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素是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之一,它不仅是构成词的要素,同时也是构成成语、惯用语的要素。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组,语言的这种层级体系正是由这样大大小小的单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因此,作为最初一级的汉语语法单位语素,它的切分和确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汉语以语素为基础造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语言中语素原则上必须先构成“词”,才能用来造句。“词”有自己的规定形式,而汉语中的词汇单位并没有。汉语与欧洲语言在句法上的基本区别就在于语素可以直接参与造句。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汉语也有词,是受了英语词形贫乏化的影响。汉语语素可以直接作为句子成分,也可先构成字组或短语用作句子成分。语素构成字组,再扩充为短语,进一步构成句子,都靠反复应用7种语法关系;7种语法关系通过“语序框架”起到造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语法化学说的理论,分析了“动+儿”、“形+儿”、“名+儿”这几种结构,说明了其中“儿”语素的性质,提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着构形语素“儿”和构词语素“儿”,阐述了构形语素“儿”和构词“儿”语素在功能上的差别,给出了判断这两类“儿”语素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素论》的出版对于推进汉语语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著新见选出,亮点纷呈。第一章关于汉语基础单位不是字而是语素的论辩,其后几章关于汉语语素特点的说明、关于汉语语素特点与汉语语法特点关系的论析、关于汉语语法研究何以应当结合词法研究的阐述,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该著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因为作者敢破敢立,勇于提出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汉语语法学的最小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从两个方面论证汉字是汉语语法的最小单位:一、汉字(基本上)等同于汉语语素;二、研究清楚了汉语词组里汉字与汉字的结构关系,也就基本上搞清了汉语的所有语法关系。并且通过汉语中对外教学的实例,进一步论证了汉字在汉语语法学里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关于语素的分类,语法学界分歧较大。本文提出“功能意义”标准,把语素分为成词实语素、不成词实语素、成词虚语素和不成词虚语素四类;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语言单位的辨别一直是语法研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归纳出辨别不同语素的方法;从结构关系入手,探索语素组合的内部规律,提出“语素组”的概念,对合成词中多语素的组合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素是汉语里最小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原来叫“词素”,后来吕叔湘先生认为应当叫“语素”,原因是:叫“词素”似乎是颠倒了“语素”与“词”的位置,给人的感觉是先有“词”后有“词素”。关于语素的分类,从专家语法角度讲,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从教学语法角度讲,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是说法不一,甚至有的教材在这个问题上自相矛盾,给初学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不想探究语素的源流、廓清语素的含义,而是仅就语素的分类问题做一简单的梳理,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我们认为一些合成词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语法现象是"语素组"现象,我们要认清这种语法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它与语素和词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到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法现象,但是它的性质决定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一级语法单位。  相似文献   

9.
全文通过对多语素合成词的考察,论证了语言学界尚未形成定论的一个语法单位——语素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语素组作为一个语法单位存在的客观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语素组的概念,阐述了它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它的具体分类,它与语素、词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等问题,从而充分证明了在语素和词这两级语法单位之间确实存在一级新的语法单位——语素组。本文是第一部分,分析其存在的客观依据,确立其概念,探讨其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离不开分类,本通过对汉语中最基本的语法单位语素的分类研究,不仅准确地定放了汉语虚词,而且理清了汉语语法研究中长期混淆不清的两个概念-汉语虚语与附加成分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7年修订版)作为选取语料的范围,建立一个现代汉语语素库。在现代汉语语素库的基础上,统计出最高频的300个语素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其构词能力、语法属性、语义分布的情况。最后作者对高频语素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语素的生命力长久、义项的数量、义域以及语法属性的宽泛程度都是形成高频语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论语法单位的层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谈两个问题:①评述地汉语语法单位划分的不同意见以及我们的处理,我们主张划分为语素、语素组、词组、句子、句组六级;②讨论语法单位的层级及其相互关系,我们提出两面三层六级的语法单位层级观。最后附带谈及语法单位的同一性问题,主张统一性必须同层级。  相似文献   

13.
语素的切分是各种语法理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汉语语素的切分与提取存在各种争议.对汉语素切分中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了汉语语素提取中的双项对比、不定位双项对比以及剩余语素的解释力,提出汉语语素切分的两个必要条件:1.平行;2.切分出的最小音义结合体能够在构词层面直接参与构词.此外,从共时角度,在重新认识汉语语素的基础上提出汉语语素的切分程序.  相似文献   

14.
(一) 语素的概念出自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现已在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如何根据语素的定义确定一个形式是否语素,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关于"语素组合体(素组)"的讨论在学界就一直吸引着众多学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关于"语素组合体(素组)"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著的简述,并通过对"字本位"的思考,初步认为,在分析汉语三字格及以上语汇单位时,应引用"字组"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6.
蒋琼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4):39-41,49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但认定起来却十分困难而复杂,语言学界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通行的同形替代法,谬误百出,不能自圆其说。从汉语词的理据入手,倒是认定汉语语素惟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说“第”     
说“第”吕宏声“第”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哪一级语法单位(或称语言单位)?是词,还是语素?是哪类语素?一些语法著作有不同的说法。胡花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把“第”当作助词,持这种意见的是少数。许多语法著作把“第”讲作前缀。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  相似文献   

18.
并列式双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种典型结构类型。在现代汉语高频并列式双音词中,参与构词的两个语素义在词义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相同,而是存在着隐显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类型的并列式双音词之间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9.
说“级”     
本文详细描述了“级”在现代汉语中的语法位置和用法,认为“级”主要是用作名语素、量词、区别词后缀。  相似文献   

20.
语素是重要的语法单位之一,不同语言对语素的界定与认识是有区别的。汉语语素的界定需要结合汉语自身特点来考虑,简单地以形式或者意义作为标准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审视语素这一语法概念,则可以更好地认识语素对汉语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语素研究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常用语素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系连起很多不同的复合词,从而使语素教学和复合词教学同步进行,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