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作为协办城市,给了<半岛都市报>难得的机会,报纸立足青岛,以帆船比赛报道为重点,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给农业新闻的深化和拓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多年来,<陕西日报>始终将农业新闻作为报道重点,特别是最近几年,围绕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及亮点,以"关注三农,吃透政策,体现党性,关切民生" 为主旨,持续探索在三农报道的深度传播和亲情传播中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党委、政府某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报社时常会给记者下达一些采访任务.这些采访任务大都是静态的工作报道、成就性报道,如何把这些"命题作文"式的报道写鲜活,成为党报记者的一门必修课.但很多记者沮丧地发现,自己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却得不到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18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灾情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迅速行动,从1月21日开始,打破既定节目编排,在覆盖全国的"中国之声"推出全天特别直播<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全天直播持续到2月5日,先后有270多名编辑、记者、主持人、技术人员投到报道当中.从1月20日,尤其是1月29日以来,中央电台重点新闻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以二分之一左右的时长报道抗灾救灾工作的最新进展.春节期间,这两档节目重点报道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奔赴南方灾区考察抢险抗灾,慰问灾区群众的情况;及时全面报道国家应急指挥中心、国家各部委各机构、各行业、各地的抢险救灾举措和行动;同时结合广播特点,组织设计了一系列录音报道,展现各地加班加点保证煤电油运,保障市场供应,社会稳定.<全球华语广播网>多次与地方广播电台并机播出,重点关注重灾区的抗灾救灾工作.<国防时空>从1月23日开设专栏<军徽闪耀风雪同行>,集中报道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感人至深的重点报道常常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报道的宣传力度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组或一篇重点报道需要精心策划、巧妙运筹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强势。 一组重点报道从选题的确立到报道的完成正是寻求优势、发挥优势、强化优势的三部曲。以下分别论述。 一、寻求优势 寻求优势是“三部曲”中最为关键的第—部,是  相似文献   

6.
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件进行的重点报道.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典型人物报道.人物报道记录着以人为核心的事件,应该说,是受众最为关心也是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事件报道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身份叙事倾向,报道重点从冲突事件本身转向了当事人社会身份,进而把普通的新闻事件演变成社会公共舆论事件.这种报道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际隔阂和社会关系的断裂,不利于发挥媒体的社会协调功能,反而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给建构和谐社会关系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生活与科学越来越近,同时人们对科学、健康的生活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新时期的医疗卫生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医疗卫生报道该怎样给读者以科学的引导呢?……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与科学越来越近,同时人们对科学、健康的生活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新时期的医疗卫生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医疗卫生报道该怎样给读者以科学的引导呢?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以深刻见长,给受众的感觉是信息量大、信息质量高.一般认为,报纸"拉得开、放得大",是深度报道的最佳媒介.  相似文献   

11.
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新民晚报实现了对两会新闻的全方位报道,给读者、用户以立体、交互式的阅读体验,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每年3月,大量记者齐聚北京,对于全国两会的报道,已然成了常规动作。但面对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今年的报道如何突破,是晚报同仁在两会之前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包括自然灾害、灾难、突发事件等在内的公共安全事件常会给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带来影响.这方面的报道是社会上下普遍关注的重要新闻,也是<中国青年报>关注的重点.<中国青年报>在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8年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灾,2003年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等报道中,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公共安全与危机处理报道.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新闻宣传中以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篇幅围绕某一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连续报道者被称为电视系列报道,或电视连续报道。电视系列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中的重点报道、典型报道、或者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宣传中的“重头戏”。电视系列报道以其立意新、开掘深、容量大和连续性而形成舆论强势和宣传力度,从而给人们心灵以震撼,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内容,但往往因专业性太强、贴近性不够,显得太"硬"而不被受众所看好.本文意在探求经济报道"软着陆"的实现途径,以求得经济报道的贴近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此次地震报道,其信息发布之快,内容之全面,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众多媒体中,<南方周末>仍沿袭"深度"的报道特质,并在强大的关怀情绪下给受众以理性的思考,这是十分难得的.现对<南方周末>5月15日号外和22日两期的整合报道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6.
策划,已越来越成为新闻界加强和改进报道的重要手段.对版面编辑来讲,搞好了版面策划,也就掌握了版面创新的钥匙.策划要点之一;不断推出重点报道重点报道是要闻版的重头戏,也是新闻宣传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没有重点报道,版面就如同一盘散沙和一群散兵游勇.近年来,安阳日报每年都由总编亲自策划和牵头,抽调精兵强将组织若干次战役性的重点报道并在要闻版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十八大给科技报道的重点指明了方向,即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这也正是《浙江科技报》重要的报道主题。  相似文献   

18.
深度报道是纸媒转型的有效路径之一,深度报道的形式特征也给讲“故事”提供了空间.深度报道要讲好“故事”,首先要考虑选题本身是否适合讲故事,在此基础要讲究叙事,并灌注人文意识以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和张力.  相似文献   

19.
全方位整合报道资源——记新华社"两会"报道策划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成功在于策划,策划的成功在于有成果,请大家把想到的都谈出来,形成一批重点报道题目系列……”副总编辑夏林给新华社“两会”报道策划会定了个畅所欲言的调子。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是对各家媒体的一次考验,新华社也以“两会”报道为契机,探索深化新闻业务改革的路子。2月18日,新华社“两会”报道领导小组召开报道策划研讨会,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一线记者,进行了跨编辑部的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20.
许小华 《传媒》2011,(11):49-50
所谓期刊的选题策划,就是期刊确定专题,对报道对象、报道内容和报道重点进行策划,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把刊物想要告诉读者的内容立体地呈现给读者。其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地找到读者共同的关注点、兴趣点,加以设计、放大,以形成能引导读者的主流思想。其共同特点是,围绕主题,精心谋划,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