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边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边界问题几乎贯穿第二次世界大战始终。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它先是成了国际问题,之后又被赋予强烈的政治色彩,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一粒棋子。苏联在波兰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施加了重要影响。随着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不断上升,波兰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基本上是按照它的意愿和方式完成的。研究这一题目能告诉人们,战争条件下任何国际问题的解决,首先要适应和服从战争的逻辑和法则。  相似文献   

2.
德国入侵波兰之后,对当地的波兰人与犹太人都展开了迫害。因为自身生存问题和纳粹的煽动,一小部分波兰人对犹太人也进行了迫害行为。但是总体来看,以波兰地下国家为主导的波兰人对犹太人的主要态度还是以帮助为主的。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波兰是一场空前浩劫,约6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对这一时期的波兰人口状况,学者多侧重于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犹太人的种族屠杀进行研究,而较少全面分析。本文拟从德国占领时期波兰人口的状况、苏占波兰地区的人口状况和战后边界变化对波兰人口的影响这三方面,试对二战期间波兰人口的锐减和大规模迁移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战争对波兰人口所造成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二战期间美英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主要体现在大西洋宪章中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斗争,印度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国际托管制的分歧。而这三方面的斗争最后以双方的妥协与退让而得以解决,而主宰这一切的则是不同时期的国家利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在波兰旅游,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历史,尤其是二战的历史,它和波兰人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在波兰索思诺维兹市住的这条街叫利沃夫斯卡(Lwowska)大街。朋友告诉我,这街名是为了纪念利沃夫市。利沃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波兰的城市,二战后划归前苏联,现在归乌克兰。朋友说,那里的人至今仍然说波兰语,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波兰被其两近邻强敌——苏联和德国第四次联手瓜分。国内外学者在探讨波兰灭亡的自身原因时,大都指责波兰未能积极参与苏联和法国等国所倡导的集体安全体系,最终导致亡国的命运。但笔者认为,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对于那时的波兰来说,它要做到既能保持其既得利益又不亡国几乎不可能实现,国际形势的发展为其提供生存下去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因而人们对波兰的某些指责是苛刻地,是波兰承受不起的。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在战争期间,法西斯轴心国妄想利用结成同盟关系达成和解,相互支持。然而,它们内部却是矛盾重重,尤其是德日之间的矛盾变化最为明显。虽然两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结成了最有利的同盟关系,但由于双方各自目的和利益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彼此间的不信任与猜忌。促使矛盾在不断的摩擦中升级并不断激化,最终加速了同盟的破裂,导致合作失败。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战争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苏联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两个国家的小说家们都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分析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关注英雄形象和"逃兵"形象,本文通过对一些作品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来研究苏美两国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出兵波兰东部对于战时欧洲力量的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作为波兰安全的保护国,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为实施对德战略,防止苏德结盟而对苏联的行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同时积极改善英苏关系。英国对苏联行动的反应直接关系着战争进程的发展,是战争初期英国战时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斯大林: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一战期间是一个布尔什维克的小队队长,后被捕入狱,至革命胜利。科涅夫:苏联元帅,苏军的后起之秀,后来和朱可夫一起打进柏林。一战期间,他是名士兵。朱可夫:苏联名将,一战期间,他在沙俄骑兵部队服役,获得两枚乔治勋章,后来加入红军。美国罗斯福:美国总统,一战期间,他在海军当秘书。杜鲁门:1945年美国总统,一战期间,他是一名表现突出的炮兵军官。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在二战中,成功地  相似文献   

11.
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的战略意图,主要集中在恢复东南亚的殖民地、巩固英美同盟关系以及安抚澳新等自治领三方面。美国军方对英国参战提出反对意见,但罗斯福政府从战后英美合作的政治考虑出发,最终仍然同意了英国的参战要求。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虽然实际的军事贡献有限,但却有力地促成了战时英美同盟关系向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二战期间,美国提出以自由贸易为基本特征的世界经济秩序构想,并将苏联纳入其中,欲在战后延续两国合作。美苏之间围绕贷款和苏联参加战后国际经济组织两个问题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美国欲以对苏贷款为条件,要求苏联配合美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开展,支持美国总体外交政策。但苏联反对一揽子解决两国所有问题,要求美国首先提供贷款。在冷战格局下,美国最终拒绝提供对苏贷款,苏联亦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多边减税谈判,美国对苏自由贸易的实践以对苏全面经济封锁而告终。美国对苏自由贸易实践不仅未能延续两国合作,反而助长了冷战的发生,其结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二战前,波兰是英、法在欧洲大陆军事上最强大的盟国.可德国的蓄意侵略,波兰自身的失误与弱点,英、法的坐视不救,苏联的背后捅刀子,最终导致了波兰的迅速败亡.  相似文献   

14.
1941年6月21-22日,德军突破苏联边境后,五六天就深入苏联国土150—200公里。斯大林下令工业向东转移,包括1360个军工厂,到第二年这些工厂迅速恢复了生产。1941年冬季的寒冷帮助了苏联人。斯大林在莫斯科战役中投入了200万军队j2500辆坦克、1800架飞机、25000门火炮。  相似文献   

15.
这是英国戴维·劳的一幅漫画,希特勒和斯大林在被打败了的一具波兰士兵尸体旁相互点头致意。希特勒:“他是一个无用的人,你说呢?”斯大林:“这是对工人阶级的血腥屠杀,你说呢?”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关于对日作战问题;关于波兰临时政府组成和边界问题;关于组建联合国问题。虽然联盟内部的几个大国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存在矛盾,也进行过斗争,但又多次联合,最终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出于对波兰命运的同情、对抵抗沙俄在欧洲的反动统治的需要、对波兰在欧洲革命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不渝地支持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他们对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的支持,经历了一个从一般号召到具体指导再到历史总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用武力解决国家间领土纠纷的例子屡见不鲜,1812年美英战争就是典型的一例。美国趁英国陷入拿破仑战争之机,试图以武力占领英属北美(加拿大),但以失败告终,转而寻求通过制度安排解决与英国的领土纠纷。美英两国最终通过边界委员会协调和第三方仲裁成功划定了边界,为两国关系从敌向友的转变打下了基础。美英两国通过制度安排解决领土纠纷的成功实践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中英两国的战争目标看二战期间的中英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矛盾 ,是由中国努力摆脱外来奴役实现真正独立 ,进而谋求应有的国际地位的目标 ,与英国顽固坚持殖民主义立场 ,力图恢复殖民统治的目标冲突引起的。滇缅公路危机上英国背信弃义的行为 ,正是战争期间英国与盟国利益发生冲突时 ,其一贯的利己主义立场的写照 ;缅甸战场上的矛盾更反映了英国极不愿看见中国强大起来 ,而有碍其战后恢复殖民统治目标的实现 ,在战时就尽其所能削弱中国 ,阻止中国谋求大国地位 ;蒋介石访印上的矛盾 ,说明了英国绝不允许别人介入其殖民地事务的决心和战后仍要维持大英殖民帝国的目标。由于中国毕竟是受列强百年欺凌的弱国 ,战时在谋求大国地位的同时 ,又不得不以弱国示人 ,中国只取得了大国之名而没有强国之实 ,结果是在中英间一系列矛盾中只能对英步步退让、连连受挫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国内部存在国共两党的斗争。美英两国由于其对华各自利益不同,对国共两党斗争的态度是不同的,其介入深度也不一样。由此,影响到两国战后对华政策及其对新中国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