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晓翠 《大观周刊》2012,(37):88-88
改革开放以来,特剐是西部地区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2.
刘洋 《大观周刊》2012,(35):58-58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ic)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的,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位于革命老区赣西地区的宜春市,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区,改革开放以来,宜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作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广播电台由于所处位置和经济环境的局限性,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受众资源、广告资源的奇缺性,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瓶颈。和目前大多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广播电台一样,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晋方凤 《大观周刊》2012,(37):85-85
由于受制于耕地面积,在资源丰富的喀斯特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但林业却在喀斯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贵州是我国为数不多是喀斯特地貌省同时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旅游经济和林业经济相辅相成.若二者运用得好将会对喀斯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市街道经济并不等同于社区经济,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完善,街道经济最终将转化为社区经济,博物馆的藏品,专业人才以及博物馆的品牌等,都是社区经济发展的可利用资源。但在博物馆与社区经济的关系上,最为重要的媒介是旅游业,发展博物馆事业.促进旅游消费增长,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社区经济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经济新闻栏目为企业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同时对改变地方发展观念和均衡社会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民族地区广播电视经济新闻栏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解读,希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龙德华 《新闻界》2000,(1):46-46
《经济日报报》总编辑艾丰说:“要搞好经济报道,首先要了解经济,这样才能做到经济和新闻的结合。”把这句话放在民族地区的经济报道上来看,那就是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报道,就必须弄明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也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个性。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经济欠发达。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的最大个性,但并不仅止于此。中西部汉族地区同样也有经济不发达地区,却各有自身的历史等背景因素。一般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历史原因、民俗人文因素、生存环境恶劣这几个方面。 这几种因素或者共同…  相似文献   

9.
吕仁仲 《中国广播》2007,(11):35-36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的苏浙沪问经济互动日趋频繁,目前这一地区已经成为举世瞩臼的“第六城市群”,也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建直一个服务于本地经济成长的广播平台,从而为长三角的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此,2003年由尢锡经济台率先倡议,同时得到上海第一财经、浙江经济台、南京经济台、宁波经济台的积极响应,作为五家发起单位倡议成立“长三角经济广播网”。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简述民族地区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联系图书馆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提出在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图书馆应通过收集民族地区文献资料,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只有对二者的关联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保证交通运输对区位经济的影响效应充分发挥。区位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经济保证。所以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交通运输发展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才能保证二者关联性效应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2.
东盟作为一个世界性区域组织,它的存在既有利于该地区的整体协调发展,也为地区安全与稳定提供了保障。发展中国与东盟双边经济关系,将进一步巩固双边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鉴于此,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来发展双边经济关系,特别是档案信息资源,它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双边经济发展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旭 《档案天地》2010,(2):22-2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在1899年12月流亡国外时,就开始关心河北经济的发展。1912年9月。他先后到河北省张家口、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区视察经济发展状况。其发展河北经济的设想初步形成。1919年10月.在他制定的发展中国实业计划中.许多具体内容都涉及到河北经济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图书馆要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各类阵地服务于当地社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3,(8):38-38
由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联合发起并主办的“东西部传媒经济发展研讨会”将于2003年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大学举行。这是我国加入WTO后东西部传媒经济学界与业界的首次聚会、对话。上海卫视、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社、四川有线电视台、成都商报、《新闻界》杂志社等参加协办。这个研讨会的议题初定为:东西部地区传媒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再跨越发展的策略研究(包括报业经济、广播电视传媒经济、图书音像出版经济、网络经济、广告经济、电影业经济);东西部地区传媒经济交流、协同、以及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冯华 《大观周刊》2013,(5):294-294,282
环境污染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实际上就是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排放废弃物,以至于资源及其替代品来不及再生,并且排放到大自然中的废弃物的数量又超过了它的自我清洁能力。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是个全球洼的难题,各国政府都在尝试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自然界的资源能够循环利用,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我国当前呈现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的现状.建立中西部科技创新资源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能够整合中西部地区人才、资本、知识、信息等科技创新资源,缩小与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差距,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络信息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同一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高;相对网络信息资源较匮乏的地方,经济也欠发达。应缩小信息鸿沟,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信息公平,提高信息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络信息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同一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也高;相对网络信息资源较匮乏的地方,经济也欠发达。应缩小信息鸿沟,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信息公平,提高信息利用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而经济增长也不代表经济发展,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