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纪泽是晚清外交的代表性人物。考察曾纪泽外交生涯中与欧洲舆论的对接、对话甚至碰撞,能够丰富我们对晚清外交事业的认识。通过在欧洲报刊上发声以实现外交目标,是曾纪泽与众不同的外交策略。在中俄《伊犁条约》谈判、中法越南交涉等外交活动中,曾纪泽频繁参与欧洲新闻舆论的塑造,积极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曾纪泽“对话外洋”的尝试展示了晚清外交事业的艰难探索历程,而提炼曾纪泽对欧洲舆论的运用所呈现的国际对话规律,亦是考察晚清外交事业发展逻辑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冷战时期的公共外交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外交"一词于1965年第一次使用.此后,在塔夫茨大学组织了一系列关于公共外交的讲座,包括公共舆论研究、集团动态等.在这个时期,对公共外交研究的切人点主要包括政府实践、公共关系和战略公共外交等.  相似文献   

3.
国际评论与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反映编辑部立场和主张的宣言书,是快速、有效参与舆论斗争,正确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国际评论就是要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依据我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对重大国际事件作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外传播的两种表现形态就是政府(外交)行为和解释政府(外交)行为.即政府对外传播,既是一种政府行为,又是一种传播行为.政府对外传播形成的舆论是多元的,但影响政府对外传播效果的不外乎有两种正向国际舆论和负向国际舆论.前者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后者阻碍国家利益的实现.消解、稀释、扭转国际负向舆论,也是政府对外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影响巨大,伴随它产生的网络虚拟社区的舆论对其发展和解决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着重研究虚拟社区中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生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合理引导网络舆论,促使虚拟社区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传播领域,海外华侨华人群体是"公共外交"重要载体,在我国开展公共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通过海外华侨华人,可以广泛开展民间交往,从而做好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和外宣工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在我国对外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海外侨情新变化与舆论新动向 在新历史时期,应根据当前全球和我国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侨情变化情况,研究华侨华人受众群体的舆论动向、心理特点和需求,并据此设置议题,才能不断提升内容品质,实现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7.
李浩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5):108-125+128
在“通中外,达新知”的语境中,报刊对清季外交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晚清外交官员的代表人物,曾纪泽在中法战争前夕,以欧洲报刊为线索,管窥法国政府,以打探情报。在这个过程中,曾纪泽探知法国权力结构,新闻界、公众与政府之间互相制约。借助这一特性,曾纪泽拉拢《泰晤士报》,开展了一场以舆论外交为特性的公共外交活动。这也是晚清驻外公使发动的最早公共外交活动之一。曾纪泽以“公开秘闻”为策略,与《泰晤士报》等欧洲报刊达成利益交换,并积极与欧洲报人互动,为清政府在中法冲突中赢得舆论支持。曾纪泽所形成的以“舆论权力观”为代表的舆论观,是晚清外交官员对舆论的最早归纳和认知之一,对清政府后续外交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艺 《新闻界》2012,(1):6-9
微博舆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日益呈现出舆论场的特征,其舆论生成和传播流程很难用传统的媒体技术参数和研判系数来衡量.本文以“温州动车事故”的微博传播为分析样本,从“新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三个维度解构微博舆论场的内涵,总结微博舆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属性、情感立场和舆情结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而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新闻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问题目前已由当初的纯科学问题,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政治、经济、外交问题。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立场分歧严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国家利益,如何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是传媒界应当深思的问题。气候变化问题的焦点近年来,国际舆论每每说到气候变化加剧的原因,都会揪住美国和中  相似文献   

11.
面对舆论与外交关系的现实纠结,自由主义者认为,缺少公众舆论的参与,任何自我称义的外交都无法真正代表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所谓的国家利益最终必须体现在人民的利益上;现实主义者认为,公众舆论无知冲动、缺乏理性,国务活动家应该不顾或者至少尽量减少公众舆论对外交政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2.
刘晓来  李劭强 《传媒》2021,(5):77-79
应对包括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新闻舆论的"四力"构建是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的根基.其具体路径包括:在议程精确设置中提升新闻舆论公信力;在事件深度报道中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在受众黏性增加中扩散新闻舆论传播力;在共识有效构建中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美关系有不同的视角,既有国际关系中主要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的视角,也有历史、社会和文化视角。媒体一直是舆论的制造传播者,由于其自身的时效性和引领舆论等特点,在外交领域扮演的角色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显现出不可小觑的重要性。对于总统访华的媒体报道具有独特的选材角度,通过对克林顿和奥巴马访华期间美国媒体报道的分析,能够为中美外交的研究提供一个以小见大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本研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以及舆论外交(包括媒体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是其中之一的经济外交载体。文章从国际经济论坛、经济谈判、能源外交、公司外交与国际经济援助等方面,阐析了经济外交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时代,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媒体舆论引导的方式也面临着诸多的转变,但学界的研究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利多有侧重,而对舆论引导的关注则较为薄弱.同时,传统舆论引导形式单调、宣教意味浓重,已远远落后于媒体发展的需求.文章结合当前媒体融合过程中媒体舆论传播的特点,深入分析舆论引导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并结合当前媒体舆论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对如何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提出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笔者基于国家对外传播=国家(对外)行为+解释国家(对外)行为这一框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及舆论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正是其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作为人类的思维感知和生存模式,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日本借助动漫的文化感召力,潜移默化中加大日本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外交手段上实施柔性化调整,以此影响他国的社会舆论,改变国内外民众的价值认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在探究日本"动漫外交"的基础上,分析文化传播致效的特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理性地思索和归纳,提出舆论传播中文化致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没有出现重大公共事件中常有的舆论“打架”现象,形成了舆论的空前统一。不仅传统媒体舆论统一,新兴媒体舆论也统一,不仅国内舆论统一,国际舆论也统一,众多西方媒体在新闻发布上跟着国内主流媒体走。这种现象值得我们主流媒体进行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规律,提高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提高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网络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平台上形成的舆论对政府所形成的压力、对对内政策的制定所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但是,在外交领域,无论是外交政策的制定还是对外事务的处理,网络的影响力仍然不甚显著,它还只是参与而非影响。即便如此,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极大的包容性和庞大的网民基础都为其参与外交提供了可能。网络平台上所形成的舆论压力不容小觑,这也是成为其参与外交的必要性。目前,网络参与外交的形式仍是隐性的,主要方式是集散信息、形成舆论、塑造国家形象等。  相似文献   

20.
蒋燕 《传媒》2021,(5):49-51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党报评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时度效要求,及时引导正确社会舆论,壮大主流舆论声音,守牢新闻舆论主阵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主动肩负起新闻舆论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