ,又折回到下层密度大的空气层中来 ,经过这样弧形弯曲的路线后 ,投入我们眼中 ,我们就看到了这艘轮船的影象。由于像比实物高出许多 ,这种现象被称为上现蜃景。相反的 ,还有下现蜃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已在小范围内制造出人工海市蜃楼 ,…  相似文献   

5.
谭征 《百科知识》2007,(1X):22-24
20世纪60~70年代是海洋地理大发现的年代,以赫斯的“海底扩张理论”和勒皮雄的“板块构造理论”为代表,崭新的地球观由此形成。然而,在这轰轰烈烈的海洋地理大发现中,却看不到中国学者的身影。1980年之后,中国的远洋科学考察团才开始出现在世界大洋上,其中最“抢眼”的要属“大洋一号”远洋调查船了。2006年1月22日,“大洋一号”结束了为期297天,行程44230海里,横跨三大洋的环球航行。而2007年伊始,它又将开始新的旅程。让我们走近“大洋一号”,沿着这艘远洋科学考察船曾经走过的航迹,寻找深海探宝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3,(2):39-39
据最新一期的英国《观察家》周报报道,长期以来,主流科学界曾将“杀人巨浪”视为迷信而不予理会,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杀伤力极强的巨浪确实存在,每年都会摧毁几十艘船和多个钻井台。发现“杀人浪”的标志性事件是两年前英国超级游轮“奥里亚娜”号遭巨浪狂袭,玻璃全被打碎,10层游轮竟有6层进水。1个月后,又一艘拖船被击沉,8人死亡。传统理论根本无法对“杀人浪”作出解释。因为即使是在最恶劣的暴风雨中,海浪也不会高过10米,但高度竟达30米的“海墙”———“杀人浪”不时出现,意味着现有的气象学理论有问题。海浪是大…  相似文献   

7.
孙建勇 《知识窗》2010,(9):10-10
20世纪50年代末,一次海上军演出现重大事故,一艘潜艇被撞沉在舟山群岛海域。艇长王法全和14个战士被困在第六舱里等待救援,氧气再生药板为他们提供着氧气。  相似文献   

8.
抢手天堂 中东又出现不可思议恐怖情景,一艘价值10亿美元现代化驱逐舰,敌不过一艘橡皮艇. 去年10月12日当地时间中午,美军驱逐舰"科尔"号,在阿拉伯半岛南端也门亚丁港加油,被一艘满载炸药橡皮艇以自杀式攻击,撞向舰身,炸成一个20尺长,40尺宽大洞,17名水兵死亡,数十人受伤,美军又一次在恐怖魔掌下流血.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在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中.有时难免会出现失误的情况,在失误面前,有的人,善于发现和利用失误中存在的发明时机,作出新的发明:也有的人,不再过问.拂袖而去,从而丧失发明创造的机会。如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杜邦公司组织力量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中,实验室里的一个助理人员由于疏忽发生了一次失误,他在星期六下午下班时忘了把烧锅关掉,而让烧锅开着过了一个周末,  相似文献   

10.
耐克计时器     
《世界发明》2005,(7):12-12
我们本以为运动腕带已经消逝在20世纪80年代了,但现在这种东西又重新杀了回来,耐克的最新产品加入了一块电子表,能够方便地插到吸汗腕带上去,是非常理想的慢跑伴侣,尽管它的功能其实与普通手表没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地质机构的一次大调整、大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破除解放前地质机构遗留的分割局面,实现中国地质学界的大统一与大团结,全国地质机构进行了大改组。当年的亲历者记述了这一调整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重返广寒宫     
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飞船首次载人登月成功后,到1972年,又先后有几艘飞船成功地载人登月。前苏联的3个空间站也在此期间实现了无人登月。20多年过去了,全世界的科学家除了一直在对人类上一轮登月活动中带回的381千克月壤样品及大量的多学科探测数据进行全面的研究外,还在酝酿着—个雄伟的计划—一人类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汤庭鳌曾从事“量子统计和多体问题”方面的数学和科研工作。其授课课程有《量子力学》、《量子统计和多体问题》、《数学物理方程》等。他曾参与我国第一本《量子力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从70年代开始,他又进入到半导体工艺、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参与了晶体管大电流特性,EDMOS基准电压源,BI-CMOS工艺,  相似文献   

14.
正"克莱蒙特号"是近代造船史上第一艘真正的汽船,开创了造船史的新纪元。你知道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吗?从不争气的蠢物到人见人爱的大宠物,"克莱蒙特号"的发明过程可不简单。美国人富尔顿20多岁时结识了瓦特,他爱上了蒸汽机,开始设计制造轮船,并希望造出一种不靠人力风力驱动、可以高速航行的船只。1803年,富尔顿研制出了一艘长约21米、宽约2.5米的轮船。这艘轮船其貌不扬,船上的主要部位安放着一台烧煤的大蒸汽锅炉,看上去十分笨重。  相似文献   

15.
1、前言:在结构钢的热处理中,淬火介质对保证淬火工艺的实施有重要的作用。一种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有较高的淬火冷却速度,又不至于形成太大的淬火应力。为了提高热处理生产率,我们选用今禹-20型淬火剂进行应用研究。以取代我公司目前使用的传统淬火介质。  相似文献   

16.
尽管录像带的萄质粗糙,光线昏暗,且被摄物体相当渺小、转瞬即逝,许多看了那些图像的人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伟大之处:它证明了至少有一只白嘴啄木鸟——一种身高18~20英寸、翼展可达30英寸以上的鸟类,最后一次在美国被观察到是1944年——还生存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洼地森林里。经过一年的穿越大森林以及其中河湾的长途跋涉和独木舟航行,在获得许多次难以证实的白嘴啄木鸟的叫声录音、7次清晰的目击以及1次幸运的录像之后,科学家和自然资源保护者们在4月份宣布,这种鸟类根本未曾灭绝。  相似文献   

17.
撷趣采轶     
撷趣采轶唐老鸭当老师有一次,丹麦籍发明家森可尔要组织打捞一艘沉船。沉船积满了水,陷在淤泥中,要打捞出水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什么方法能既不兴师动众又不过多的耗费钱财呢?森可尔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两全齐美的办法.冥思苦想时,他信步走进一家电影院,那里正在...  相似文献   

18.
正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洋葱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会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自动复原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我展开了探究。一、实验假设K~+和NO_3~-被植物细胞吸收,进入液泡的细胞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日本等国流行一种自然保健法——服用洋葱红葡萄酒,据称服用洋葱红葡萄酒能降血压、降低血糖等功能。所谓洋葱红葡萄酒,一般的做法是,把150克洋葱洗净,切成1厘米左右的细片,放入盛有750毫升红葡萄酒的广口玻璃瓶内,盖紧盖子,在阴暗处放置3-4天以后就可取酒服用,一般每次服用20-30毫升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服用洋葱红葡萄酒只是一种食疗方法,其确切的作用还有待研究证实,千万不能以此代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长期饮用时也应作肝功能等检查。现介绍3名服用者服用洋葱红葡萄酒服用者的一些感受,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宇宙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也取得了更多的进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先后把几艘月球轨道探测器,发射到围绕着月球飞行的轨道上。然而,使他们惊讶的是,他们发现这些空间探测器在飞越月球上广大的叫做“海”——的地区时,速度就会发生变化,这与科学家们原先计算出的速度有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