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笑,是人物的一种表情动作,是人们情感的外露,是折射人们心灵的一面镜子。笑在诗人、词人们的笔下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题材方面丰富多样,而且在诗韵创造上也是气势磅礴,意象隽永。可以说,谭诗众多的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其中尤其以"水""剑"意象意蕴独特,内涵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3.
谭嗣同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不仅在内容题材方面丰富多样,而且在诗韵创造上也是气势磅礴,意象隽永。可以说,谭诗众多的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其中尤其以水剑意象意蕴独特,内涵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韵味”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复杂微妙的审美特征。“韵味”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诗歌“韵味”由内容、形式、语言、技巧等多种因素构成,古人对诗歌“韵味”提出了深远、丰富、新颖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诗歌时朗诵应讲究方法,不仅要做到形式多样、富于美感,而且要科学而有效的训练,做到循序渐进、层次鲜明,才能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和诗歌产生共鸣,这样才更有效地实施诗歌教学,同时: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诗歌意境指诗歌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总的来说,意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诗歌意境作为艺术意境的形态之一,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将它与其他的艺术意境形态区分了开来,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韵味无穷、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谭嗣同诗歌中创作了许多鲜明的意象,这些意象寓意深刻,描写生动,无疑给他的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其中“江河”意象是众多鲜明意象之一。试从江河意象在谭诗中的意义、谭诗中江河意象的地域特色、江河意象描写中的艺术手法三个方面来揭示谭诗的丰富内容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  相似文献   

9.
在诗歌之路上,单永珍一路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他的诗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修辞学。单永珍的诗歌是发展中的诗歌,有着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叙事诗的杰作,音乐描写的典范,白居易的《琵琶行》历来为人钟爱,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各方解析鉴赏的文字细致而深入。然而很少有人关注"凄凄不似向前声"这一句,细细探究,韵味无穷。此句中的"向前"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此处是"以前""先前"之意。在时间维度上看,"向前声"指前面出现的两次弹奏。从感情基调看,琵琶声"凄凄",是凄切悲凉之音。"不似"二字则体现了乐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用杜甫《秋行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篇,编者对诗中"白帝城高急暮砧"一句中"急暮砧"作了如下注释: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每每授课于此,心中不清不楚,甚至有照本宣科之嫌,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不甚了解。师惶惶然,生默默焉,不了了之。其实,"捣衣""砧声"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尤为突出。如,王勃《秋夜长》"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李白《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岑参《杨固店》"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等等。这两个意象几乎已成为游子思妇言写离情别意的专属品,所以,全面、正确、深入的诠释此类诗歌之内涵,绕不开"捣衣"砧声"两意象,这不是夸张。而这两个意象其实也如一纸两面,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2.
李一飞先生编注的《谭嗣同诗全编》(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对谭嗣同诗歌广事收罗,应是目前搜集谭诗最全的集子。李先生对谭诗用功深厚,令人钦敬。但百密一疏,其中亦有错讹之处,现不揣浅陋,特指出如下。《谭嗣同诗全编》215页《佚题五首》所录五首诗歌,皆非谭嗣同诗作,而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作,李先生因读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而误录。这里我们不妨将李先生所录之诗与注释列出:佚题五首绝句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绝句四首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蒐采,来扣空山夜雨门。荒…  相似文献   

13.
以唐代王之涣边塞诗《凉州词》的意境分析为例,从功能语篇分析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角度重新解读了这首诗的意境,从而一方面论证了功能语篇分析的广泛适用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功能语篇分析可以成为一种解读诗歌意境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美读诗歌的环节,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情感美;精心优化悟的环节,鼓励学生有独特的感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语言,从写作技巧、修辞方法、重点字词方面品析其中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5.
漫步莲花池边,看那枝枝清莲亭亭玉立于青萍碧叶之上,随风摇曳于波光水色之中,一如绰约妩媚的少女,娴静多姿,冰清玉洁;又如志趣高洁的雅土,风度翩翩;更如沽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不苟世俗。微风起处,阵阵清香随之飘散开来,沁人心脾。莲,又称荷、莲花、菡萏、芙蓉等。千百年来,莲是许多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歌“意境”与日本诗歌“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诗学与日本歌学(和歌理论)有着难解难分的内在关系,对中日诗学中两大重要理论——“意境”论与“姿”论进行比较,着重阐述了“意境”与“姿”的发端、“意境”与“姿”的结构、“意境”与“姿”的审美、“意境”与“姿”的思想渊源几方面问题,从中见出中日诗歌艺术特质的相似性,以及两国诗歌在审美情趣、思想渊源及文化背景上的微妙差异。  相似文献   

17.
诗歌作为最早出现也是最早趋于成熟的文学样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欢.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人都能正确鉴赏诗歌.即使是水平较高的文化人,想获得好的鉴赏效果,也不能没有必要的训练和指导.鉴赏诗歌第一步要弄懂"诗家语",接着是以意逆志,进入意境,最后注意品尝诗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18.
诗歌教学中,"做活诗人,做活时空,做活诗声,做活诗情,做活诗脉,做活诗言"就会做活诗歌教学。诗歌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诗情画意,"情"就是诗情,"景"就是画意.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对诗歌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技巧、方法做一些探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意象在中英诗写作过程中应用广泛,探讨其在优秀作品中的应用,对于促进诗歌的写作有重要的意义。好的诗歌可以充分地运用意象来充实结构和思想,既要精简文字,更要凝练思想。  相似文献   

20.
罗伯特·克里利是二战之后美国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诗歌创作在主客体视角之间保持着一种有趣的平衡,主客体视角常常相互之间进行连续的转换或在共时性框架内兼容并列.主客体视角之间的这种张力结构,正是克里利诗歌魅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他与当代美国其他诗派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