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跃 《档案》2022,(11):32-37+66
庆阳市档案馆所藏清代甘肃镇原县契约档案中共有13种印文,其钤盖时间始于清乾隆年间,迄于民国,其中清代印有5种,分别是“镇原县印”(满汉合璧文)、“甘肃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之印”、“甘肃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兼管驿传事印”、“镇原高等小学堂记”、“镇原学堂”印,民国印有8种,分别是“镇原县印”(汉文)、镇原县知事印、镇原县政府印、“验契补印”四字红印、“验讫”椭圆红印、镇原县验讫正方印、镇原县验讫长方印、甘肃镇原县司法处印,这部分民国印是出于民国验契需要而钤盖于清代契约之上的,表示民国对清代产权的认可。本文对清代镇原县契约档案用印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清至民国甘肃镇原县的地方行政、教育改革、司法建设及产权登记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古代甘肃,地处中原之西,为华夏之边陲。古甘肃本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但由于历史上之种种原因,其文化渐趋落后,这从选举取士制在古甘肃的实施上可以得到部分的反映。《礼记·礼运》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说的是原始社会的酋长公选制。可见选举取士,古已有之。至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开创太学”、“确立察举制度”时,选举取士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始得以确立。古甘肃自此以始,历朝均有贡举中选之士。隋唐开创科举考试制度后,古甘肃历朝则皆有士子登科。汉代的察举取士制,是…  相似文献   

3.
经济动态     
21日,有关部门勒令联通甘肃分公司停办手机“单向收费”。22日,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联通高层派员到兰州调查了解情况。而此前18日,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已经电告联通甘肃分公司,明确要求对这个问题加强管理,制止这种做法。4月20日甘肃联通推出“被叫包月”后,甘肃移动通讯的退网量突然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聚合“山野珍珠”谭飞在新华社甘肃分社当了一年半的农村记者,使我感受最深、受益最多的是参加了去年8月分社组织的甘肃扶贫攻坚调研小分队。如今回首,那一次的种种经历与体验仿佛就在眼前。“珍珠得用红线串”在甘肃跑农村,我有一个感觉:农村新闻宛如散落在山野的一...  相似文献   

5.
地处祖国西北、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有14个地、市、州和86个县、市、区。略呈“哑铃”形的甘肃版图,东西宽、南北窄,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1600公里,使甘肃自汉唐以来就是沟通东西方交往的要道,更是今天开发大西北的纽带和依托。甘肃历史悠久,人文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前的春天(一九六五年二月),我由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调到甘肃分社工作。从松花江畔来到西北高原,对一切都充满了新奇感。比如说,人们用“又干又酥”四个字来形容甘肃的干旱,“干”是指雨量稀少,气候干燥;“酥”是指农村用小石子铺成的砂田,这种砂田可以保墒抗旱,是西北  相似文献   

7.
读者之声     
甘肃嘉峪关市酒钢原料处宣传部王鹏:《新闻与写作》,使“半路出家”的我由“外行”变成了“内行”。自一九九0年至今,我已在中央、省、市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00余篇,两次被《甘肃工人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新闻与写作》确实是一本质  相似文献   

8.
甘肃日报在4月24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与上海文汇报4月21日刊登的《甘肃武威新发现的汉简表明我国西汉就有养老尊老法》的文章,完全相同。只是作者由一人变成了另外两人。于是读者怀疑给甘肃日报投稿的这两位作者,是抄自文汇报的,并愤然指出:“这两个  相似文献   

9.
对于甘肃,很难用一句传神的、有分量的话来概括它。如果你在中国地图上试图寻找一个圆心,这圆心恰好落在甘肃的省会兰州上。这就是说,兰州是祖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但在习惯上,人们仍把它划在祖国的西北,冠以“西部”这样一个指示地理方位的字眼,因为,兰州是黄土高原西部的边缘,正好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而呈东西走向的狭长的甘肃地形也恰好在这三大高原的过渡带上。这就给甘肃平添了一种不易说清的幽邃与奇异,探究起来,似乎还暗含着某种西部历史文化的秘密;这种过渡带的特征,也给了解甘肃的朋友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甘肃的特点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经营     
《青年记者》2010,(14):3-3
《甘肃日报》误报“西安将成直辖市” 7月8日,《甘肃日报》报道称西安被确定为第五个直辖市,当晚22时,甘肃日报社发表声明.称关于“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内容失实。写这篇报道的记者称“西安成为直辖市”的消息是自己从网络上搜到的.并没有经过核实。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农广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一些地处偏远的西部农村,广播甚至是农民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然而在西部咽喉要塞甘肃的一些农村地区,对农广播事业还很落后。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对农广播工作组的同志对甘肃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和现场调研,向当地农民详细询问了收入状况、业余文化生活、收听频率和时段,以及他们对广播的意见和建议等。甘肃广播电视总台根据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甘肃对农广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提出了“让音频响彻云霄一甘肃惠农广播战略远观”。  相似文献   

12.
《甘肃日报》近几年经历着渐进式的发展, “采编合一”、“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社会招聘”尝试、“奖金激励制”、“集团财务统管”、经营业务革新、报道宣传形式的更新,等等内部机制的调整都在表征着《甘肃日报》运作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彦生 《档案与史学》2008,(10):27-30
说起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从清朝同治年间,一直到1949年,曾经控制甘肃命脉(1928年前的甘肃,还包括今日的青海、宁夏两块地盘)近百年之久的西北“三马”家族,居然都出在甘肃南部僻远闭塞、贫瘠至极的弹丸之地上。具体说,是出在河州(今临夏)西乡莫尼沟、阳洼山这么两条黄土丘陵层层围裹的山沟里。  相似文献   

14.
李晓君  张凡 《新闻战线》2023,(23):32-34
“一带一路”是连通中外之路,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之路。甘肃主流媒体围绕省委和省政府中心工作,运用媒体融合成果,以发展视角体现开放格局、以文化视角讲述丝路故事、以人文视角打开国际视野,努力营造共建“一带一路”良好舆论氛围,用心讲好甘肃故事、丝路故事。  相似文献   

15.
李荣珍 《档案》2014,(9):5-8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关注国计民生,重视调查研究,陇原大地曾留下他多次考察、视察的足迹。他用赤子情怀关心甘肃人民,关怀并指导着甘肃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这符合我们勤俭建国的精神”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1957年春,他首次外出视察,选择的省份是山西、陕西、甘肃。4月4日,邓小平到达甘肃。5日,邓小平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礼堂,向参加会议的甘肃省领导干部作报告,着重阐述了我们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91年至2003年期间,我采写的新闻作品有8篇“射”中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和甘肃新闻奖。其中最令人得意的是,通讯《新一代的农户当家人》、《凭借“第一”力》和消息《5职工开发万亩荒山自铸“绿色饭碗”》,先后摘取了甘肃新闻奖一等奖的桂冠。总结获奖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新  相似文献   

17.
浩瀚天穹,群星密布;茫茫宇宙,气象万千,人类就生活在瞬息万变的大气海洋中。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气候干燥,灾害频繁。自古以来,观测和研究大气现象,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一直是人类的一项重要工作。甘肃人民与气象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翻开甘肃史书,可以看到,由于旱灾造成“颗粒无收”、“饿殍遍野”、“人相食”的惨象比比皆是,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此产生了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十日并出,草木枯焦”正是古代大旱灾的生动写照。《尚书·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古史书,它记载的距今四千多年导山治水的中心地是甘肃,…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元月中旬。西北陇原,滴水成冰。甘肃日报群工部,继中共甘肃省委1990年授于全省新闻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又荣获全国先进新闻集体桂冠。意想不到的是,佳音从北京传来,诉状也由法院送达,两位记者和甘肃日报社第一次被拖入“新闻官司”之中,群工部喜忧参半。一篇获奖的好稿成了被诉的根由下面这篇批评报道,由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组成,发表于1990年11月27日甘肃日报读者来信专版头题位置。此稿因其批评的尖锐性和事件的独特性而获甘肃日报好稿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然而,恰恰是这篇获奖的好稿,却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的“祸根”——  相似文献   

19.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藏敦煌文献》和该社所属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藏族文化发展史》,最近双双荣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甘肃藏敦煌文献》一书是甘肃人民社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年而隆重推出的一部大型文献整理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敦煌学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随着敦煌史地资料的开发和对敦煌珍藏的研究,人们已经领略到了敦煌的神奇造化和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在甘肃,说起古树名木,人们都会说起“左公柳”。其实,当年左宗棠督陕甘时,号令军民沿陕甘驿道、甘新驿道栽植的树木不过是一些西北人常见的耐旱树种,比如旱柳、榆树、小叶杨、新疆杨等等,但人们宁愿抛弃更加名贵的树木而首先对“左公柳”津津乐道,说明“左公柳”对西北、对甘肃的人文历史影响太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