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性问题现在越来越引起我国学术界与文艺界的广泛注意。几十年来,由于不加分析地一个劲地批判人性论,在我国曾经造成谈“人”色变这样一种极不正常的局面,似乎只有地主、资产阶级才讲人性,而无产阶级是从不讲人性的;其实大谬不然。地主、资产阶级固然有他们的人性论,我们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人性观。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性问题就颇为重视,有很多论述。现试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人性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性的追问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性观作为对人性追问的结果无疑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邓小平有无人性观,国内理论界却持缄默态度.我们认为邓小平有人性观,如他主张:谈现实的人,反对谈抽象的人;人都是有缺点和错误的;需要是人的本性,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人性是变化和可塑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人性,等.可见邓小平的人性观是非常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论“人性”     
人性是什么?一般认为:人性,就是人类共同的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笔者认为:这个基本的看法并没有摆脱抽象的人性论。尽管很多同志反复申述一个正确的观点:我们所说的人性,具有历史具体性。然而,什么是人性的历史具体性?单纯地说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笔者的基本看法是:所谓人性,就是在人的实践性的基础上,高度统一的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实践性是人性之首要的和第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谈得上具体历史发展的人性。  相似文献   

4.
文学即人学。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在人性中应当具备哪些品质?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以儒家伦理为基准,为我们展现了他对于人和人性的一些看法——仁、孝、义、心正、轻利等一系列美好的传统道德,他认为这些应当是人性中所不能缺失的,给生活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的人以莫大的启示。《聊斋志异》这部艺术的瑰宝,其精神价值对现代生活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的问题,是全部文学问题的核心。法国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的开头就耐人寻味地议论道:“我认为只有深刻地研究了人以后,才能创造出人物,如同只有认真学习了一种语言,才能讲它一样。”这的确是一种有识之见。然而人的问题的重要性又是同它的复杂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看来,这个古往今来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时间。因为,它需要多种学科的共同努力。本文仅就人性与文学描写问题谈一些浅见。在关于人性的讨论中,有两个问题争论较大:一个是人性的涵义即人性是否包含人的自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底,全国一些城市的高校出现参加人数虽然很少但性质比较严重的学潮,而卷入学潮的大都是高校的低年级学生。有人由此认为,问题发生在高校,根子却在中小学。这种看法当然是不公正的。但是,不能不承认,学潮的发生,不仅反映出高校工作中的问题,也反映出中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党中央已经明确指出,总的来说,引发学潮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令人深思的是,我们的一些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呢?归根结底,在于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低。而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7.
人性     
荐读语:人性是什么?人性应该是人类的善和理性的一面。当毕加索的和平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种象征时,也正是人们祈求和平,向往祥和生活的时候,和睦共处,互不伤害是人类永远珍爱的主题。战争却始终以泯灭人性、牺牲生命为代价,而龙德的行为正是对战争的一种赎罪。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至今让我心痛不已的故事:当二战中纳粹士兵把数万名无辜的妇女和儿童推下深坑时,有一个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只能让施暴者看到自己的丑恶和渺小,人性的尊严是永远也摧毁不了的。  相似文献   

8.
试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金钱物欲观念逐渐加强,人性与思想在很多情形下遗憾地缺位了,于是产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社会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中学生加强人性养育,显得尤为必要。读了上述材料,请结合生活体验与感悟,以人性养育为标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写作导引这是一道原材料加上标题的命题作文。什么是人性养育?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养育,其实就是在成长中,要注重体察、认识、领悟到积极人性的重要性,并在不断感悟中内化为自身的生命认知。只有注重人性的养育,我们的学习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伊丽莎白女王统治后期,封建统治日趋糜烂,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原本“和谐”的关系开始破裂,并逐渐恶化,资产阶级的本性也进一步暴露。莎士比亚加深了对资产阶级本性地认识,他的人性观发生了转变,他的戏剧创作改变了以往以歌颂人性、赞美人性为主的创作风格,而转以揭露人性弱点为主,论文将从他的悲剧所反映出的轻信恶人的花言巧语,轻视好人的忠实高尚、欲壑难平,人性沦丧等在欲望面前暴露出的人性弱点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人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1、人性管理的含义: 我国企业管理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企业领导者对人性管理缺乏研究,往往只注重硬性管理,忽视真正的人性管理。那么,什么是人性管理呢?它是指从人的本性出发,实施一条强硬式的监控办法(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术界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共同人性寓于阶级性之中,只能通过阶级性表现出来.我认为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尽管它也承认阶级性之外还存在共同人性,但绕了一个圈子,实际上还是没有跳出“人性=阶级性”的公式.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2.
略谈唐代中男的徭役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唐代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问题,五十年代以来,不少同志在研究、探讨时,只注意唐朝政府对丁男征收租庸调的规定,对中男的徭役负担则谈得很少,或者根本不谈。我们认为,要研究唐代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问题,不仅要对丁男的徭役负担有所了解,对中男的徭役负担也应深入探讨。本文拟着重从中男徭役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3.
如果淡化小说的时代背景,《城的灯》完全可以作为一篇纯粹讲人性的小说来读。可能很多小说都有这样的特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物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的风貌。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个人的存在构造出的社会关系网也是时代的缩影。只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小说,那就过于简单了,也肯定违背了作者的初衷。当然,任何一篇小说都会书写出一定的人情与人性。要说冯家昌坏吗?是一个纯粹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辜负良知之徒吗?好像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复杂性,不能单纯用"好"或"坏"来评价。  相似文献   

14.
人性人格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人性的认识自古以来 ,人性问题几乎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 ,古人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是善的 ,比如孟子、陆九渊、黄宗羲等 ;有人认为是恶的 ,比如荀子、韩非子等。更多的学者坚持人性二元论和人性三品论或者性情学说。判断善恶的标准有千万条 ,但归根到底只有一条 ,即凡利他者即为善 ,利己者即为恶。与此同时 ,还可引出一对人生哲学的范畴 ,那就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自然性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的生物性或者动物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学认为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在数百年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集中营侥幸生还的人写给他的老师的信: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在那里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来建造;儿童由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从集中营侥幸生还的人写给他的老师的信: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在那里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来建造;儿童由知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我和学生们一…  相似文献   

17.
共产主义理想有其深厚的人性基础,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追求源于人类的本性,并在西方的宗教文化和西方哲学中普遍存在,它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西方资产阶级之所以拒斥这一理想,并且很少提及平等、博爱等价值观,乃是因为这些价值观会危及到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它反映了人类的根本诉求,也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的理想将会与人类共存.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为市场行为提供的人性假设,即一切经济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这种利己主义人性,在当时有过一点进步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两个问题上不同意斯密的人性假设:一、马克思主义者不把人性看作某种永恒不变的抽象人性;二、反对从一种抽象不变的永恒人性引出经济关系。认为,不是从人性中引出经济规律,而是从经济规律的实现中寻找人性的说明。当中国进入80年代中后期时,这种业已过时的观念竟又沉渣泛起。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合乎人性需要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9.
长期来,人性问题是个理论禁区。粉碎“四人帮”,冲破理论禁区,人性问题又获得重新研究探讨的机会。在讨论中对于什么是人性,众说纷纭。我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这里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凡是一般地考察某事物的性质时,总是指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人性,顾名思义也是指的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他有许多属性,归结起来不外两大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人本质的,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人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人是有多种属性,可以从各个领域来研究它。而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称之谓人的关键。生理学、解剖  相似文献   

20.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学史上一个古老而重要的问题.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伦理学家,都曾对这个问题作过探讨,并且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观点和理论。它们在实质上都没育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围,而就总体而言,它们毕竟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认识的提高,在内容和深度方面有所丰富和发展。但是,理论界往往热衷于对古代人性思想的阐述,却忽视对近代人性思想的研究。我以为与中国古代相比,近代关于人性的见解更具有时代的特色: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人性思想,另一方面又积极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性思想;既不是中国古代人性思想的一般继续和推演,也不是外国人性思想的简单抄袭,而是中西人性思想的交汇,从根本上说是合中外古今人性思想而熔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