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抽象程度高、逻辑推理严密、能力要求综合的学科,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就应努力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思维过程,培养其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品尝到思维活动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杨建 《大观周刊》2012,(44):232-232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一个成功的教学情景,能把学生引入到所提的问题当中去,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情境设计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陆伦 《大观周刊》2013,(2):120-120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胜红 《大观周刊》2011,(19):197-197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小学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利用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陈双琴 《大观周刊》2012,(31):324-324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两个任务相辅相成,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数学是一门相当抽象的科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优势,抽象能力很差。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  相似文献   

6.
韩占利 《大观周刊》2013,(5):186-187
数学实验教学,即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观察,实验,动手实践,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 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发现数学新知,获得概念,从而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数学实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数学实验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一般分为;创设问题情境提曲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作出操作实验准备,动手操作实验;实验与活动,教师引导归纳总结;讨论与交流.练习应用拓展等五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7.
李振会 《大观周刊》2013,(3):136-137
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今天,教师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找准教学切入点,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创设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黄正强 《大观周刊》2012,(12):318-318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只有激活学生思维,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思维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让学生聪明起来。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活思维呢?下面谈谈激活学生思维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杨海环 《大观周刊》2011,(28):82-82
文中的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教师进行有效提问,使学生能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模仿和创新,使其思维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罗庆莲 《大观周刊》2013,(8):216-216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数学体验,发展思维和增强能力的过程。在这思想的指导下,有必要对初中数学活动的特点、构建原则、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安红雨 《大观周刊》2013,(3):127-128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范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培养费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张美玲 《大观周刊》2013,(10):219-219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是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明确问题,进而愉快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内容巧妙地融合到一定的问题和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感应,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产生相应的问题意识,自主地或在教师地引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通过教师恰当的问题启发,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建构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13.
徐建勇 《大观周刊》2012,(39):295-296
学生的思维活动始于问题,教师精心设计问题i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精心预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具体包括:1、引题情境妙趣横生。互动富于喜剧色彩;2.情境创设于“危难”之中,绝处逢生在关键之处;3.情境问题深入浅出,新旧知识有机链接;4.在知识的拓展处创设问题.二、情境创设以“问题”的再设计引导学生思维创新.1.问题情境创设开放,学生思维发散自由;2.放手学生尝试失败,促使学生思维发展;3.自主探索讯题任务,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敏 《大观周刊》2012,(3):217-217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引导学生探究实践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刘丽 《大观周刊》2013,(2):108-108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按照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一步一步掌握教学要点.理解教学内容,对活跃教学气氛也有一定作用。提问是为了启发.但提问不等于启发,动不动就问,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但是一堂课上完了.学生不一定收到最佳效果.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大观周刊》2012,(13):208-208,275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 2、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杨雪 《大观周刊》2012,(9):212-21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敖敦高娃 《大观周刊》2012,(28):261-261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理性化。文章从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满淑慧 《大观周刊》2012,(39):114-114
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修安吉 《大观周刊》2012,(4):247-247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学习,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从而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知识,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