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庆”二字本来就有庆祝之意,为何偏要写成“庆祝国庆”呢?这样一来显得画蛇添足,反而不伦不类了。如果写成“庆祝十一”则是正确的。很多招聘广告上写着“招聘启示”,如果和报纸上经常刊登的“寻人启事”一对照,显然,“启示”应更正为“启事”。不少信函、名片,甚至报刊的广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电挂”和“邮编”字样,令海外华人纳闷,因为这种简写方  相似文献   

2.
笔者有位好友近日游南方开发区月余,回家后不知何故连人影儿都不见。一晃又过去了半个月,才接到他的电话,说是“在为赞助他南游的某企业集团公司撰写一部10万字的纪实报告文学”。我一听楞了半天,不对  相似文献   

3.
一个刚刚上学的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优良,高兴地嚷嚷着:“我的运气真好!”听了不禁使人愕然。一个生长在八十年代的少年竟也讲起“运气”来了!从哪里学来的? “运气”即“时运”、“命运”、“无命”之谓也。解放前,人们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信天命,祈求神灵和命运,是落后愚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一些稿件滥用“亲自”的现象十分普遍:“局长亲自下基层搞调研”、“厂长亲自深入车间向工人问寒问暖”、“经理亲自站柜台了解产品销售情况”等等,言外之意,领导到了基层表示领导的工作作风扎实,领导有方。其实,作为一位局长、一位厂长、一位经理,深入基层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非要加上“亲自”两个字,反而显得领导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因此,凡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用“亲自”去表达。从“亲自”的滥用,笔者联想到一个问题,即稿件中的一些老套话。如“为了”在许多消息里…  相似文献   

5.
撰写稿件必须弄懂自己要用的词语,否则就会造成语义混乱,甚至引起读崭的误解。但是在这方面,报纸上的稿件经常出错,有些还比较严重。兹举数例。北京晚报去年12月7日有一则报道“弘一大师书画金石音乐展览”开幕的消息,其中说:“中国佛教协会代会长赵朴初躬身前往……”。我读了不禁为之愕然。说赵老弯下腰(即躬身)走那么一大段路去参观展览,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显然,记者把“躬”的两个常用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群众说”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事件发生后,将几个比较一致的“群众说”罗列于一新闻之中,就可以起到暗示“民心所向”的作用:或群众对此持赞成态度,或群众对此持反对态度,或群众对此持不褒不贬态度,等等。因此,一个忠于新闻事实的新闻工作者,在使用“群众说”的时候,应当是很谨慎的。也许正出于“群众说”在新闻报道中有如此之功用吧,笔者读罢今年四五月间有关北京学潮的报道不免产生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友在新闻界干了大半辈子,最终职务是记者。去年离休前去某市采访,如实填报记者身份,未报已经作废了的级别,结果食宿安排大难。一天市委书记来招待所偶然撞见了他,大喊:“你这老上级,怎么不通报一声就来了!”当众把他好一阵埋怨。招待所顿时慌了手脚,马上为他重新安排食宿。此后办事,顺利异常,一路“绿灯”。老友讲完这段经历,叹息不已。市委书记喊一声“老上级”,竟有如此神奇效应,倒使我忆起了儿时听过的一个故事,旧时代一个  相似文献   

8.
2001年报刊发行大战硝烟已散。我也是个报 刊消费者。个人消费,自然要细心些,于是,对琳琅 满目的报刊发行广告词也就看得格外认真,发现了 如下几个“特点”。 中央级、国家级……级级领导风范。 报纸是有级别的。部级的,副部级的,局级的, 处级的,一直到县市级小报,相当科级。《人民日报》 是没得说,党中央机关报,谁都知道。还有些“中央 级”、“国家级”的报刊,恐怕大家就不太知道了。“中 央级的集邮杂志”;“国家级对开大报”;“中央级综 合性经济与管理类刊物”;“国家级老年报”;“国家 级农村经济权威性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四日,《河南日报》第一版发表一则消息,标题是: 军人未婚妻的模范王玉萍军功章有你一半王玉萍的模范事迹是颇感人的。她与在部队当兵的未婚夫任留勤于一九八四年订婚以来,从未要过分文彩礼,还用自己积攒的钱给留勤买手表,织毛衣,寄学习材料,并三番五次写信勉励留勤安心服役。留勤的哥哥和养母抱病卧床后,她又喂药喂饭,精心照料。因而,她曾被命名为“省三八红旗手”、“模范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一些社长(台长)、总编辑感叹:"太累"。社长(台长)说:什么都要抓,发行、广告、人事、财务……大小事都找我,打个盹的时间都没有。总编辑说:最辛苦是管业务。上要服务大局,下要贴近百姓;新闻无小事,哪个环节都不敢马虎。可不是?一天忙到黑,还要加晚班,且日复一日,没完没了,真是忙碌、劳累啊!莫非真的没办法为自己"减负"?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是针对当时群雄争霸、各国统治违反人性、强力作为、实施暴政导致民不聊生而提出的治国方略——“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就是说理想的统治为政,要去除酷烈的政举,顺应自然,合乎民意,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今天有人将老子的思想化与当代管理特点相结合,把它运用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的管理当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罔论“文理不通”及其它王钟伦我常常拜读到一些中青年学者在学术上不乏创意的手稿,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缺乏文采,味如嚼蜡,有的更令人气短:似通非通,不讲究语法、修辞和逻辑,错别字随处可见;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作者甚至具有文科高级职称。这种怪现象难以理解,却又...  相似文献   

13.
刘艳 《兰台世界》2007,(2S):60-61
一、老庄“无为而治”思想的产生及含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创始是老子。老子认为天道的特点是无私,无言,不争,无制服之心,广大无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丁文 《记者摇篮》2005,(9):43-44
现下.“小报小刊”、“子报子刊”的称谓使用频率颇高。人们不仅嘴上说、笔下写,而且赫然出现在官方的红头文件中。那么,何谓“小报小刊”、“子报子刊”呢?窃以为,此种称谓,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16.
常从电视与广播中听到一些念错了的词和字,始则愕然,继而有所悟,终不得不为之捧腹,为之扼腕三思.  相似文献   

17.
常从电视与广播中听到一些念错了的词和字,始则愕然,继而有所悟,终不得不为之捧腹,为之扼腕三思。随手拈来一例:去年大水灾,有些地方庄稼荡然无存。灾后,地方干部带领群众补种,为了培育种子,某村特辟了五亩地,谓之“制种(音肿)田”。我省电台广播了  相似文献   

18.
汲黯是一位西汉名臣,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不仅以敢于向君王直言忠谏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无为而治"思想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戴娜娜 《兰台世界》2014,(12):31-32
汲黯是一位西汉名臣,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他不仅以敢于向君王直言忠谏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黄老"无为而治"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无为而治"思想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博物馆”一词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篇文章是用来纪念乔治·亨利·里维埃的,他是生态博物馆运动的创导者,“是最早完全认识到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复杂性,这个概念可能的延伸(和可能发现的局限性),它的分支以及迄今为止被忽视的时代的人之一。”尽管我们在前一期,即第147卷《博物馆为杂志中的文章里赞颂了他,伹我们对他在法国和全世界的开拓性工作所给予的承认是如此之多以致于我们选择了本文这个特殊的题目来作为对他的纪念。确实,有几个投稿者已明确地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